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
1. 工廠搬遷對員工賠償2015年是不是又有新的規定
2015年沒有新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解除合同應該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
有些單位發生搬遷不與員工協商,直接要求員工到新的辦公地址去上班,這明顯是不符合情理法的。
首先要區分公司搬遷後員工是否選擇繼續履行與公司的勞動合同。如果繼續履行合同,則不涉及賠償問題。
如果員工選擇不繼續履行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勞動法第二十六條也有同樣的規定。
再根據勞動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指出:
「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並、企業資產轉移等」,但不包括導致經濟型裁員的客觀條件。
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立法意圖,並非所有企業搬遷都適用解除的規定,而是工作地點發生重大變化、且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搬遷,才能算是觸發條件。
故你公司地址確實發生了重大的,導致了員工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則公司應該徵求每位員工的意見,同意到新地址工作的,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不同意去的,則提前30天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並給予經濟補償金。補償標准為根據工作年限,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不足六個月的補償半個月工資。
(1)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 最新勞動法工廠搬遷最高補多少年
如果因為單位搬遷而解除勞動合同,則按照情勢變更解除合同的條款處理,在單位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 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
工廠搬遷,是勞動合同變更,如果勞動者不同意去新地點工作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4. 新勞動法關於工廠搬遷的賠償內容 期待回復
工廠
搬遷屬於
勞動法
規定的
勞動條件
的變更,解除
勞動合同
的單位應支付
經濟賠償金
你好!視具體案情而定
5. 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滿10年以上的員工企業該如何賠償員工
工廠搬遷(通常是指異地搬遷)是對原勞動合同的變更,員工有權拒絕隨遷。
因此而解除勞動合同的,需根據員工已提供服務的年限,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6. 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我廠現在南通港閘區,如不去能否有賠償金
工作地點變更,勞動者可以不同意,並以此辭職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回法》答第十七條: 規定工作地點系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之一,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雙方應當對具體的工作地點作出約定。工作地點變更,意味著勞動合同變更,勞動者可以不同意。
勞動合同的變更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對原合同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變更後的合同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變更了的內容按照變更後的執行,其它沒有變更的內容按照原合同執行。合同只要不簽或沒有勞動局的公證都不生效!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並、企業資產轉移等。
7. 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對不願意去的員工怎麼補償
1、勞動法規定,合同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雙方無法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
2、在現實中,搬遷屬於合同約定內容發生變化,要達到重大變化就需要對工廠搬遷的距離有一個規定,這個規定各地有各地的標准,沒有統一,所以勞動者應當咨詢所在地的勞動局。
3、用人單位需要支付補償金時,應當按照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這樣計算。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8. 工廠搬遷2015新勞動法
沒有新的勞動法,只有新的勞動合同法,工廠搬遷,如果員工願意到新的工作場所工作的話就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9. 2015勞動法有新規定嗎搬廠在什麼情況下才有賠償
一般用人單位搬遷,如果用人單位是從一個城市搬遷到另外一個城市的,用人單版位是需要向勞動權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用人單位是在本行政區內進行搬遷的,用人單位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