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權之訴民事訴訟法
1. 關於民事訴訟法的確認之訴
確認之訴必須具有需要訴訟救濟或保護的法律利益,並且這種狀態能夠通過確回認除去。法律之答所以規定提起確認之訴必須具有確認利益,是因為如果對於請求確認的對象不以法律明文加以限制,那麼當事人對於任何事情均可請求予以確認,法院將因此不堪重負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司法功能。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若能夠通過其他訴訟得到救濟,則不能提起確認之訴。但對於將來給付請求權以及對於作為請求權基礎的借貸關系,所有權是否存在以及在確認判決足以滿足債權的行使情況下則可以提起確認之訴。
2. 確認之訴和給付之訴在《民事訴訟法》中的哪一章
合同糾紛中的吧
3. 法律有沒有明確規定確權之訴不能調解的規定
確權之訴屬於民事訴訟中的特別程序,不適用調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三條 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根據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案件,不得調解。
4. 民事確權之訴的原告可是誰
您好。確權之訴,一般發生在您想確認自己與另一方主體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法律關系。因此,這里的被告,即為法律關系的另一方主體。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5. 確權之訴是不是一定要有被告
任何民事訴訟都要有明確的被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6. 積極的確認之訴,比如房屋確權糾紛,程序該怎麼走訴狀該怎麼寫是必須列原被告還是可以以申請人的身
列房屋的利害關系人為被告,要求法院確認房屋所有權。訴狀與一般的沒什麼不同
7. 確認之訴的范圍
確認之訴的范圍如下:
一、當事人適格:
1、當事人適格,是指對於特定的訴訟,可以自己的名義成為當事人的資格;
2、當事人適格,亦可分為原告適格和被告適格。訴的利益是指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時,需要運用民事訴訟予以救濟的必要性;
3、在確認之訴中,當事人是否適格的問題是解決何人可成為特定確認之訴訴訟或案件的當事人的標准問題,是否具備訴的利益的問題是解決特定確認之訴糾紛是否有訴訟保護必要性的問題;
4、確認之訴的訴權要件關繫到究竟何人可就何事提起確認之訴。
二、確認利益:
1、有確認利益的人即為適格當事人,適格的當事人即有確認利益,所以確認之訴的當事人適格和訴的利益是同一的;
2、當事人適格與確認利益從不同的角度,按照相應的法定標准,從兩者不同的內涵出發,發揮著對具體確認之訴糾紛和案件的作用,割捨掉二者之中的任何一項似乎是不乎當的。
確認之訴具有以下特徵:
1、法院只是對雙方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某種民事法律關系進行確認,而並不判另一方履行一定的民事義務。;
2、當事人提起確認之訴的目的是謀求法院對某一民事法律關系是否存在或不存在,以及存在的范圍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裁判;
3、由於在確認之訴中,當事人之間沒有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之爭,故法院的裁判不存在執行問題。 對於確認之訴來說,根據當事人請求的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肯定的確認之訴和否定的確認之訴。
確認之訴是指原告請求人民法院確認自己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法律關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請求,就是要求確認權利關系或法律關系之訴,承認這種請求的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8. 房產確權官司起用簡易程序嗎法律依據是哪一條
房產確權官司起用簡易程序如下:
1、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和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