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133

刑事訴訟法133

發布時間: 2022-01-06 07:17:59

1. 什麼是人民檢察院的自偵案件

人民檢察院的自偵案件是指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査的刑事案件。

根據我國刑事法律的相關規定,人民檢察院自偵案件的范圍主要是:

1、貪污、賄賂犯罪。

2、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主要見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中規定了瀆職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具體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訊逼供案、暴力取證案、體罰、虐待被監管人案、報復陷害案、破壞選舉案。

4、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1)刑事訴訟法133擴展閱讀:

自偵案件立案是「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査的刑事案件立案」的簡稱。檢察院對法律規定以及認為需要由自己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經審査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予以偵査的一種程序。檢察機關依法進行偵査活動,對被告採取必要的強制性措施的前提。中國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了檢察機關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管轄范圍。檢察機關立案材料的來源主要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公民的控告、檢舉,犯罪人的自首,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的移送,上級機關交辦的案件,人民檢察院自己發現的犯罪事實。

參考資料:自偵案件網路

2. 醉駕抓進去多久判刑

醉駕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而且刑期一般相對較短,所以會快速快判。
一般情況下,醉駕從抓到判,要一個月左右。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酒後駕車只受行政處罰,只有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80mg以上時仍駕駛機動車的,才按照刑法中的"危險駕駛罪"定罪量刑。涉及的是刑法133條而非刑事訴訟法,不過在訴訟程序中的確依據刑訴法

4. 醉駕血檢133怎麼行政拘留又的刑事處罰還得去法院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有明確規定,醉駕一律判處拘役;對於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可以取保候審。

5. 檢察院自偵案件傳喚幾小時拘留

檢察院自偵案件傳喚幾小時拘留?
中規定:已逮捕的被告人,在偵查中的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應在羈押期限屆滿七天前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和流竄作案的、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在刑事訴訟法第
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偵查羈押期限內不能辦結的,應在羈押期限屆滿十五天前提出申請報告,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在偵查期間,發現被告人另有與原來立案的性質不同的罪行,可以經檢察長批准補充偵查,重新計算羈押期限。改變管轄的偵查、起訴案件,從改變後的辦案機關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辦案期限。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凡延長羈押期限,都必須按規定辦.
(一)人民檢察院的偵查許可權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2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在自偵案件偵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61條第4項、第5項規定的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人民檢察院有權作出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3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案件中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不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
為了提高偵查工作的效率,防止以拘代偵等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34條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4日。對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
(二)偵查終結後的處理
《刑事訴訟法》第13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決定。可見,人民檢察院對偵查終結的案件分別有三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提起公訴、不起訴和撤銷案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34條、第235條、第238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的案件,對於符合提起公訴或不起訴條件的案件,由偵查部門製作《起訴意見書》或《不起訴意見書》,連同其他案卷材料一並移送審查起訴部門,由審查起訴部門進行審查,再根據審查起訴的程序,作出提起公訴或不起訴的決定;如果偵查終結,應當撤銷案件的,偵查部門應當製作《撤銷案件意見書》,報經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後撤銷案件。人民檢察院撤銷案件的決定,應當分別送達犯罪嫌疑人所在單位和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應當送達犯罪嫌疑人原所在單位。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押,應當製作決定釋放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依法釋放。公安機關應當立即釋放,並發給釋放證明
對於檢察院自偵案件如果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證人進行協助偵查的話是可以進行傳喚的。但是傳喚的時間是和公安機關的傳喚時間是一樣的。只能夠傳喚12小時。如果覺得證據足夠不需要進行傳喚的話,可以直接進行逮捕,並且開始審理起訴,不得變相拘留。
延伸閱讀: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檢察院反貪局辦案期限是多久
檢察院立案監督期限有多久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3條

第一百三十三條【來交通肇事罪】違自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危險駕駛罪】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條】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危險駕駛怎麼判

1、《中抄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襲法》不會規定危險駕駛罪的處罰,其第一百一十七條是關於傳喚、拘傳強制措施的規定。只有刑法分則才會規定對某種犯罪的定罪處罰問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是關於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對危險駕駛罪作了規定: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刑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刑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犯罪情節,如違法所得數額、造成損失的大小等,並綜合考慮犯罪分子繳納罰金的能力,依法判處罰金。刑法沒有明確規定罰金數額標準的,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一千元。
依照上述規定,對危險駕駛罪應判處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拘役,並根據犯罪情節等決定並處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罰金。

8. 交通肇事罪免於刑事處罰駕駛證會吊銷嗎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五十八條 自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當事人領取扣留的事故車輛。

第一,已涉嫌交通肇事罪的,依法應當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

第二,吊銷的程序應由設區市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作出有罪的生效判決後做出。也就是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人民法院對犯罪嫌疑人(被處罰人)作出有罪判決前,不能做出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行政處罰決定。

交通事故主要責任,不一定會被吊銷駕駛證。要視情況而定。例如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主要責任,就會被吊銷駕駛證,或者交通肇事逃逸的,也會被吊銷駕駛證。

駕駛證吊銷情形有:

  1. 一年內有以下兩款規定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兩次以上的;

  2. 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3. 駕駛拼裝的機動車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

  4.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

  5. 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

  6. 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應當在十五日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無正當理由逾期未接受處理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8)刑事訴訟法133擴展閱讀

立案標准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立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追究。應當注意,對於交通肇事案件是否決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責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具體標准。如果行為人只有違章行為,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則不以犯罪論處,不予立案。

熱點內容
2016司法所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1 08:21:31 瀏覽:580
建築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1 08:19:57 瀏覽:478
民法通則第97 發布:2025-09-11 08:06:30 瀏覽:502
行政法位階及沖突 發布:2025-09-11 07:54:55 瀏覽:10
離婚自由對婚姻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11 07:53:26 瀏覽:941
四川省小作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1 07:53:19 瀏覽:866
法律援助律師執業管理 發布:2025-09-11 07:51:10 瀏覽:656
道德很差 發布:2025-09-11 07:45:39 瀏覽:37
司法確已 發布:2025-09-11 07:34:27 瀏覽:684
道德形象 發布:2025-09-11 07:00:25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