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代課教師
『壹』 勞動合同法對事業單位的代課教師適用嗎,
存在勞動關系的話適用,「公辦」老師不適用。
『貳』 勞動法規定代課教師是否享受寒暑假帶薪休假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七條 職工享受寒暑假天數多於其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確因工作需要,職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數少於其年休假天數的,用人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年休假天數。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五條 依法應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數少於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根據上面兩條規定,不論正式老師還是代課老師,在寒暑假和年休假的規定待遇是一樣的。
『叄』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代課教師的教學行為能用此法嗎
只要雙方是勞動關系就適用
『肆』 勞動法辭退代課老師補償能有多少
1、代課教師與單位已形成關系,補償待遇和標准,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辭退回應當每答滿一年給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補償,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 2、如果符合下列條件,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繼續聘用:(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即不能辭退):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伍』 現有勞動法對代課教師的處理方法,求回答
勞動法沒有專門針對代課教師的規定 解決的辦法應當按照你們當地出台的辦法來處理 勞動法回不起作答用的 若是勞動法能夠保護你們這些代課老師 那些教書很多年的代課老師被清退的時候就不止那麼點錢了 還是去當地教育局咨詢下吧
『陸』 請問代課教師適用勞動法嗎
代課教師適用勞動法的。
應當適用勞動法的規定.
『柒』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沒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代課教師轉正後不計算工齡、教齡
《勞動法》沒有涉及代課老師工齡計算的相關規定。
代課老師轉正前後工齡是否計算和計算規定需對照《關於非公經濟組織人員被招收錄用後工齡計算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相關條款。其主要內容如下:
1、根據文件規定,經組織批准最後一次為代課教師的時間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
2、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被招收錄用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時,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其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的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1)被招收錄用人員原所在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業經工商行政部門或民政部門注冊登記,並與其簽訂了經縣以上政府人事或勞動社會保障部門鑒證(備案)的聘用或勞動合同;
(2)1995年1月1日《勞動法》頒布施行後,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按時足額繳納了社會保險費;
(3)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至被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招收錄用時無違法犯罪記錄。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被招收錄用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時,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其被招收錄用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的時間不得計算為連續工齡。
(1)在同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連續從業時間不滿1年的期限。
(2)因勞動(聘用)合同未到期而自行脫離,且沒有辦理提前解除合同手續的。
(3)雖簽訂了勞動(聘用)合同,但實際未參加工作的期限。
(4)在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期內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期限,以及雖繳納了社會保險費但在合同期外的期限。
(5)機關事業單位工齡政策規定不能計算工齡的期限。
『捌』 勞動法新規定同工同酬,代課老師能享受嗎
一般不行。
1、同工同酬一般是指用工企業與職工發生勞動爭議時,相關部門為專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而屬採用的一種計算工資的方式。並不是法律直接規定企業同等崗位工資必須一樣,企業有自主用工、自主經營、自主約定工資數額的權利。
2、我國在編教師與學校之間是人事關系,不是勞動合同關系,不適用於勞動法的調整。
『玖』 新勞動法適用於代課教師嗎
適用~
第十條 已建立勞抄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