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不滿14歲殺人
① 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哪些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1)刑事訴訟法不滿14歲殺人擴展閱讀:
案例:16歲外甥女一時糊塗幫母親殺姨夫獲刑4年
小李坐在被告席上,一副稚氣未脫的學生模樣;父親老李坐在她身邊,不時抹著眼淚。這一幕發生在3月4日上午的浙江台州溫嶺法院少年庭。小李1999年年底出生,河南人。她被控殺人,死者是她的姨父姚某。
去年8月28日早上,新河鎮北閘村早鍛煉的村民在路邊發現姚某屍體。第二天,警方抓獲幾名犯罪嫌疑人,他們是姚某的妻子尚某、姚某的小姨子尚某某(小李母親)和小李。
根據指控,去年8月28日凌晨1時,姚某醉酒後回到暫住處,揚言要用汽油將小姨子尚某某等人燒死。妻子尚某對姚某積怨已久,便對尚某某提出勒死姚某的想法。
尚某某同意,找了一根繩子抓在手中,尚某將姚某按倒,姐妹倆用繩子勒住姚某的脖子。她們又喊來小李幫忙按住姚某的腿部。
庭審中,小李對指控沒有異議,自願認罪,在最後陳述時,眼睛通紅,說著說著,她滿臉淚水。
法院審理後認為,小李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系共同犯罪。鑒於被害人姚某對本案的引發存有一定的過錯;小李犯罪時不滿16周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輔助作用,系從犯,依法減輕處罰。最後,小李被判處有期徒刑徒刑4年。
小李父親老李來法院時,身上還帶著行李,他是連夜從河南老家趕來的。老李說,小李初中畢業後,和母親從老家來到溫嶺,想找個活干。因沒找到住處,所以借住在姨媽家,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
據知情人介紹,姚某十多年前出過車禍,頭部受傷影響額葉。額葉是控制情緒的,從那時開始,姚某像換了一個人。尚某說,出車禍前,姚某是個顧家的人;車禍後,他不工作了,只知道喝酒,經常對她實施家暴。
② 未滿16歲犯刑事案件怎麼處理
未滿16歲犯罪怎麼判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③ 13歲孩子殺人了,法律怎麼判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未滿14周歲的孩子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必要的時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刑事訴訟法不滿14歲殺人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
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④ 14-16歲的人殺人搶劫等都要負刑事責任,但又為什麼不予以刑事處罰呢
對啊,照你說的,應該不會是共同犯罪的主犯了,而且有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
⑤ 刑事訴訟法中犯罪嫌疑人年齡不夠撤銷案件的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是《刑法》第十七條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的規定。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否應該承擔刑事責任,要根據其年齡來確定,也就是有關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
根據該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 奸、搶 劫、販賣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當事人未滿十四周歲的,則不管實施何種行為,都屬於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要求,依法不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在刑事立案後,發現犯罪嫌疑人不滿十四周歲,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則不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應該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的規定撤銷案件。
《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 奸、搶 劫、販賣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一條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並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⑥ 未滿14周歲以極其殘忍的手法殺人為什麼不負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因此,該14歲的小孩不承擔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但是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同時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6)刑事訴訟法不滿14歲殺人擴展閱讀
施害者家長拒絕「政府收容教養」
6月27日,記者在孝感市高新區公安分局見到了事件所在轄區孝天派出所劉所長。
劉所長對受害人家屬微博中提及的事件經過大致認同。該分局官方微信6月27日下午發布的案情通報也顯示:2018年3月30日19時48分,孝感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高新區魏站社區裕褀新城有個孩子被人扔下來了。接到指令後,孝感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孝天派出所迅速趕到現場,將受害人送往醫院,並迅速調查取證,連夜將犯罪嫌疑人黃某(男,2004年9月出生,系未成年人)抓獲。
通報稱,經查,當日18時許,黃某趁被害人小靜在裕褀新城17號樓等電梯之機,持一把剪刀將其挾持到401室,實施搶劫,並用剪刀將受害人小靜刺傷。
關於網路上廣受質疑的施害者沒有被立案的問題,該分局法制大隊負責人介紹,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因犯罪嫌疑人在案發時未滿14歲,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尚不夠刑事處罰,根據刑法第十五條之規定,對案件予以撤銷。
「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如何理解?
對此,該分局法制大隊負責人介紹,除了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湖北省公安機關辦理收容教養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五條明確指出,「對家庭不具備管教能力,確有必要收容教養的,辦案單位可要求犯罪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向公安機關提出由政府收容教養的書面申請」。
劉所長介紹,派出所就施害男生的管教問題,跟其父母進行了專門溝通,還介紹過相關管教所的情況,孩子的父親也專門到相關機構去看過,但他最終沒有同意由政府收容教養。之後派出所家訪時,男生家長說孩子目前已沒去上學,在家幫忙幹活。
劉所長表示,事發後,高新區管委會組織社區幹部和當事人雙方就民事賠償進行協調,派出所在現場參與的至少有兩次,但雙方因賠償金額意見不合,至今未達成協議。目前,協調專班仍在全力做好協調工作。
未成年受害人救助有待完善
這條6月26日上午發出的微博一天內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微博轉發量累計達1.7萬次,網友評論達9400多條。
「法律要與時俱進,制定法律時我國那個年齡階段的大部分人確實心智尚不成熟。」網友「cici一笑」認為,「在社會飛速發展的現在,未成年人接受的信息量大,心智成熟早,所以法律的年齡門檻也要相應改變。」
網友「迷失對白」評價,「對於未成年的過度保護往往會害了他,法律是要顧全大局,但是不能無限制地讓某些不懷好意的人鑽空子,不然就適得其反。」網友「平凡的人」也表示,「《未成年人保護法》不能成為保護壞人犯罪的防彈衣」。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童德華教授認為,「行為人的家長應當承擔監管責任,另外案件發生在小區,小區物業管理者也有一定責任」。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和第一百七十六條,湖北華徽律師事務所律師汪明表示,「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按照程序向公安機關申請復議。控告人對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後按程序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
汪明同時建議,受害人家長可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請,由其派出公益律師,對侵權人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民事賠償。
湖北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李春生提出,必須加強未成年受害人的救助,包括心理咨詢、法律援助、司法救助。
公安機關對於此類案件,不能一撤了之,要評估收容教養的「必要」性、責令犯罪嫌疑人的監護人賠償受害人的醫療費等損失,給受害人提供案件事實的相關證據和結案報告,以供受害人掌握情況和作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依據。
⑦ 未到刑事責任年齡故意殺人法院會怎麼判
14周歲以下,一律不負刑事責任。
14——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強奸、販賣毒品、爆炸、投放危險物品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注意:這八種暴力犯罪是指具體的犯罪行為,不是指罪名)。
16——18周歲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如果是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這種暴犯罪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但已滿14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