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的知識分析案例

刑事訴訟法的知識分析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1-12 20:01:39

⑴ 《刑事訴訟法》案例

1、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
對上列八項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已經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的案件。

所以,本案的管轄機關可以是法院,也可以使公安機關;
2、如上述第一題的答案。可以直接起訴,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包括:
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4、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5、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屬於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對上列八項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已經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的案件。
3、孫某的父親可以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是法院只會支持人身損害賠償,不會支持精神損害賠償。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解決精神損害賠償。附帶民事訴訟成立的條件就是構成輕傷以上傷情。
4、法院可以就附帶民事賠償部分進行調解,不服一審判決的話,可以提起上訴,可以單獨就民事部分、刑事部分或者二者都提起上訴;
5、一般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你自己在擴充一點,說的詳細一些

⑵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第三十二條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屬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在法院未判決前,不能確定有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以前的說法了,現在是疑罪從無。偵查人員:你要老實交代,頑抗是沒有出路的。政府的政策歷來都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你若老實交代罪行,我們可以放你出去,否則,你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偵查人員的上述詢問違反了刑訴第十二條規定,再說,證據不足應當在24小時內放人。

偵查人員:現在你不能請律師,你可以自己為自己辯護。違反了刑訴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⑶ 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個人認為:這個案件存在以下問題:1、被告人宋某系聾啞人,因此不適用簡易程序處理。2、被告人郭某系未成年人,在審判階段,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3、郭某系未成年人,不應當公開審理。4、宋某委託的律師不得同時為郭某和宋二人辯護。不作詳細敘述。

⑷ 刑訴法案例分析

1.書記員不能作為合議庭成員
2.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回請最高答人民法院核准。
3.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死刑執行命令。
4.原一審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級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執行命令後,應當在7日以內交付執行。

⑸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王莉系王X的近親屬,不應擔任其翻譯人。【第28條、第31條規定,翻譯人員不應為被告人的近親屬】

-------從給出條件看,此案開庭前才為被告人確定辯護人,檢察院未盡到告知義務,法院也未考慮到這一環節。
【第33條 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第34條 第二款: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院沒有明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也未通知其參加訴訟,而且沒有具體理由。【第14條規定,開庭時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盡管這里說的是「可以」,但並不是「想通知就通知,不想通知就不通知」的意思,否則太不嚴肅了。應當理解為「除有特殊原因外,應當通知」】

------當庭提供新證據的,如果法官准許,應當休庭,而不是中止審理。【第191條: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⑹ 刑事訴訟法的一個案例分析

法院應當接受人民群眾的扭送,而不是只告訴群眾將人送到公安局;在接受扭送後應將崔專某移交到公屬安局;公安局認為應當拘留的,應經批准後採取拘留措施,同時,如果認為崔某符合法律規定的確需逮捕的,可以提請檢察院批准逮捕;情況緊急的,可以先將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然後補辦拘留手續;公安機關的提請批准申請不獲批准時,如果不服,可以向檢察機關要求復議,但是必須立即在接到檢察機關的不批准逮捕決定時釋放嫌疑人;羈押的最長期限只適用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而崔某並不在此列;同時,檢察機關應在七日內做出批捕或者不批准逮捕決定,即應在5月23日前做出;法院無權直接決定批准逮捕嫌疑人,法警也無執行逮捕決定的權力。

⑺ 刑事訴訟法 案例分析

0分就簡單點回答
1派出所無權扣留犯罪嫌疑人48小時,必須由縣級公安局局長簽字批准內才行。檢察院不容予批准逮捕,公安機關應馬上釋放無權繼續關押。

2審查主體資格,證據和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陳述
應當聽取
遵守刑事訴訟法,重新取證

3刑事案件不能採用簡易程序,沒有向甲說明情況,沒有聽取甲的陳述

4市級中院超期沒答復是違法,中院把無期這內嚴重刑事案件讓下級法院重審違法,必須親自審理

⑻ 刑事訴訟法案例與分析

找點案列分析的書看一下不就解決了嗎?

⑼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一)1999年6月5日,張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釋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張某將一中年婦女放在自行車欄內的一隻皮包搶走,內有現金1800
元、身份證一張,張某在逃跑途中被群眾抓獲,後扭送到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進行調查取證,當取證結束後,民警王某和侯某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能主動承認錯誤,認罪態度較好,決定予以取保候審,並由張某的朋友李某(無固定收入)為保證人。
問題:
1、採取取保候審是否恰當?
2、如取保候審,李某是否可以作為保證人?
答:1、不恰當。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2、李某不能擔任保證人。《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
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李某無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項規定,李某不符合保證人的條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時許,某市棉紡廠女職工張雲被強奸。罪犯作案之後逃走,匆忙中留在現場一塊手錶。事後,張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徵。據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紀大約在30歲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體強壯,滿臉胡須。張雲還向公安機關提交了罪犯遺留在現場的手錶。經偵查人員查看,手錶為黑色紅蓮牌機械表,已經半舊。於是,公安機關以這塊手錶為線索開始了案件的偵查活動。一個多月之後公安機關找到了手錶的主人某公司職員劉俊楓。經公安人員詢問,劉俊楓承認手錶是自己的,但是聲稱已經與兩個月以前丟失,而且不承認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劉俊楓提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曾經丟失手錶。於是,偵查人員認為本案已經證據確鑿,隨即拘留了劉俊楓。然後公安人員找到被害人張雲,告訴她已經找到了遺留在現場那塊手錶的主人,讓張雲辨認一下,該人是不是罪犯。張雲仔細觀察了劉俊楓之後,對偵查人員說:「這個人的身高、體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長相也很象,我覺得就是他。」於是,偵查人員立即作出決定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劉俊楓。
(問題)在這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公安人員的做法不當之處?並請說明理由
答:
1、對劉俊楓採取拘留措施不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2、在主持辨認時採取了單獨辨認的方式
3、在辨認之前將被辨認人的有關情況告知辨認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歲,農民,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拘留後公安機關發現其患有嚴重肺結核,經醫院檢查屬實,需要隔離。公安機關遂做出取保候審決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證人。江某向公安機關提出由其弟做保證人。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江某之弟有一定資財,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處較多,行蹤極不穩定,因此沒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
問題:
(1)本案中可否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的做法是否正確?
(3)若江某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公安機關還可以採取什麼處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2款規定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本案中,江某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理應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是正確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無固定的住處,不符合第(二)(四)規定,公安機關不同意其做保證人的做法是正確的。
(3)江某若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可通過交納保證金,而被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
5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我國的取保候審分人保和物保(財產保)兩種,若江某無法提供保證人,可選擇財產保,交納保證金。但如江某既無法提供保證人,又無法提供保證金。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納保證金,又無保證人擔保的,可以監視居住。」據此,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監視居住。

⑽ 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答:法院的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同版時,附帶解決被權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經濟損失的賠償問題的活動。案例中離婚所要解決的不是經濟問題。
案例中離婚是屬於民事案件,起訴她丈夫重婚屬於刑事案件,是要分開進行,由不同的審判庭予以審理的,不能在同一個案件和同一個法庭進行。所以該法院的做法是錯誤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民法考研 發布:2025-09-06 08:38:37 瀏覽:527
交通部門如何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發布:2025-09-06 08:37:02 瀏覽:567
法律責任形式屬於行政責任 發布:2025-09-06 08:21:25 瀏覽:235
情懷法院 發布:2025-09-06 08:18:34 瀏覽:885
行政法司考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9-06 08:18:31 瀏覽:981
黃埔法院多遠 發布:2025-09-06 08:10:34 瀏覽:164
靜海法官 發布:2025-09-06 08:07:44 瀏覽:576
成立擔保公司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9-06 07:48:22 瀏覽:824
商法覃有土 發布:2025-09-06 07:38:03 瀏覽:701
期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06 07:22:38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