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國行政法見義勇為法

中國行政法見義勇為法

發布時間: 2022-01-13 13:12:55

⑴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徵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徵主要如下:

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

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

3、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

見義勇為的法律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見義勇為

⑵ 法律如何規定見義勇為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徵主要有: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3、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於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4、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見義勇為待遇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⑶ 關於見義勇為入法。辯論賽,我方的觀點是:當代中國不應將見義勇為納入法律

額,個人認為哈,你們的觀點挖掘的方向有點偏了。糾正一個錯誤,「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是連用的,就算有事實證明見義勇為所言非虛,沒有立法明文規定也無法事實和細化。
辯論要先有個體系,就是一辯一般的先前工作。如果只是每個隊友對發表想法卻不系統的話根本沒有贏面,漏洞太多。體系要從最核心的觀點展開,我覺得你們隊友的觀點太淺了。
先破題嘛。
思路如下:
見義勇為是啥?入法是啥?如法意義何在?當代中國現狀?合適嗎?這其中排列組合,吧能想出來的問題全部都想了。
其實吧,見義勇為入法,對方辯友會說這樣鼓勵大家做好事啊對社會進步有幫助啊之類,你們就說說你們說的好呀但是難免膚淺。制定法律是一個復雜的工作,並非只是鼓勵某種行為,還會規定不見義勇為會如何懲罰。甚至,會規定見義勇為不成卻導致他們死亡的會承擔法律後果。
分析到這里答案就很明顯了,你說人家見義勇為了半天還被懲罰了,太坑爹了吧?更深入點,這不是促使大家見義勇個為還要瞻前顧後啊?這不是違背了立法初衷嘛!
關鍵在「入法」哈。立法絕對不是只鼓勵啥,還有懲罰啥(還有方向是懲罰不見義勇為的人,萬一有病呢?有特殊情況呢?法律的剛正不阿在這里就是害人了)。如果只有鼓勵啥那現行的行政規章就夠了哈。

⑷ 見義勇為法律定義

見義勇為是指為保護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與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作斗爭或者搶險救災的行為。見義勇為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的行為。第二類是搶險救災的行為。 我給你分析一下 首先不你不能保證被群毆的人是好人 也不能確定群毆他的人是違法犯罪分子 假如群毆者是違法犯罪分子 那麼你的行為是構成見義勇為的條件的 但是你拿刀砍傷了人也分情況 如果你砍傷的人在你砍傷他之前對你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你砍傷了他 就算防衛過當 如果沒有威脅到你的情況下你砍傷了他就屬於故意傷害罪了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徵主要有:

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
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
3、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於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
4、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
求採納

⑸ 見義勇為在法律上的定義和處理

你好!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簡單的說,在生活上和司法實務上,醉酒和酒醉是同樣的意思。
但是,在法律上,專業的術語是「醉酒」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⑹ 見義勇為的認定范圍是怎樣的法律都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八十四條 【緊急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⑺ 中國法律對見義勇為的定義是什麼

「見義勇為」這一行為是在社會上應當得到大力提倡,是寓情寓理寓專法寓德的,是中華民族屬的傳統美德,是弘揚正義的體現,「見義勇為」在我國刑法上並沒有這一概念,但是刑法上的正當防衛與「見義勇為」有著密切關系,「見義勇為」在立法上僅僅體現在地方法規中,在地方法規中「見義勇為」的法律概念都不一致,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有待於國家立法部門進行完善,在實施「見義勇為」這一過程中,四川超躍律師事務所曹明江律師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實施「見義勇為」的過程中,罪犯已失去抵抗力(例如昏迷等),見義勇為 者若繼續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人身侵害,刑偵、公訴機關可能會根據見義勇為者的手段、情節、目的、後果等進行指控,由人民法院依法認定是否構成犯罪。
2、在實施「見義勇為」的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手持凶器負隅頑抗,極大可能傷害見義勇為者及其他人員,見義勇為者可從正當防衛角度出發,對犯罪嫌疑人實施防衛行為致犯罪嫌疑人傷亡,不承擔任何責任

⑻ 民法總則見義勇為法條是怎樣規定的

在民法總則中有關見義勇為的法條:

一、《民法總則》第183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二、《民法總則》第184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8)中國行政法見義勇為法擴展閱讀: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徵主要有:

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

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

3、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於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

4、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

民法總則中見義勇為的規定:

1、因見義勇為受損害,由加害人負責,沒有加害人的,誰得好處誰補償,這與緊急避險的有關條款中的法律原則一致。這是針對當前我國見義勇為引發糾紛的案例實際,在法律上對見義勇為者賦予一種請求權。

2、條文特別強調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這是對以往相關法律規定的一種突破。「可以」並不是強制性的義務,是任性的規定,是道德上的鼓勵。很多見義勇為者所受的是人身傷害,得了好處的人對見義勇為者酌情進行補償,體現出法律提倡對見義勇為者進行獎勵的道德導向。

3、「可以」還可以理解為,不管見義勇為者受損害的責任是否已被侵權人承擔,只要受益人自願給見義勇為者補償了,就不能反悔再要回去。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過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民法總則,為見義勇為者「護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熱點內容
新勞動法n1 發布:2025-09-06 02:19:28 瀏覽:89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送達的規定 發布:2025-09-06 02:03:12 瀏覽:442
行政法城鎮建設 發布:2025-09-06 02:03:11 瀏覽:935
邏輯與司法 發布:2025-09-06 02:00:29 瀏覽:40
婚姻法要求男人 發布:2025-09-06 01:56:03 瀏覽:444
安監法律責任考題模擬 發布:2025-09-06 01:51:20 瀏覽:208
全面加強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決定 發布:2025-09-06 01:46:53 瀏覽:737
條令條例學習月 發布:2025-09-06 01:45:16 瀏覽:190
先做律師再做法官 發布:2025-09-06 01:40:31 瀏覽:830
通用函件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6 01:34:57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