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關於行政法受案范圍的案例

關於行政法受案范圍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1-14 07:50:08

行政法案例分析

問題1:陳、鄧如不服鄉政府辦「學習班」的行為,對其權益受侵犯可否請求行政賠償,為什麼?
問題2:陳、鄧如請求行政賠償,應向哪個機關提出?如拒絕還有何救濟途徑?
問題3:陳、鄧可能獲得哪些賠償?
=====================================
1.陳、鄧若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不能直接單獨提出行政賠償,因為行政行為的被確認違法才能申請國家賠償

2,向縣政府提出行政復議及賠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這個案例是行政機關侵犯了人身自由權,法院會判該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回轉性,所以,能賠償誤工費

⑵ 關於行政法相關案例的問題

正確的,因為派出所是法律上說的:「國家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那麼這樣的組織是具有獨立承擔行政責任的組織,所以可以直接列為被告。

⑶ 行政法案例

1 對於海關所做出的處罰決定人民法院應受理,對其所在機關的處分不予受理,因為其不屬於法院受案范圍.
2 應當向海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

⑷ 行政法案例分析求助

我認為屬於行政訴訟范圍。《行政訴訟法解釋》第1條第1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本案中,城建局是行政機關,城建局企業處撤銷廠長職務的行為應該屬於行政行為,而且也不存在行政訴訟排除受理的范圍,所以本案應該可以進入行政訴訟。至於誰有原告資格,《行政訴訟法解釋》第12條,「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所以從理論上講,該廠的每個職工和職工代表大會都是有訴權的。

⑸ 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簡單分析一個案例

你這個案例不全吧。案例的考察的要點在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具體一點是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的區分。

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評析

1、此案並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可訴范圍,某公司無權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第一條第二項不屬於受案范圍」「(三)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此處的仲裁是法定機構以中立身份按照法定程序對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作出有法律拘束力的裁決行為。「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所規定的仲裁,目前主要是勞動爭議仲裁。
因此,案中的勞動保障局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通知書》的行政行為不屬可訴范圍。
2、《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四條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
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分析:(1)李某與公司雖然沒簽訂勞動合同,但有實質上的勞動關系,因此應認定二者之間關系屬於勞資關系。
(2)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因此本案爭點應在,李某是否在上班途中。根據工傷認定辦法,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為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因此,本案中,用人單位應向勞動保障局舉證李某並不是在上班途中。估且不論在勞動保障局製作《工傷結論通知書》時,是否有通知用人單位舉證。在後來用人單位向法院起訴,證明不是上班途中的兩個理由,
(一)李某發生車禍的時間是早上6點30分,而其上班的時間應該是早上6點45分,其案發的地點到公司最少需要半個小時,按照公司的《考勤管理規定》即使沒有車禍也是遲到的;(二)車上載著其妻子,因此無法判斷李某是在上班的途中,很有可能是送其妻子到某處。
這兩個理由只是用人單位的猜測,並不充分,並不能因為載著其妻子,和可能遲到,就推定李某並不在上班途中。
而且根據民法中的公平責任原則和衡平原則,判定應向有利於雇員的一方。
因此,李某應屬於工傷。

⑺ 行政法案例 急!!!!

(1)、王某的起訴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為什麼?

解析:王某便以縣工商局為被告,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是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的。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王某受到的財產損失屬於民事訴訟的范疇,而不是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本案中張某雖然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並且在上班時間,但是,張某在餐廳用餐的行為並不是代錶行政機關實施具體的行政行為,而是一種民事行為。張某砸王某財產的行為屬於民事侵權行為,而並非行政機關授權的行政(執法)行為,張某揚言要吊銷王某營業執照的行為並沒有實施,並未產生具體的行政行為。因此,王某起訴行政機關的行為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的受案范圍的規定。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195715.htm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章 受案范圍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2)、王某能否以張某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為什麼?

解析:不能。

因為,行政訴訟的被告必須是行政機關或授權組織,不能是個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因此,作為個人的張某是不能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這也是行政訴訟區別於其他訴訟的特徵之一。

##################

第二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⑻ 行政法案例及案例分析 1500字

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山東日照中院判決韓幫峰與聖公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發布時間:2009-09-25 08:30:48裁判要旨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 ■案情 山東省日照市聖公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公公司」)分4次向農行日照市東港區支行借款50萬元,第一筆20萬元期限自1997年1月8日至同年12月8日,第二筆10萬元自1997年2月27至同年12月27日,第三筆10萬元自1997年5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第四筆10萬元自1997年9月28日至1999年3月28日。 第一、第二筆借款到期後,雙方協商展期至1998年11月8日。東港支行於1998年12月10日對上述兩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8年11月30日,對第三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9年11月20日,對第四筆借款進行了催收。2001年4月21日、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東港支行三次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公證借款催收通知書。2002年12月,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2005年12月,農行嵐山支行(由東港支行嵐山辦事處變更)與第三人韓幫峰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將50萬元債權轉讓給韓幫峰。2006年2月,嵐山支行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 因聖公公司未還款,債權人韓幫峰起訴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要求聖公公司償還借款50萬元。聖公公司辯稱,被訴主體已不存在,且原告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訴訟請求。 ■裁判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東港支行與聖公公司簽訂的四份借款合同均合法有效,聖公公司應按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嵐山支行將債權轉讓給韓幫峰並履行了通知義務,該轉讓行為有效。在債權轉讓前,原債權人均在兩年內進行了催收,未超過訴訟時效。聖公公司系被吊銷營業執照,仍具備法人資格,應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借款50萬元。 聖公公司不服,提出上訴,請求駁回韓幫峰的訴訟請求。 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前三筆借款到期後,債權人的催收行為均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第四筆借款於1999年3月28日到期,債權人於1999年11月20日、2001年4月21日進行了催收,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未辦理注銷工商登記手續,此後該公司的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債權人於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向聖公公司送達催收通知書,說明其有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因該公司無人簽收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應當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2006年2月,嵐山支行及韓幫峰將債權轉讓通知送至聖公公司法定代表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自此時至韓幫峰起訴,該筆債權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撤銷(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民事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第四筆借款10萬元;駁回韓幫峰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訴訟時效制度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而加速社會經濟流轉,促進經濟社會生活的便捷、高效;另一目的是保護義務人,考慮歷時很長的請求權所產生的舉證困難的問題,因此賦予義務人以時效抗辯,允許其在法定期間之後可以拒絕履行。 應當看到,後一立法目的的實現是建立在權利人怠於行使自己權利的基礎上,從而以時效制度來促進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本案中,韓幫峰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到聖公公司住所地進行債權催收,足以表明其並未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對債權人2003年4月15日和2004年4月28日送達的催收通知書,因無人簽收該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該公司這一事實,韓幫峰既無過失,也非故意,其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故二審法院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第四筆借款應予償還。 本案案號為:(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2008)日商終字第77號 案例編寫人: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張寶華 李 紅

⑼ 有關行政法的案例,有沒有人可以分析一下。

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是不予受理,因為被告不適格,法院無權自行變更被告,記住,司法權是被動的原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六、審理與判決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一)請求事項不屬於行政審判許可權范圍的;

(二)起訴人無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

(三)起訴人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法律規定必須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由訴訟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六)起訴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訴訟必經程序而未申請復議的;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九)已撤回起訴,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十)訴訟標的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的;

(十一)起訴不具備其他法定要件的。

前款所列情形可以補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期間責令補正或者更正;在指定期間已經補正或者更正的,應當依法受理。

這個解釋在最後作了寬限規定,似乎我的答案也不是很完全,但是只有受理後才發現不符合條件的才會駁回起訴。

您的意思是法院在受理時所作的只是形式審查,但是形式審查不可以阻卻適格審查,也就是說,形式審查之中是要求是格審查的;另外行政訴訟涉及司法權對行政權的有限規制,這也是其不同於其他兩類訴訟之處,這就要求在司法審查行政時,要慎之又慎,否則會出現司法權侵害行政權。
還有如果真得如您所說的「貌似被告」存在,那麼就會對我國的司法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
歡迎繼續討論。

熱點內容
施工員被別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51:21 瀏覽:281
關於網路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9:51:13 瀏覽:697
青年法治講堂 發布:2025-09-02 19:25:35 瀏覽:910
南陽宛城區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02 19:25:28 瀏覽:916
濱州法院小區 發布:2025-09-02 19:24:50 瀏覽:352
立法的科學原則含義 發布:2025-09-02 19:22:05 瀏覽:701
叫女方墮胎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479
法治熱報網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230
南京綠化法規 發布:2025-09-02 19:07:45 瀏覽:469
佛佛法治怒 發布:2025-09-02 18:54:08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