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277系

刑事訴訟法277系

發布時間: 2022-01-14 16:04:50

① 刑事訴訟法是什麼

規定司法機關與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的原則、程度和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專。是一國法律體系的重屬要組成部分,國家基本法律之一。作用是從程序上保證刑事實體法的實施。具體規定刑事訴訟的性質、任務、基本原則、制度、案件管轄;國家專門機關在追訴犯罪中的職責及相互關系;訴訟參與人的范圍及其權利義務;收集、審查和判斷證據的規則;強制措施的種類和適用;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的具體程序和步驟。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刑事訴訟法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刑事訴訟法典。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是有關刑事訴訟的一切法律規范,包括刑事訴訟法典和其他有關刑事訴訟的法規、法令、條例、規則、決議、決定等,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刑事訴訟程序的規范性文件。

刑法第277條的規定是什麼呢

《刑訴法》第277條的規定是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規定。該規定表明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該保障其訴訟權利,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並且要求相關人員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承辦。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是什麼規定

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抄、人民襲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④ 刑事訴訟法

全國2008年4月歷年自考真題刑法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們可以將刑法的任務概括為()
A.打擊敵人 B.懲罰犯罪
C.保護法益 D.保護人民
2.我國刑法的體系是指刑法典的()
A.組成 B.結構
C.內容 D.組成和結構
3.在刑法溯及力問題上,從刑法理論上看比較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是()
A.從舊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新兼從輕原則 D.從舊兼從輕原則
4.在犯罪的理論分類中,與法定犯相對應的是()
A.自然犯 B.行政犯
C.基本犯 D.國事犯
5.認定犯罪的具體法律標準是()
A.犯罪概念 B.犯罪構成
C.犯罪的主觀要件 D.犯罪的客觀要件
6.作為犯罪主體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針對該犯罪的()
A.實行犯而言的 B.教唆犯而言的
C.幫助犯而言的 D.脅從犯而言的
7.下列關於緊急避險問題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避險行為損害的利益可以大於所避免的危險可能造成的損害
B.實行避險行為對行為主體沒有任何限制
C.危險的來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
D.避險必須是出於不得已而採取的行為
8.我國刑罰的目的是()
A.懲罰犯罪 B.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民
C.預防犯罪 D.打擊敵人與保護人民
9.以刑法有無明文規定為標准,可以將量刑情節分為()
A.應當情節與可以情節 B.法定情節與酌定情節
C.從寬情節與從嚴情節 D.案中情節與案外情節
10.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可以適用假釋的是()
A.被判處管制的 B.被判處罰金的
C.被判處拘役的 D.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
11.參加恐怖組織後又殺人的,應定()
A.參加恐怖組織罪 B.故意殺人罪
C.參加恐怖組織罪與故意殺人罪中的重罪 D.參加恐怖組織罪和故意殺人罪
12.丟失槍支不報罪的主觀方面()
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 B.只能是直接故意
C.是過於自信的過失 D.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13.生產、銷售假葯罪的「假葯」不包括()
A.超過有效期的葯 B.變質的葯
C.被污染的葯 D.未取得批准文號的葯
14.金融憑證詐騙罪中的「金融憑證」不包括()
A.支票 B.銀行存單
C.委託收款憑證 D.匯款憑證
15.行為人為索取賭債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構成()
A.綁架罪 B.敲詐勒索罪
C.非法拘禁罪 D.賭博罪
16.關於侮辱罪和誹謗罪,正確的說法是()
A.都可以採用暴力手段 B.都必須捏造事實
C.都要求情節特別嚴重 D.都是針對特定的人
17.關於遺棄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遺棄的對象必須是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遺棄行為情節惡劣的,才構成犯罪
C.遺棄罪的主觀方面可以是過失
D.遺棄罪的行為人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扶養義務的人
18.關於偽證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只能發生在刑事訴訟中
B.可以由證人構成
C.作偽證的目的是干擾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D.可以由鑒定人構成
19.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屬於()
A.危害國家安全罪 B.軍人違反職責罪
C.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D.危害國防利益罪
20.招搖撞騙罪中的「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包括冒充()
A.警察 B.軍人
C.稅務機關工作人員 D.法官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具體內容包括()
A.刑罰與罪質相適應 B.刑罰與犯罪情節相適應
C.刑罰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D.刑罰與形勢相適應
E.刑罰與民憤相適應
22.與自然人犯罪相比,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的特點是()
A.整體性 B.雙重性
C.全面性 D.局限
......
......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

第二款: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八條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採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5)刑事訴訟法277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七十五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是什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主要是關於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相內關規定。在取保容候審和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按鍵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7)刑事訴訟法277系擴展閱讀:

取保候審保證金的適用:

取保候審保證金,是指公安機關對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決定取保候審時,責令犯罪嫌疑人為保證其不妨礙、不逃避刑事訴訟活動而交納的一定數額的現金。

取保候審保證金的適用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刑事強制措施,在刑事訴訟中,司法機關必須嚴格遵循新《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做到准確限定保證金的具體適用對象,合理確定保證金收取的數額幅度,嚴格保證金的交納、收取、處理方面的管理辦法,使該項法律制度在運作過程中達到科學化、規范化的要求。

一、具體適用對象的限定

第六十八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六十九條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與本案無牽連。

2、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3、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二、保證金數額幅度的確定原則

長期以來,我國法律沒有取保候審保證金的規定。實踐中各類案件的社會危害程度不同,加之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因此,保證金數額幅度難以做到劃一。

據此,筆者認為在把握保證金數額幅度時,應借鑒國外相關立法的合理規定,結合我國司法界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的成功做法,在不悖於保證金「現實的擔保性」和「可能的懲罰性」的立法本意的情況下,視保證風險的大小,按下列原則予以確定。

1、重罪高於輕罪原則。

從刑法理論說,重罪的社會危害性應明顯大於輕罪。相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受到的刑罰制裁就重,由此,司法機關對重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可能承擔的風險同時加大。因此,其保證金數額幅度應明顯高於輕罪的保證金數額幅度。

如:同為侵犯財產型犯罪,由於搶劫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在決定對涉案嫌疑人或被告人適用保證金取保候審時,其金額幅度就應高於一般盜竊案件的保證金幅度。

2、高收益者高於低收益者原則。

公民經濟收益的高低反映了特定社會成員的生活富裕程度。為使保證金制度在立法上的平等與司法上的公正達到盡可能的和諧與統一,在對不同富裕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時,確定一個恆等的保證金指數,顯屬極為必要。

對此,依筆者拙見,凡對有固定收益者決定適用保證金的,無論其收益的多寡,其數額幅度的確定,均應以其6個月實際收益總額上限,1個月實際收益總額為下限。對沒有勞動性收益的,則可變通採用「人保」方式獲得取保候審。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時,自然亦可視其有無收益,採用該項原則處理。

3、健康者高於體弱者原則。

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的辦法」。

這一規定潛在地表明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刑事訴訟活動可能造成的妨害程度。由此,我們可推論得出,身體健康者在被取保候審過程中不履行新《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保證義務應承擔的責任可能較之重病、懷孕、哺乳者大。因此作為具有懲戒性的保證金的收取幅度,也相應較高。

三、取保候審保證金的管理

保證金的管理活動包括保證金的交納、收取和處理。它是取保候審保證金適用的重要環節,司法機關必須嚴格按照下列規定進行管理。

1、交納。

在偵查、起訴、審判的不同刑事訴訟階段需採用保證金形式決定取保候審的,由處於該訴訟階段的案件承辦機關根據職權責令提出。案件承辦人(或合議庭)擬就的具體保證金數額應由上述機關的主管負責人簽字批准。

為便於執行,在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宣布責令前,應提前向其或願代其交納的近親屬或其他人足額收取確定的保證金現金(以人民幣為法定交納貨幣)。在向其宣布《取保候審決定書》的同時,責令其本人填寫《取保候審保證書》(未成年人可由其法定監護人填寫),以保證其在候審期間履行保證義務,方可對其執行取保候審。

2、收取。

對收取的保證金要設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

(1)建立保證金專用賬戶,由司法機關的財務部門單列科目。

(2)保證金的收取手續應當做到憑證齊全,單據完備。具體方式可採用三聯專用收據,其中:一聯交繳納人收執,一聯由案件承辦人附案卷,一聯存財務部門備查。

(3)收取的保證金應由主管負責人審核後,按金融管理規定,逐筆及時送繳開戶銀行統一存儲,以備提取。

3、處理。

保證金的處理,是決定保證金財產最終歸屬的法律行為。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將根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的不同表現,分別作出退還全部保證金或沒收全部保證金的決定。

具體為:一種系犯罪嫌疑人違反保證義務的,由司法機關製作《沒收保證金決定書》向其送達,並將其已交納的保證金作為罰金收入,依法上繳國庫,收據附案卷備查。另一種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候審期間沒有違反保證義務的,取保候審結束後,由前述機關向其退還全部保證金。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

《刑事復訴訟法》第七十七條制第二款是關於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後,辦案機關辦案程序方面的規定。

根據該款規定,辦案機關應該履行以下義務:
1、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2、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3、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熱點內容
施工員被別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51:21 瀏覽:281
關於網路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9:51:13 瀏覽:697
青年法治講堂 發布:2025-09-02 19:25:35 瀏覽:910
南陽宛城區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02 19:25:28 瀏覽:916
濱州法院小區 發布:2025-09-02 19:24:50 瀏覽:352
立法的科學原則含義 發布:2025-09-02 19:22:05 瀏覽:701
叫女方墮胎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479
法治熱報網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230
南京綠化法規 發布:2025-09-02 19:07:45 瀏覽:469
佛佛法治怒 發布:2025-09-02 18:54:08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