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簡述行政法中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

簡述行政法中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1-14 17:21:47

① 行政機關、行政主體、行政法主體三者之間的關系

他們之間的關系簡單概括:1、行政法主體中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
3、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主體。
4、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監督主體:如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時,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體。又如行政復議中的上級行政機關等4、行政主體:行政機關不等於行政主體,除行政機關外,一定的行政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法定授權,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公務員並不是行政主體。
一、行政的概念:指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公共行政組織對國家與公共事務的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
二、行政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1、行政法是國家重要的部門法之一,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或是調整因行政主體行使其職權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兩層含義:(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2、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三、行政法關系概念和分類
(一)行政法關系:指經過行政法(實體、程序)調整之後,具備了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
(二)主要有兩類法律關系:
1、行政法律關系:指經過行政法調整之後,具備了權利義務內容的行政管理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指行政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人)。
2、監督行政法律關系:指在監督行政行為的過程中,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形成的,受行政法規范調整的各種關系。
四、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和行政法主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主體。
(一)行政主體享有並行使國家行政權力,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特殊主體,在具體法律關系中佔有主導地位。
(二)行政相對方也是行政法上權力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另一主體。
2、監督行政法律關系:指在監督行政行為的過程中,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形成的,受行政法規范調整的各種關系。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第一、一種多重、復雜的法律關系。
第二、包含著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第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非對等性。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較多的權利,承擔較少義務,而在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較少權利,承擔較多義務。

② 如何理解行政相對人的概念

行政相對人: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在稅收征管關系中,稅務機關是行政主體,而納稅人就是行政相對人;在工商管理關系中,工商機關就是行政主體,而作為工商管理對象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他經營主體就是行政相對人。

在美國行政法理論中有「私方當事人」的說法,而在有關德國的行政法理論中有「相對人」的概念。在我國,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理論中兩個相對應的概念,不是行政法律規范中的專門法律術語。但如同需要行政主體概念以明確其行政職能主體身份和地位一樣,也需要行政相對人概念以明確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

行政相對人具有以下特點:

1、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具有行政職權、職責和行政職務身份的一方當事人;

2、行政相對人是與行政主體之間具有特定行政法律關系的人,即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行為所針對的人;

3、行政相對人是行政管理中被管理一方的當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③ 行政法中 行政主體和行政關系主體概念是什麼有什麼具體區別

在中國行政法學領域,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版權並獨權立承擔責任的組織。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主體,或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

④ 3, 簡述行政法主體,委託組織,行政機關,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授權組織,受委

行政機關的行政責任,我國。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的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責,國家機關有進行管理的權利,但同時也有保障相對人。哦,合法權益的業務,濫用職權和鋪地形異物將導致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⑤ 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相對人嗎

行政法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的參加人,包括組織和個人。具體來說,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則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⑥ 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與行政法的關系

行政主體指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力,能依法作出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責任的行版政機關以及法律、權法規授權的組織。在我國行政主體包括職權行政主體與授權行政主體,前者是指行政機關,後者主要是經法律、法規授權可以行使某些行政職權的組織。行政主體具有以下特徵:1.能依法行使行政職權;2.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職權;3.能獨立對外承擔責任。
行政主體不同於行政法主體,行政法主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它包括行政主體,也包括行政相對人。
我國沒有統一的行政法法典,所謂行政法是指一些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統稱,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都要接受行政法律、法規的調整。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作出行政行為必須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接受行政法律的規范,相對人在行政管理或者其他活動中,也要遵守法律規定,並且可以以相關行政法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⑦ 簡述行政法主體與行政主體,行政機關的區別

行政法主體是抄行政法上襲享有權利(權力)義務(職責)的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
行政主體是行政法主體的一個部分,是與行政相對人相對應的概念,包括行政機關和其他行使行政權力的機關,如某些有管理職能的社會組織。
行政機關是行政主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行政法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者之間的外延是不一樣的,行政法主體范圍最廣,包含行政主體,行政主體又包含了行政機關,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層次關系。

⑧ 怎樣理解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性

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平等性,實際上是為了實現雙方在法律上的實質平等而對雙專方權利屬進行的不對等分配,是一種「平等下的不對等」。

行使行政權的行政主體始終處於主導地位,行政法律關系地位的「不對等性」既不能簡單的解釋為行政主體的命令和行政相對人的服從,也不能簡單的被理解為行政主體一方只行使權利而作為另一方當事人的行政相對人只履行義務這種權利和義務不對應的情況。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8)簡述行政法中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

1、在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1)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然法律關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關系。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確定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

2、具有不對等性。

3、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法定的。

4、所引起的爭議在解決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⑨ 行政法中的行政主體

行政法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的參加人,包括組織和個人。具體來說,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則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根據《行政法》,行政管理關系。即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等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行政相對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形成的行政管理關系,是行政關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體的大量行政行為,如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對人為對象實施的,從而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關系。

熱點內容
施工員被別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51:21 瀏覽:281
關於網路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9:51:13 瀏覽:697
青年法治講堂 發布:2025-09-02 19:25:35 瀏覽:910
南陽宛城區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02 19:25:28 瀏覽:916
濱州法院小區 發布:2025-09-02 19:24:50 瀏覽:352
立法的科學原則含義 發布:2025-09-02 19:22:05 瀏覽:701
叫女方墮胎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479
法治熱報網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230
南京綠化法規 發布:2025-09-02 19:07:45 瀏覽:469
佛佛法治怒 發布:2025-09-02 18:54:08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