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美國行政法王名揚2005年

美國行政法王名揚2005年

發布時間: 2022-01-15 04:16:54

⑴ 主犯因另犯罪被另一轄區公安抓獲,本轄區公安部去處理算是行政不為嗎

資料來自網路:

行政不作為 是相對於行政作為而言的一種行政行為方式,它在法律性質、構成要件、法律後果及救濟途徑等方面都與行政行為有著顯著的差異。
在行政行為的理論研究上,它與行政作為具有同等重要的法律意義。然而,在行政審判實務中,因行政不作為本身所具有的消極性、隱蔽性等特點,使行政不作為未引起人們足夠重視,這主要集中體現在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濟途徑方面。
對於行政作為和行政不作為認真加以區別,有利於人民法院正確行使司法審查權,避免無效勞動,提高行政審判效率。
本文擬通過對行政不作為的界定、行政不作為的分類、行政不作為的法律救濟和行政不作為的立法完善等方面進行探討,力圖理順行政作為和行政不作為的關系,促進行政不作為的司法監控,最終拓寬行政不作為的救濟途徑。
一、 行政不作為的界定

由於行政不作為是與行政作為相對應的范疇,因而擬從行政作為與不行政作為的角度來界定行政不作為。

(一)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

在法理學上,作為與不作為,一方面應按行為人的外在表現來區分,作為是行為人有所為,表現為一定的動作或動作系列;不作為是行為人消極地有所不為,表現為不作出一定的動作或動作系列;另一方面應按行為的實質內涵即法律義務不同來區分,法律義務按其內容可分為積極義務和消極義務,作為所針對的法律義務既可以是積極義務也可以是消極義務,不作為則只能是積極義務而言。法律要求行為人有所為,或者法律要求行為人有所不為而行為人有所為,即構成作為;而只有法律要求行為人有所為而行為人有所不為的,才構成不作為。

(二) 行政作為與行政不作為的區分。

行政作為與行政不作為的區分,應從行政程序方面認定,只要行政主體作出了一系列的實質性程序行為,即表現出積極的作為狀態,無論該行為在實質內容上反映的是「為」或「不為」,都應該是行政作為,反之,就是不作為。行政作為是行政主體以積極作為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行為,只要行政主體實施了一定的動作行為,即可認定行政作為的形成。而行政不作為則是以消極不作為的方式表現出來,無明確的意思表示或外在表現,其形成的特殊條件一是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義務,二是行政主體在程序上表現為消極地有所不為,即沒有在法定期限內履行法定義務,既有程序上的特點??消極地不作為或沒有一定的程序行為;又有實體上的特徵??不履行作為的法定義務。並且行政不作為的「不為」是指行政主體在具體的行政管理過程中在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中可以「為」而出於故意或過失沒有「為」,並不是由於不可抗力的原因使其不能「為」。

綜上,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作為的法定義務,並有作為的可能性而在程序上逾期有所不為的行為。

(三)行政不作為的特徵

1、違法性。行政主體未依法作出應作之行為,因而具有違法性,是行政不作為的基本特徵。行政不作為在本質上是對公共利益維護權和分配權的放棄,對公共利益維護權的放棄,將構成對國家所負作為義務的放棄,其後果是直接損害了公共利益;對公共利益分配權的放棄,將構成對相對人所負作為義務的放棄,其後果是直接侵犯了個人利益。無論是對公共利益維護權的放棄還是對公共利益分配權的放棄,都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後果,因此,行政不作為只有是一種違法行為。

2、消極性。行政作為是行政主體主動履行職責,客觀上表現為積極的作為。而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對其職權職責的放棄,客觀上表現為怠於履行職責的消極性。

3、隱蔽性。行政不作為是消極無為的表現,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其危害後果難以明顯呈現。行政不作為直接侵犯相對人的利益,只有引起行政爭議,乃至相對人提起訴訟,行政主體承擔的法律後果才會確定下來。而行政不作為侵犯公共利益,只有出現了嚴重後果構成犯罪才由司法機關給予相應的刑事制裁。

4、非強制性。行政作為一經作出就產生法律上的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相對人若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起訴,又不自動履行,行政主體可依法強制執行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而行政不作為本身不具有明確設定義務或剝奪權利的內容,相對人沒有履行義務的約束,不存在強制執行的效力。

二、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

行政不作為必須具備相應的構成要件,才能成立。准確把握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是審判實踐中正確認定行政不作為的關鍵。其構成要件包括:

1、行政主體具有應作為的義務。行政不作為的構成必須以行政主體負有法定作為的義務為前提條件,無作為的法定義務則無行政不作為。作為的法定義務體現在:(1)法律性。行政不作為中的義務來源於法律規定,屬於法律義務。只有法律上的義務才具有國家強制性,其他意義上的義務不具有該特徵。(2)應為性。法律上的義務就其內容而言可分為應為一定的義務和不應為一定的義務,行政不作為的構成是應為而不為。(3)具體性。行政主體的義務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可分為一般義務和具體義務,一般義務是指抽象義務,行政不作為中的義務必須是基於特定事實而產生的具體義務。(4)條件性。行政不作為中的義務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基於特定的事實和條件才能產生。

2、行政主體具有作為的可能性。構成行政不作為必須是行政主體具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可能性,即具有履行該義務的主觀意志能力。任何法律行為都是主體的意志行為,是主體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的行為。行政不作為也必須在行政主體的主觀意志能力范圍內,由於不可抗力等非主觀意志能夠左右的因素造成作為可能性欠缺的,不能成立行政不行為。

3、行政主體在程序上表現為有所不為。首先,程序上的不為既包括沒有作出任何明確的意思表示,也包括沒有完成一系列的程序行為。其次,行政主體程序上的不為已經超過一定的時限。如果時限尚未屆滿,應視為行政主體還沒有作為,不構成行政不作為。一定時限應當是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限或者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合理時限,如約定時限、緊急時限等。

三、行政不作為的分類

探討行政不作為的分類,對於正確認識行政不作為的特徵及構成,對於深入把握不同的行政不作為不同的救濟手段,具有重要意義。

1、職權主體的不作為與授權主體的不作為。這是根據行政不作為的主體來劃分的。職權主體的不作為是指法定行政主體的不行為,即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授權主體的不作為是指根據法律法規的授權而具有的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不行為。區分的意義在於明確行政不作為的主體並不僅限於行政機關,還包括基於授權而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因而不能忽視授權主體的不作為。

2、未依職權行為的不作為與未依申請行為的不作為。這是根據行政不作為中義務的產生不同來劃分的。對於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只要某種法定的事實發生,行政主體就具有相應的作為義務而應為之,如果行政主體不盡相應的行政義務即構成行政不作為。未依申請行為的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相對人申請即負有一定的作為義務而有所不為的行為。區分的意義在於行政不作為的構成並非一定要以相對人具有特定內容的申請為條件,有助於全面把握行政不作為的范圍。

3、不行使羈束裁量權的不作為與不行使自由裁量權的不作為。這是根據行政權的強行性程度來劃分的,不行使羈束裁量權的不作為,行政主體的職權強行性程度高,行政主體沒有選擇的空間,因而不存在合理性的問題。不行使自由裁量權的不作為,行政主體可以在職權范圍內合理選擇行為的種類和方式。區分的意義在於不行使羈束裁量權的不作為所造成的後果更嚴重,更應引起關注。

4、侵犯公共利益的不作為與侵犯個人利益的不作為。這是根據行政不作為違法所侵犯的客體不同來劃分。對公共利益不予積極維護,必將損害公共利益;對公共利益不予公正分配,則將損害相對人的個人利益。區分的意義在於明確行政不作為的特徵及其危害性而採用適當的救濟手段。

四、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

建立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使受到損害的權益得以法律補救是現代行政法治的要求。本文所要探討的救濟方式是以行政訴訟的司法救濟為背景,行政救濟不在本文探討范疇。

1、確認違法判決。人民法院作出確認判決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不宜作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的判決。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只能判決確認行政不作為違法,對造成相對人合法權益損害的,判令行政主體承擔賠償責任。另一種情形是行政主體履行作為義務的時機尚不成熟,但未明確告知相對人,相對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判決行政主體不予答復的行為違法,並責令行政主體告知相對人暫不履行的理由。

2、責令履行判決。行政主體沒有履行其作為的義務且該義務還有履行的可能和必要,應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義務的救濟方式。從救濟的目的來看,責令履行判決是使受到侵害的權益得到法律補救,只有責令行政主體全面履行其程序上和實體上的義務才能達到這一目的。程序和實體二者不可偏廢,即存在責令履行程序上的義務或實體上的義務或雙重義務的,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行政主體應履行實體義務的,應對程序義務和實體義務一並判決,否則,如果僅判決行政主體履行程序義務而沒有履行實體義務,相對人仍有訴權,可再次起訴,從而增加訴累,違背了訴訟經濟原則。

3、賠償損失判決。一種情形是認定行政主體不作為違法並給相對人造成損失,應判決賠償損失。另一種情形是對於不能責令行政主體履行的但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不作為,也應判決行政主體承擔賠償責任。

五、行政不作為救濟的立法完善

建立和完善行政不作為時效制度,明確行政機關違反時效的法律後果,督促行政機關及時迅速完成行政管理事務,杜絕行政機關遲延行政的現象,提高行政效率,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行政時效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經過法定期限而產生某種特定法律後果的程序法律制度。它的理論基礎是,現代社會行政管理活動紛繁復雜,形勢多變,要求行政主體及時、迅速地進行行政管理,以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然而,檢討我國現有的有關涉及行政時效的法律規范。大多都著重於行政高效的目的,而忽略了行政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如有的只規定行政相對人服從行政秩序管理的時限,而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卻沒有明確的時限規定,導致行政主體隋怠行政,有的雖然有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的時限作了規定,卻沒有明確的違反時效期限後的法律後果,致使這些規定形同虛設。現代行政時效的基本價值取向應當是在公平的基礎上追求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雙方的效率。即首先是為了實現公平,進而在公平的基礎上追求效率。

要給行政相對人因行政主體隋怠行政所造成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予以法律救濟,就應當適應行政時效制度價值目標的轉變,建立和完善行政不作為的行政法律制度。可以借鑒和參考行政作為的時效制度,構築行政不作為時效制度。

首先,要在法律、法規中對行政主體運用行政職權的時限作出規定。時限的規定一方面可以督促行政主體主動迅速地行使職權,防止拖延履行職責,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便於相對人以行政不作為的存在而請求救濟,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便於司法機關認定行政主體是否構成行政不作為,從而為採取相應的救濟方式創造條件。同時要規定對那些辦事拖拉,敷衍塞責,隋怠行政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有追究之責任。時限制度的完善當然有待於一部完整的行政程序法,其基本價值取向一是確保實現公平,包括合理性,特別是要對行政主體設定及時、富有高效率的期限,以及時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二是確保實現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效率,重點是要求行政主體及時作為的效率。

其次,確立行政不作為的時效制度應以發生有利於行政相對人的法律效果為原則,具體而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依申請的行為,行政機關逾期未作為,視為「批准、認可」。通常是有利於相對人的行為,如資格審查。二是依職權的行為,行政機關逾期未作為,「不得再作為」。通常是不利於相對人的行為,如違法行為,即行政作為的時效後果。

第三,明確規定每一行政行為完整的具體程序。如行政許可行為的程序除了相對人的申請外,包括行政許可機關對申請的答復、審核、核發等程序,行政許可機關在法定期限內,對每一步驟的未完成都成立不作為。因此,只有在立法中重視每一個行政行為的程序性規定,才能判明行政不作為的具體表現形式,才能督促行政主體積極完成每一程序行為。

參考書目:

1、《論具體行政行為》,方世榮著,武漢大學出版社。

2、《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之評論??理由、觀點與問題》

3、《美國行政法》,王名揚,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4、《日本現代行政法》,室井力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5、陳小君、方世榮:《具體行政行為幾個疑難問題的識別研析》,載於《中國法學》1996年第1期。

6、方世榮、戚建剛:《論行政時效制度》,載於《中國法學》2002年第2期。

⑵ 王名揚的其他信息

王名揚先生的學術生命的成長期在新政權治外度過,成熟後則在新政權治內荒廢與孤寂著,直到古稀之年才寫出了第一部專著。同樣依靠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豐富館藏,1995年近80歲的王名揚先生出版了教科書性質的《美國行政法》,王名揚先生直到2003年還住在經貿大學的筒子樓宿舍裡面,為了讓兒女方便照顧自己一再請求中國政法大學解決一處兩居室的房子。諷刺的是,當王名揚先生「腦萎縮,一天睡覺的時間幾乎超過了二十個小時」之時,其九秩壽誕慶祝會卻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們頗為壯觀地召開了,會上王名揚先生還被授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成就獎」。王名揚先生卻未能完成其五部行政法著作寫作計畫的夙願,其在《比較行政法》的「著者的話」中總結其一生時寫道:「這是喜劇,也是悲劇」。不過,究竟悲劇的意味濃重得多。崖以為,王名揚先生對這種悲劇性有著相當深刻的反思,這種反思便體現在其60年代所譯的《共產主義的法律理論》中。凱爾森在該書的「結論」部分寫道:「盡管馬克思主義的假設認為科學是反意識形態的,然而,蘇維埃的法律理論卻帶有顯著的意識形態性質。這就是說,它對實在法的說明,……不帶科學意義的客觀性,而主要地受蘇維埃政府的政治利益所支配。……蘇維埃的法律理論淪落為蘇維埃政府的侍婢的這種悲慘的狀況,對社會科學學者應當是一個嚴重的警告:真正的社會科學只有在超脫政治的條件下才有可能。」

⑶ 求王名揚美國行政法pdf,要下冊!!!

⑷ 王名揚的人物生平

王名揚,1916年10月2日(農歷)生於衡陽道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少貧力學。
1931年以衡陽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五中(現衡陽師范學院),依靠當時宗族社制度下宗族所給的補貼讀完了中學 。
1936年,中學畢業後,擔任了一年的小學教員 。
1937年,懷著法律救國的理想,王名揚考取了國立武漢大學法律系 。隨後,震驚中外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王名揚熱血沸騰,毅然穿上軍裝,參加了戰地服務團,來到晉南前線。翻山越嶺,走村串寨,踏遍山山水水,到處宣傳抗日,將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滿腔熱愛,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揮灑在抗日的前沿。
1938年,王名揚隨武漢大學內遷到四川省樂山縣 。
1941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後,考入了國立中央大學(重慶)研究生院行政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行政法學權威、留美博士張匯文。
1943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在武漢大學法律系任講師 。
1948年,王名揚考取了國民政府最後一批公派留學生,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
1953年,獲得巴黎大學行政法學博士學位 。
1953年至1956年,在法國東方語言學校學習俄語和日語 。
1956年,新中國第一次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辦國際博覽會,王名揚擔任博展團團長李琢之的法語翻譯,以熟練高超的語言水準、嫻熟精彩的翻譯技巧,為世界認識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1956至1958年,為了讓更多的人加深對新中國的正面認識,王名揚在法國擔任《僑眾》報的獨任編輯,向法國華僑介紹新中國的建設成就 。
1958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王名揚放棄了在法國優越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回到祖國的懷抱 。
1958年至1962年,王名揚在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理論教研室工作 。
1962年,因被認為「思想改造」不合格,轉入北京外貿學院(對外經貿大學前身)擔任法語教員,自此脫離法學教育領域長達20年,直到1983年返回法學講壇。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王名揚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因與法國同學通過信,被無端懷疑為「里通外國」,送進「牛棚」隔離審查」,撰寫多年的書稿被付之一炬。從1969年開始,被遣送到河南固始縣和息縣「五七幹校」勞動改造。艱難、困苦和厄運並沒有壓垮,反而磨砥了王名揚的思想,展望前途,堅信祖國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粉碎「四人幫」以後,王名揚重新回北京外貿學院從事法語教學,1983年,調入中國政法大學執教,擔任行政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學會行政法研究會顧問,培養出新中國第一屆行政法學專業碩士生 。
1983年,王名揚參加了中國第一部行政法統編教材的編寫工作 。
1984年,王名揚應《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編輯部約稿,編寫國際私法及行政法詞條;
1987年,專著《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對於我國行政法體系的構建和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工作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
1989年,專著《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65萬字,被稱為是行政法學研究的「概念工具百寶箱 」。
1991年,兩部專著《英、法、美、日行政法簡明教程》(山西人民出版社)和《外國行政訴訟制度》(山西人民出版社)同時出版;
1995年,專著《美國行政法》(上、下卷)(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長達百萬字。
2006年11月,專著《比較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
2006年11月,在慶賀王名揚九十華誕的大會上,為表彰他對我國行政法學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國政法大學授予 「終身成就獎」 。
2008年11月6日18時左右,中國行政法的奠基人——王名揚教授在北京一家臨終關懷醫院去世,享年92歲。

⑸ 王名揚的人物事跡

衡州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1916年王名揚出生於衡陽道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祖父和父輩們都是勤勞朴實的農民,家境貧寒。王名揚是在族人的資助下才有了讀書的機會。一邊放牛、打豬草起早貪黑幫助家裡干農活,一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刻苦學習。初中畢業時以衡陽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湖南五中(今衡陽師范大學)。畢業後王名揚當了一年的小學教員,1937年考入武漢大學攻讀法學,開始了與法學結伴一生的風雨路程。
抗戰爆發,王名揚和許許多多愛國的熱血青年一樣義憤填膺,穿上軍裝參加了戰地服務團,成為晉南抗戰前線上宣傳抗日救亡的一名積極分子。1938年,王名揚離開晉南,隨武漢大學遷徙到大後方四川樂山 。
1940年,大學畢業的王名揚考入國立中央大學(重慶),師從行政法學權威、留美博士張匯文攻讀行政學和行政法學研究生,三年後獲得行政法學碩士學位並在武漢大學法律系任行政法學講師 。
1946年,王名揚考取了最後一批國民政府公派留學生,但是由於當時法國正處於戰後恢復期,因此在國內滯留了兩年後才前往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 法國是世界「行政法的母國」,法國國家參議院)的成立是現代意義上行政法產生的標志。按照「自然權利」、「三權分離」等法治和憲政基本原則在法國大革命後逐漸形成的行政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保留審判權階段、委託審判權階段和一般管轄權階段。行政法院的獨立在法國已成為一般國民的共識,行政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由於當時法國尚未承認新中國,原定的三年留學期限屆滿後法國政府又同意王名揚延長留學期限 。
1953年,在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的一間教室里,王名揚面對著巴黎大學導師埃贊曼以及國際上久負盛名的行政法權威,以流利的法語宣讀博士論文《公務員的民事責任》並進行博士論文答辯。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巴黎大學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名學貫中西、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可王名揚並未故步自封,在法國東方語言學校學習了三年的俄語和日語。
1956年新中國第一次在尚未建交的法國舉行國際博覽會,王名揚主動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博展團團長李涿之的法語翻譯,這段經歷也被王名揚看作是一生中最光彩、最引以為榮的事情。為了進一步向外界宣傳新中國,王名揚擔任以在法華僑為主要讀者群的《僑眾》責編,不遺餘力地向海外同胞展示新中國 。
1958年日內瓦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向海外留學生發出了報效祖國的號召,王名揚響應,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秘密從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取得護照,帶著厚重的書籍隻身回到了祖國。
留法十年,改變了王名揚的整個人生走向,既是學術上騰飛的起點,也是坎坷磨難的源頭。 王名揚不遠萬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迎接他的並不是一展宏圖的舞台,而是「洗腦」、轉行、流放等做夢也想不到的磨難。回國不久,王名揚就被組織分配在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洗腦」經歷。
「腦子洗好了」才能教法律,「由於王名揚留法十年受萬惡的資本主義毒害太深」,組織對王名揚的結論是「腦子洗得不好,不能教法律」。北京政法學院課程表上基本上沒有法學課程,教法律的教師要麼靠邊站,要麼改行。1963年,王名揚被調到了北京外貿學院(今對外經貿大學),成為法語課上一名講課妙趣橫生的外語老師,同時還擔任班主任。
文革開始後,由於和法國友人通信,王名揚就被定性為「里通外國」,失去了人身自由,多年辛苦寫就的書稿全部被付之一炬,王名揚被隔離審查,送入「牛棚」面壁思過。1969年,王名揚被流放到河南固始縣和息縣的「五·七幹校」,開始了十年的勞動改造生涯。妻子千里迢迢從東北趕過來看他,止不住淚如雨下 。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行政法制建設開始起步,行政訴訟制度被提上議事日程,行政法學研究也開始正規。
年近古稀的王名揚參加了中國第一部行政法統編教材《行政法概要》的編寫工作 ,並承擔了「行政行為」章節的撰寫,對我國行政法研究的啟蒙起了奠基作用。
《行政法概要》出版後,中國政法大學邀請王名揚回來任教,被婉言回絕,只擔任了中國政法大學行政法學專業首位碩士生導師,教授行政法與外國行政法。重新「出山」後的第一項學術成果是應《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編輯部之約,編寫了國際私法以及行政法詞條的內容。
1987年,王名揚的第一部行政法學專著《英國行政法》出版。這部25萬字的著作填補了國內外國行政法研究著作的空白。中國政法大學招收建國後第一屆行政法專業的研究生,尚無任何教材,王名揚就用該書向研究生授課,將一種嶄新的行政法學體系以其精湛的技藝介紹入中國,該書的「行政法原則」被學術界廣泛引用。書中首次介紹到的「國內行政裁判所制度」,對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建立所產生了直接影響。此外書中所提到的「行政救濟的獨立原則」、國外行政法關於「自然公正原則」、「賠償制度」等的介紹,對於我國行政法體系的構建和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工作產生了極其廣泛的影響 。
《英國行政法》出版兩年後,65萬字的《法國行政法》問世。王名揚對行政行為理論的全面介紹在現在仍是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的基石;該書介紹的行政合同制度,整整影響了一代行政法學家;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在這部書中對行政法院制度的介紹,成為我國行政訴訟法的範本和國家賠償法立法時的唯一參考資料。事實證明,《法國行政法》是行政法學研究的「概念工具百寶箱」 。
1995年出版長達百萬字的《美國行政法》,《英國行政法》、《法國行政法》和《美國行政法》,再加上一部未竟的《比較行政法》,王名揚的學術著作已成為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的里程碑,奠定了王名揚在中國行政法學界的泰斗地位。中國行政法學事實上存在一個「王名揚時代」,沒有哪位中國行政法學者的著作,能夠達到王名揚「外國行政法三部曲」這樣高的知名度和引用率,對我國研究、借鑒外國行政法制經驗,完善我國相關立法和規章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推動作用 。

⑹ 求王名揚美國行政法pdf,全部積分都給你

追問發下冊。

⑺ 王名揚的人物簡介

王名揚,1916年生於衡陽道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行政法學泰斗、新中國版行政法學的啟蒙者和權奠基人、中國著名的行政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著有《英國行政法》《法國行政法》《美國行政法》,被稱為「外國行政法三部曲」,填補了中國對外國行政法研究的空白,是中國行政法研究經典之作。2008年11月6日20時4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⑻ 王名揚的主要著作

著有中國第一部行政抄法統編教材《行政法概要》、中國第一部行政法學專著《英國行政法》、《美國行政法》、《法國行政法》、《比較行政法》、《英、法、美、日行政法簡明教程》、《外國行政訴訟制度》。根據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提供的資料,對1996-2013年期間法學著作的引用情況所做的統計表明,王名揚的《美國行政法》被引用次數在所有的法學「教科書型著作」中位居榜首,《法國行政法》排第四,《英國行政法》排12位,在整個中國法學界都無人可及。

⑼ 求王名揚美國行政法 英國行政法 法國行政法 PDF

美國行政法上下http://ds3.d.iask.com/fs/800/1//pdf/%E7%BE%8E%E5%9B%BD%E8%A1%8C%E6%94%BF%E6%B3%95+%E4%B8%8A%E5%86%8C+%E7%AC%AC%E4%BA%8C%E7%89%88+%E7%8E%8B%E5%90%8D%E6%89%AC+%E7%9D%80.pdf?origin=d131.d.iask.com

http://d133.d.iask.com/fs/800/1//pdf/%E7%8E%8B%E5%90%8D%E6%89%AC_%E7%BE%8E%E5%9B%BD%E8%A1%8C%E6%94%BF%E6%B3%95-2%E7%89%88-%E4%B8%8B%E5%86%8C.pdf
英國行政法

http://d123.d.iask.com/fs/800/1//pdf/%E8%8B%B1%E5%9B%BD%E8%A1%8C%E6%94%BF%E6%B3%95%EF%BC%88%E7%8E%8B%E5%90%8D%E6%89%AC%EF%BC%89.pdf
法國pdf 沒有找到
file:///E:/Download/%E7%8E%8B%E5%90%8D%E6%89%AC%E6%B3%95%E5%9B%BD%E8%A1%8C%E6%94%BF%E6%B3%95.rar
好像有的需要扣分,注冊一個號碼好了

熱點內容
施工員被別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51:21 瀏覽:281
關於網路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9:51:13 瀏覽:697
青年法治講堂 發布:2025-09-02 19:25:35 瀏覽:910
南陽宛城區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02 19:25:28 瀏覽:916
濱州法院小區 發布:2025-09-02 19:24:50 瀏覽:352
立法的科學原則含義 發布:2025-09-02 19:22:05 瀏覽:701
叫女方墮胎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479
法治熱報網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230
南京綠化法規 發布:2025-09-02 19:07:45 瀏覽:469
佛佛法治怒 發布:2025-09-02 18:54:08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