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勘驗和檢查行政法

勘驗和檢查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1-15 05:32:34

⑴ 刑事勘驗中的物理鑒定是指什麼

不可以。因為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 勘驗、檢查筆錄和鑒定結論是兩種不同的證據。勘驗、檢查和鑒定是兩種不同的偵查行為。受偵查機關指派或者聘請參與勘驗、檢查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和鑒定人不能等同。無論是《民事訴訟法》,還是《行政訴訟法》,對勘驗人和鑒定人都是區分單列的。

⑵ 公安機關製作的勘驗、檢查筆錄沒有見證人的簽名,一律不得採信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勘驗、檢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由此可見,見證人可以簽名也可以蓋章,而不是必須簽名。

⑶ 簡述行政監督檢查的方法

行政監督檢查的方法又稱行政監督檢查手段或方式。由於行政管理的內容多,范圍廣,因而行政監督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管理的實踐,最常見的行政監督檢查方法有:檢查、調閱審查、調查、查驗、檢驗、鑒定、勘驗、登記、統計等。

⑷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什麼產生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這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總綱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4)勘驗和檢查行政法擴展閱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政體,是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按照法律程序,由選民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組成地方各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即國家權力機關,並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政權組織形式。

⑸ 計算機犯罪現場勘驗與電子證據檢查規則是否有效

按實際情況,記錄犯罪事實的電腦U盤不是書證,但有可能屬於視聽資料或者電子數據。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⑹ 按照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機關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什麼方法

1、詢問。詢問是指執法機關要求當事人、證人或者鑒定人陳述自己了解的案情。詢問是任何案件中都經常使用的證據收集措施和方法。

2、訊問。訊問是指執法機關要求違法行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實交代案情的方法。訊問的對象限於行政處罰案件中的違法行為人和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訊問的主體限於執法機關。

3、辨認。辨認是要求被害人或者證人在若干類似的物品、場所或者人中,挑選出自己曾經所見所聞的部分。辨認的主體可以是案件中的被害人和證人,辨認的對象可以是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與案件有某種關聯的人,也可以是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或場所。

4、勘驗。勘驗是指執法人員親臨現場,發現和提取證據的專門活動。勘驗主體限於執法機關,律師無權進行勘驗。從收集證據的角度來講,勘驗一方面是發現和提取各種物證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勘驗筆錄本身也是證據的種類之一。

5、檢查。檢查是指執法機關依法對與案件有關的地點或人身進行檢驗的專門活動。檢查的對象是特定的場所或活人的身體,檢查筆錄是其主要的證據形式。

6、搜查。搜查是指執法機關依職權對與案件有關的場所或者人身進行強制性的尋查、尋找和提取證據材料的專門活動。搜查的對象可以是場所,也可以是人身,還可以是車船等物體。搜查是發現和提取各種物證、書證的重要途徑,搜查筆錄本身是證據的種類之一。

⑺ 如何進行現場檢查(勘驗)

《煙草專賣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的證據種類中第七項是勘驗筆錄,第二十七條又規定對違法財物進行檢查的,應當製作現場筆錄。在國家局下發的執法文書格式中規定了採取檢查(勘驗)筆錄的形式,在《煙草專賣文明執法行為規范》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現場製作《檢查(勘驗)筆錄》,並提請當事人簽字確認。在日常的專賣執法檢查中,執法人員提取的也是檢查(勘驗)筆錄作為證據。這實際上是把行政訴訟法中的勘驗筆錄與行政程序中的檢查(勘驗)筆錄合二為一。 檢查筆錄強調的是專賣執法人員在煙草專賣執法檢查過程中所作的書面描述和客觀記載,勘驗筆錄側重的是對違法活動的現場和物品所作的書面描述和客觀記載,檢查和勘驗密不可分,在檢查中我們常用勘驗方式來反映物品和場所的物理狀況,所以在煙草專賣執法中我們又稱之為現場檢查(勘驗)筆錄。其特點都是以文字形式固定工作情況和現場情況。 在有些國家,現場檢查(勘驗)筆錄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證據,而是對其它證據的固定再現(前蘇聯民訴法就明確規定,勘驗是一種固定保全證據的方法);在我國,現場檢查(勘驗)筆錄則是一種法定的證據形式,具有獨立的證據效力。 2、現場檢查(勘驗)筆錄與詢問筆錄的區別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有些辦案人員把勘驗檢查(勘驗)筆錄當成一種簡單的詢問筆錄,這是對檢查(勘驗)筆錄的誤解。其實,檢查(勘驗)筆錄不是當事人的陳述,而是以事實說話,它就好比一台無形攝像機,把當事人違法經營的某個特定場景用文字記錄的方式固定在檢查(勘驗)筆錄中。檢查(勘驗)筆錄起到了體現當場查獲、人贓俱在的作用。至於其他詳細情況、事情的來龍去脈可以對當事人陳述製作詢問筆錄時體現出來。首先,現場檢查(勘驗)筆錄製作的地點是在行政案件發生的現場,而詢問筆錄可以是現場詢問,也可以是事後的詢問,這是現場檢查(勘驗)筆錄製作的最基本的特徵。另外,現場檢查(勘驗)筆錄重在檢查勘驗,並對檢查勘驗情況進行客觀記載,它本身就是一種證據形式。詢問筆錄重在詢問,常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從行政訴訟法的證據種類上分,對當事人的詢問屬於當事人陳述,對證人的詢問屬於證人證言,詢問筆錄本身不是行政訴訟法的證據形式。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現場檢查(勘驗)(勘驗)筆錄比詢問筆錄更具有證據意義。 3、現場檢查(勘驗)筆錄與鑒定結論的區別 從證據學上來說,檢查(勘驗)筆錄與鑒定結論是有明顯區別的。鑒定結論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分析判斷,是專家藉助於一定設備和專業知識而得出的一種結論(也有人稱之為專家證言),是意見證據規則的例外;現場檢查(勘驗)筆錄則是忠實地記錄案件現場情況,不能攙雜主觀性的東西。比如我們在檢查(勘驗)現場時發現沒有打碼的軟中華煙2條,我們只能記載該煙擺放位置,外觀情況,而不能記載「發現假軟中華煙兩條」,否則就是先得出結論後調查,有程序違法的嫌疑。因此,檢查(勘驗)人員製作勘驗檢查(勘驗)筆錄不在於當時能作出什麼結論,而在於固定保全現場。勘驗檢查(勘驗)筆錄應該盡力固定檢材,信息記錄得越充分越好,此後才需要專家作出鑒定。

⑻ 勘驗檢查筆錄和鑒定結論能不能構成獨立的證據種類

法定證據分類的現狀。目前我國三個訴訟法對證據的分類有所不同。《刑事訴訟法》把證據分為七種,即:1、物證、書證;2、證人證言;3、被害人陳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5、鑒定結論;6、勘驗檢查筆錄;7、視聽資料。《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對證據的分類與之略有區別,主要區別就是把物證和書證分成兩個獨立的項,與其他證據種類並列。 有人認為,勘驗檢查筆錄和鑒定結論只是記錄勘驗檢查和鑒定物證活動的文字材料,勘驗檢查筆錄和鑒定結論所反映的還是物證的證據力。從鑒定結論的內容來看,它包括對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等上出現的某些專門性技術性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和判斷,因此把鑒定結論與書證、物證等又同時作為同一序列的證據種類是不妥當的。鑒定結論和勘驗檢查筆錄是記錄鑒定和勘驗檢查物品活動的文字資料,而不是記錄鑒定和勘驗檢查物證活動的文字資料。也就是說,鑒定和勘驗檢查的對象是物品而不是物證。鑒定結論是通過鑒定人對有關物品的屬性進行檢測、分析、鑒別後得出的判斷性意見作為表現形式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而不僅僅是對作為鑒定對象的物品的客觀描述。盡管鑒定結論的對象與物證的載體可能為同一物品,但其內容與作用完全不同。因此,鑒定結論是與案件事實有聯系的物品的表現形式,而不是物證的表現形式。將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歸屬於物證范疇,也是將物品與物證混為一談的結果。其實,能成為物證的只是物品的外形及位置變化等外部特徵,如物品的數量、體積、顏色、狀態等,而與案件事實有聯系的物品還有其它方面的特徵,如同其它物品的聯系等,必須依賴和藉助人的因素才能使其發揮證據效力。某些物品、文件或痕跡,只有依靠鑒定結論才能確認其與案件事實的聯系,才能作為證據使用。鑒定結論的證據價值在於對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後作出的符合事實和科學的結論。鑒定人絕對不能對鑒定對象只作客觀描述,不進行分析判斷形成結論。另外,物證對案件事實的反映只是一種靜態的反映,它所能直接證明的只能是案件事實的某些片段或某一個方面的情況,而鑒定結論是建立在科學技術手段之上的一種判斷,盡管鑒定的對象是某種物品,但鑒定人是運用科技手段,對靜態的物品進行分析,去偽存真後得出的,也就是說,案件事實在此是一種動態的反映,是一種積極的反映。正是因為對案件事實證明的方式不同,鑒定結論才成為一個獨立的證據種類。我國的三大訴訟法將鑒定結論作為獨立的證據種類加以規定,既符合證據的客觀實際情況,又有充分的科學道理,對證據法來講是大有裨益的。

⑼ 什麼是行政監督(檢查)它一般有哪些方法

答:行政監督(檢查)有時又稱行政調查,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對相對方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執行行政命令、決定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監督的行政行為。 它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 檢查。檢查有很多形式,綜合檢查、專題檢查;全面檢查、抽樣檢查;定期檢查、臨時檢查;現場檢查、人身檢查等。如安全檢查、產品質量檢查、衛生檢查等。2.調閱審查。如對有關文件、證件、報表、帳冊等進行審查。3.調查。就調查種類而言,有一般調查、立案調查、聯合調查、專題調查、現場調查等。4.查驗。查驗是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某種證件或物品進行檢查、核對,以確認相應證件、物品的真偽和從中發現相關的問題,以實現行政監督(檢查)的目的。5.檢驗。檢驗是行政主體或行政主體委託其他技術性機構對相對方的某種物品進行檢查、鑒別或化驗,以確定相應物品的成分、構成要素是否符合標准等。6.鑒定。鑒定是指行政主體或行政主體委託其他技術性機構對相對方的某種物品或材料、證件等進行鑒別、評定,以確定真偽、優劣,或確定其性質成分等。7.勘驗。勘驗是指行政主體或行政主體委託其他組織對行政相對方實施某種行為的場地進行實地查看,了解相應行為的現場情況,以確定有關個人、組織是否參與了相應行為以及參與者的責任情況。8.登記。登記是指行政主體要求相對方就某特定事項向其申報、說明,由行政主體記錄在冊的行為。9.統計。這是行政主體通過統計數據了解相對方情況的一種監督方法。統計監督的方法種類繁多、應用廣泛,如人口統計、勞務統計、物價統計、生產統計等。

熱點內容
施工員被別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51:21 瀏覽:281
關於網路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9:51:13 瀏覽:697
青年法治講堂 發布:2025-09-02 19:25:35 瀏覽:910
南陽宛城區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02 19:25:28 瀏覽:916
濱州法院小區 發布:2025-09-02 19:24:50 瀏覽:352
立法的科學原則含義 發布:2025-09-02 19:22:05 瀏覽:701
叫女方墮胎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479
法治熱報網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230
南京綠化法規 發布:2025-09-02 19:07:45 瀏覽:469
佛佛法治怒 發布:2025-09-02 18:54:08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