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員工獎懲規定

勞動法員工獎懲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1-15 12:58:51

勞動法對企業對員工的處罰有什麼規定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罰款。〈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❷ 關於新勞動法對企業員工崗位違規處罰規定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工資,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外,即使造成經濟損失,扣款也不超過月工資的20%,1200罰款600已經超過這個額度了,是違法行為,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2)勞動法員工獎懲規定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違規扣除工資是可以依法要求補償的,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❸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唉```

❹ 勞動法獎懲

你的以上問題實際就是2個問題,一是罰款,二是加班。

第一、罰款問題:

如果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涉及員工切身利益,該制度必須得到職代會的批准或審議通過才合法。法律依據如下:

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

三、關於減發工資
《規定》第十五條中所稱「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
(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
(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5)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

請注意該補充規定中的第三條第(3)項規定。

第二、加班問題:

根據《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延長工作時間(也就是加班),應與勞動者協商。既然是協商,當然就應該就加班時間和加班報酬協商一致,否則就是強迫勞動。

只有四種情況不得拒絕加班: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資財遭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須及時搶修;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為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

除了這4種情況外,單位要求員工加班,必須與員工協商。單位採取不正當手段要求員工加班,員工可以拒絕。雖然在上述4種情況下,員工不得拒絕加班,但單位還是應該支付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必須按照勞動法第44條規定的標准支付。拖欠或剋扣勞動報酬或加班工資的,可以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條和《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解決。

加班報酬的計算按以下規定執行:

1、《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3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44條。

3、《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❺ 新勞動法關於對員工罰款有規定嗎

1、勞動法有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克服勞動者工資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5)勞動法員工獎懲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單位對職工的處罰有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其中,對職工的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經許可,擅自在廠內推銷物品者。
2、上班時間,躲卧休息,擅離崗位,怠忽工作者。
3、因個人過失致發生工作錯誤,情節輕微者。
4、妨害生產工作或團體秩序,情節輕微者。
5、不服從主管人員合理指導,情節輕微者。
6、不按規定穿著服裝或佩掛規定標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適時完成重大或特殊交辦任務者。
綜上所述,有時候員工會因為工作疏忽失誤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有的企業設立獎勵和懲罰機制,對違反規定的員工罰款。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沒有法律依據。一般來說,公司對員工處罰措施有警告、撤職及開除等。通過罰款來加強管理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❻ 有關新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原先的職工獎懲條例還能用嗎

《職來工獎懲條例》已於2008年自1月15日被廢止。
2008年1月15日,《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16號)公布並於同日生效,該決定廢止行政法規49件(其中含《職工獎懲條例》),宣布43件行政法規失效。
因此,《職工獎懲條例》的有效時間為1982年4月10日至2008年1月15日,其中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相沖突的內容,根據法的位階原則,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在法律施行後,行政法規中的沖突內容無效。

你所說的對勞動者的處罰方式和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目前只能根據單位的規章制度以及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確定。如你單位沒有依法制定相關內容的規章制度,則不能對勞動者採取該措施。

❼ 目前勞動法規定企業對員工罰款最高不能超過多少

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企業對員工的罰款最高不得超過員工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回余工資部分低答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7)勞動法員工獎懲規定擴展閱讀: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❽ 我急切需要勞動法關於公司對員工實施罰款的規定

你好!我看了你的問題之後現在做出如下回答:
1、要是單位根據相關規定或者內政策容要求你搬遷,而你沒有做,單位在公證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對你進行了合理的搬遷,不會構成侵權。如果造成了你的物品損壞,你可以要求對方進行賠償。
2、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一是:罰款的主體是行政主體。並不是所有的組織和個人都有罰款的權力,也不是所有的行政主體都有罰款的權力,只有那些經過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行政主體才有罰款的權力。而我們現實中的很多不具備上述特徵的組織也在行使罰款的權力是錯誤的。
二是:罰款的對象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對人。特定的行政主體行使罰款的權力也不是沒有限制的,其只能對行政管理相對人進行,任何組織都不能對其所屬的成員進行罰款,具有罰款權力的特定行政主體也不例外。
3、單位違反了我國法定的內容,你可以要求對方退回罰款!
4、關於你們之間的爭議建議最好協商解決。
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線咨詢!

❾ 人事方面的:請問勞動法是否有寫公司獎懲員工的相關規定

職工獎懲不在勞動法里,應該在職工獎懲條例裡面,你公司這樣做,屬於企業內部規章,事先要進行公示,公示期間,可以聽取員工意見,如果沒有不同意見,公示期滿後執行,

❿ 如何制定員工的獎懲規定

筆者請各位台商朋友就近尋找解決辦法,亦即在大陸現有的勞動法令中尋找可以適用的規定,其中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中共國務院公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五條即規定有獎勵的原因:(一)在完成生產任務或工作任務,提高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節約「公司」資財和能源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二)在生產、科學研究、工藝設計、產品設計、改善勞動條件等方面,有發明、技術改進或提出合理化建議,取得重大成果或顯著成績的(三)在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方面作出顯著成績,對「公司」貢獻較大的(四)保護「公司」財產,防止或挽救事故有功,使「公司」和職工利益免受損失(五)同壞人、壞事抗爭、對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有顯著功跡的(六)一貫忠於守、積極負責、廉潔負責、事跡突出的。可以給予記功、記大功、晉級、通令嘉獎,並可發獎金。第十一條對於下列情況,職工可以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一)違反勞動紀律,經常遲到、早退、曠工、消極怠工、沒有完成生產任務或工作任務的(二)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工作分配和調動、指揮,或者無理取鬧、聚眾鬧事、打架斗毆、影響生產秩序、工作秩序的,(三)玩忽職守、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或者違章指揮,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公司財產遭受損(四)工作不負責任,經常生產廢品損壞設備工具,浪費原材料、能源,造成經濟損失(五)濫用職權,違反廠紀規章,損公肥私的(六)營私舞弊、盜竊、行賄受賄的(七)其他違章犯紀的。職工的行政處分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同時可以給予罰款。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國務院發布的《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第二條對下列行為的職工可以辭退:(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影響生產、工作秩序的違反操作規程、損壞設備、工具、浪費原材料、能源,造成損失的(二)服務態度很差,經常與顧客吵架或損害消費者利益(三)不服從正常調動的(四)貪污、盜竊、賭博、營私舞弊、不夠刑事處分的(五)無理取鬧、打架斗毆、嚴重影響廠紀廠規的。如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是可以隨時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需給予經濟補償的(勞動法第25條2 項),因此台商如無法明確了解大陸用辭遣字,只需善用以上大陸制定的獎懲規定,也就差強人意了。

熱點內容
青年法治講堂 發布:2025-09-02 19:25:35 瀏覽:910
南陽宛城區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9-02 19:25:28 瀏覽:916
濱州法院小區 發布:2025-09-02 19:24:50 瀏覽:352
立法的科學原則含義 發布:2025-09-02 19:22:05 瀏覽:701
叫女方墮胎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479
法治熱報網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230
南京綠化法規 發布:2025-09-02 19:07:45 瀏覽:469
佛佛法治怒 發布:2025-09-02 18:54:08 瀏覽:441
民事訴訟法教學課件 發布:2025-09-02 18:49:06 瀏覽:974
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活動簡訊 發布:2025-09-02 18:48:58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