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三要素張三
❶ 勞動法類案例分析
按照你敘述的情況,你的演算法和單位的演算法都不正確
根據工資組成成分的規定,你的工資是基本工資770+保險代扣費100=870元
餐補、加班費、伙食水電補助等都不是工資組成成分
所以你的日薪應該是870/21.75天=40元/天 時薪是40/8=5元/小時
你的平時實際加班工資應該是5×你的實際加班小時數×150%
假日(禮拜六和禮拜天)加班工資應該是5×你的時機加班小時數×200%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應該是5×你的實際加班小時數×300%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有權利制定規章制度進行用工管理。這要求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按照正規程序制定,並且內容合理合法,不與現行法規抵觸。因此你單位規定請假一天扣45元的做法是否合理,要看你單位是否有這樣的規章制度。
關於試用期,勞動合同法規定按照簽訂合同的期限長短,雙方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內工資不得低於轉正後工資的70%,且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結合之前所述的工資組成成分的劃分,你單位規定在試用期內少100元加班工資的做法並不符合規定。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約定試用期基本工資減少100元,其他補助另行規定,對於加班工資,按照基本工資為新基數,重新計算你的加班工資。
最後,試用期內,單位仍然應該為勞動者代收代繳社會保險費用。
給分吧
❷ 勞動法試題解析需要答案
勞動法明確規定,如果勞動合同到期,用人方不願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專同,應當支付賠償屬金。如果是隨意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雙倍賠償金。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可以要求支付雙倍賠償金。賠償金支付標准為一年工齡補償一月工資,未滿半年補償半月工資,已滿半年按照一月工資進行賠償。
❸ 最新勞動法
1可以
2不可以
❹ 【勞動法】張三到XX公司面試,簽訂合同時,張三如何保證自己的權利 跪求,是考試。。。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❺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如何理解
這個還是很好理解的,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版居民身權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1丶在實踐中,有些用人單位為防止勞動者在工作中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不賠償就不辭而別的情況,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在招用勞動者時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的行為,是一種不合法的行為。勞動監察部門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大量查處,執法力度較大,使大多數用人單位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向勞動者收取抵押金,轉而採取了一些變相的方法或手段,達到向員工收取抵押金的目的。
2丶如收取服裝費、電腦費、住宿費、培訓費、集資款(股金)等,變相獲取風險抵押金。甚至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勞動者求職心切,收取高額抵押金後逃之夭夭,造成新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此外,用人單位還通過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如暫住證、資格證書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等,以達到掌控勞動者的目的。因此本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
❻ 煩惱,勞動法,法律。。 比如張三,,,他想辭職要提前一個月申請,,,他沒有簽任何合同。 李四想辭退
沒簽合同可以主張雙倍工資。
❼ 牽涉到勞動法的問題
1、你的公司在廣東省深圳市吧?你說的情況是在套用停工期工資的規定,法律依據如下: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第三十五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停產,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三十日)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勞動者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二十八條 非因員工本人過錯,用人單位部分或者整體停產、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停工員工在停工期間的工資:
(一)停工一個月以內的,按照員工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二)停工超過一個月的,按照不低於最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2、如前面幾樓所說,你公司的做法是在打擦邊球,它既想按停工期工資來省錢,又不想擔停工的壞名聲。如果你想維權,那就不簽協議,就逼著企業發停工通知。要知道停工不是個小事情,必須是真的停工,沒聽說只停張三一個人的。
3、假如你的企業確實是因為市場環境不好不得不裁減部分業務,那就是真停工了,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那就簽了那個協議算了。
❽ 勞動法類問題
五倍賠償?這個沒聽說過!770如果是你門當地工資標准么 ?
最低工資中不包括社保!770應該是你上滿勤的最低實際發放到手的工資。
固定加班 其他加班 節假日加班 都是加班按照統一 基數 標准計算和不合理一算便知。
❾ 如何區分法律關系和事實關系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
法律事實是建立在客觀事實之上的,客觀事實會通過當事人、證據材料等了解到案件事實,在確定案件事實之後去掉和法律無關的事實,如在勞動案件受傷那當天下雨的事實,該事實就該去掉,最後留下來的是和法律有關的事實就是法律事實。如某單位曾今在兩年前簽訂勞動合同聘請了張三(成年)到某單位從事鋼板加工活動,在某一天上班的過程中受了傷這些就是法律事實,之前了解的其他事實都不是法律事實,簡而言之,法律事實就是會發生法律效力或關系的事實。
法律關系,是基於法律事實的基礎才會分析出法律關系,簡單的說它是權利義務的總稱。法律關系是由主體、客體、權利義務三個要素構成,如上述法律事實中單位與張三是勞動合同關系就是法律事實。
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主要區別在於:
1、事實行為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產生法律後果,法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法律行為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