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局宣傳就業法勞動法
Ⅰ 勞動法規定的就業形式有哪些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04年4月26日發布的《中國的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指出:內「中國政府鼓勵容勞動者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就業,積極發展勞務派遣組織和就業基地,為靈活就業提供服務和幫助。政府制定了非全日制用工、臨時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等政策,在勞動關系、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等方面建立制度,促進和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對於我國「就業形式多樣化」的概念,可以做廣義與狹義兩種理解。就廣義而言,是指勞動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多樣地選擇就業形式,除了在公有制部門工作以外,還可以選擇在私營部門就業;除了傳統的全日制崗位以外,還可以從事部分時間的工作;除了在用人單位工作以外,也可以從事個體經營;除了從事一般的生產性工作以外,也可以從事社區乃至家庭的服務工作,等等。就業形式多樣化不僅包括各種非正式就業形式,而且也包括在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工作的情況,這主要是相對於過去我國就業渠道過於單一而言的。
Ⅱ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與勞動法是什麼關系
頒布《規定》是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的需要。將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業促進法》對「就業服務和管理」和「就業援助」設立專章,提出了明確要求。
Ⅲ 與就業問題有關的勞動法發法規有哪些
與就業相關的是《就業促進法》,勞動相關法律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年休假管理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等等,較多啊,主要看你想了解哪方面的,可以給我留言。
Ⅳ 勞動合同法與就業促進法
一,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是兩種不同的法律法規,立法目的不同。
1,勞動合同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明確用人單位以及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使雙方有法可依;
2,就業促進法,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實現就業(促進就業),是為了經濟的發展,以及解決勞動力的問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1,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2,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1,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 七十 號,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為了促進就業,促進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相協調,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3, 作為一部與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就業促進法在起草之初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期待這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能為擴大就業、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帶來福音;
4,歷經三次審議,反復修改,就業促進法正式出台。禁止就業歧視、扶助困難群體、規范就業服務和管理,諸多人們關心的就業問題在這部法律中都有體現。
Ⅳ 《關於勞動就業的法律法規》的主題班會怎麼主持
以幻燈片形式出來現,事例,讓源同學參與,然後揭示,引出《關於勞動就業的法律法規》主題。
下面是我找的
第一環節:指導班成員主動學習勞動法並以問答的形式查核班成員的學習環境。(准備事情:班會前行將勞動法做事的人一份招呼各人學習,首要問題集中在勞動者的權益及勞動合同、嘗試使用期、法定沐日、加班工資、遵守勞動紀律方面)
第二環節:以講故事的體式格局讓各人去思慮當中涉及到的法令問題。
第三環節:各人對各自今後的就業有何籌算,也可以談談對勞動法的看法。
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謎底補充
勞動法並未幾,而且關於就業方面的問題就勞動合同、嘗試使用期、法定沐日、加班工資、遵守勞動紀律這幾個方面比較重要一些。按照這些個明確劃定,設計幾個現實中的實例談談看法就行了啊。
如果時間短,你完全可以直接討論一下各人的就業規劃,然後分別從就業規劃中談談應當注意的法令問題就得了。
Ⅵ 就業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1、《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2、《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3、《勞動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 ,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6)就業局宣傳就業法勞動法擴展閱讀:
1、就業促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辦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關於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加強就業援助工作的指導意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平台就業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
2、就業管理
《殘疾人就業條例(節錄)》、《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 《台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人才市場管理規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
Ⅶ 勞動法中有關就業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995年1月1日,我國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法》包括九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均與現行就業制度有關:
(1)促進就業。規定了國家、地方政府促進就業的主要職責及公民的平等就業權利。
(2)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規定了勞動合同的性質、訂立、內容和解除的有關事項,以及對集體合同的訂立和管理。
(3)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了8小時工作制,法定節假日,延長工作時間的條件、限額、報酬,以及帶薪年休假制度。
(4)工資。規定了按勞分配的原則及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5)勞動安全衛生。規定了該方面用人單位、建設單位、勞動者和國家的職責,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
(6)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國家對女職工和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7)職業培訓。規定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組織和參加職業培訓的職責,國家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8)社會保險和福利。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9)勞動爭議。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另外,《勞動法》還規定了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及用人單位、勞動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
該信息出自「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 http://www.cvae.com.cn
Ⅷ 請問各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就業促進法》這幾部法律是包含關系嗎謝謝了
《中華人復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制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7年8月30日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兩部法律是獨立的法律,盡管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不是包含的關系。
Ⅸ 就業促進法與勞動法的交叉點
就業促進法重在保護勞動者的勞動權,勞動法重在維護勞動者的利益。
Ⅹ 勞動法有沒有約定一定要辦理就業登記備案
1、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約定需要辦理就業登記備案,但是法律有規定單位必須足內額為員工繳納社保,容單位繳納社保的前提是需要進行就業登記備案。所以就業登記備案也是必須的了。
2、勞動用工備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履行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能,加強對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宏觀管理的重要措施,是規范勞動用工秩序,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勞動用工備案是針對單位就業登記是針對個人,就業登記就是去勞動局登記了找工作。
3、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里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主要是指我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這里的社會保險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具體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參加范圍,對不參加社會保險和不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