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訴訟程序

發布時間: 2022-01-19 18:50:12

1. 行政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內、法人和其他容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http://tieba..com/p/4336007044詳細可在這里查詢或咨問。

2. 新行政訴訟法發回重審的程序有哪些

按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定,發回重審適用的情形有三種:
一、第二審人民法專院經過審理,認屬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對於這種情況,二審人民法院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依法改判。
二、當事人以請求駁回起訴而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的案件,二審法院如查明一審原告起訴不符合立案受理條件的,應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
三、二審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原審判決違反法律程序,可能影響正確判決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違反法定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1.審理案件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而未迴避的;
2.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
3.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而缺席判決的;
4.其他嚴重違反程序的;
5.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二審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3. 行政訴訟法是不是程序法

行政來訴訟法(以及行政程序源法)是程序法。但不能說行政訴訟法是行政程序法!

行政法領域,行政程序法是與行政訴訟法相並列的專有名詞,指規范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時所應當遵循的方式、步驟、順序和時限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是行政程序法律關系(行政主體主導),不包括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人民法院主導)。

4. 2015年5月1日實施的《行政訴訟法》第一審程序的基本流程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當事人的起訴之後,就要開始對引起糾紛的行政案件進行審理了。首先進行的,是對該案件進行一審。行政案件的第一審程序是指一審法院對行政案件進行審理應適用的程序,包括審理前的准備、開庭審理、合議庭評議和判決等階段。

審理前的准備工作主要有:

①人民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②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③應公開審理的案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時間、地點。

法庭審理開始階段的工作有:

①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報告審判長;

②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和義務,並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審理過程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陳述行政爭議;舉證、質證;辯論;當事人最後陳述等。

合議庭評議是在上述審理基礎上,合議庭人員進行評議,對如何判決提出各自的觀點,達成一致意見後,報院長審批。合議庭評議應不公開進行,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有不同意見應允許保留並記入筆錄。

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經過上述審理及合議庭評議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進行裁判的行為。人民法院宣告判決,應一律公開進行。宣判時,應告知當事人享有的上訴權利以及上訴期限和上訴法院。

在第一審程序中應注意:

①審判應組織合議庭,可由審判員或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其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②應開庭審理的不能書面審理;

③審結期限為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如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5. 求救 行政訴訟法程序問題

1、你提了這么多問題,一分獎勵沒有,誰給你回答?
2、看你是11月8號提問的,你是在武漢大學修雙學位的吧,這些問題老師上課都講了,要認真聽課

6. 行政訴訟法作為一程序法解決的是什麼糾紛

行政訴訟作為一種司法程序,當然是一種糾紛解決機制。糾紛解決機制是解決糾紛的,雖然可能有客觀訴訟的效果如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但是無論如何是一種矯正正義,是對被侵犯的合法權益採用法律的恢復性判決的方式來保護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的。這應當是首要目的。在客觀上,其功效將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對法院而言,《行政訴訟法》是其受理和審理案件的程序法,其實也是功用而非目的。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僅是《行政訴訟法》的功用,而且是目的。

7. 行政訴訟法35條訴訟過程是從提起訴訟開始計算還是從法院立案開始計算

訴訟過程是從法院立案之日起開始計算,直到案件審結。
《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
第三十五條規定: 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

8. 第二審行政訴訟法定程序

行政訴訟二審程序是,首先應當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應當全面審查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訴訟程序是否合法,審查不受上訴人在訴狀中止范圍和上訴內容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五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重慶房產稅條例 發布:2025-08-30 18:34:47 瀏覽:14
公司司法干預 發布:2025-08-30 18:33:10 瀏覽:804
北京市工程質量條例 發布:2025-08-30 18:31:44 瀏覽:237
道德經趙妙果 發布:2025-08-30 18:24:42 瀏覽:359
用故事記住訴訟法 發布:2025-08-30 18:18:43 瀏覽:489
社會與法卧底上 發布:2025-08-30 18:16:19 瀏覽:722
網約車的行政法思考 發布:2025-08-30 18:14:48 瀏覽:584
16歲我的法律責任論文600字 發布:2025-08-30 18:09:14 瀏覽:654
迷失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30 18:00:00 瀏覽:95
塘沽法院崔 發布:2025-08-30 17:54:50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