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法定代表人

民事訴訟法法定代表人

發布時間: 2022-01-27 19:43:44

㈠ 法定代表人是誰

你好:
1、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2、查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查看該公司的營業執照,或者登陸當地的工商局網站,查看企業信用信息,即可看到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有問題可以繼續咨詢,滿意請採納。

㈡ 法定代表人是

法律分析: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由法律或法人的組織章程規定的,是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也是代表法人進行民事活動的自然人。法定代表人只能是自然人,且該自然人只有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時才具有這種身份。此外法人的訴訟活動也是有法定代表人負責進行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㈢ 法定代表人有哪些法律權利

法定代表人有以下權利:1、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以及公司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2、法定代表人可以委託他人代行職責。3、法定代表人依據法律、法規和公司的章程的規定,以公司名義所從事的行為,即視為公司行為,應當由公司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㈣ 被告法定代表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㈤ 在民事訴訟法中被告法定代表人的陳述可以作為證據嗎

如果在法庭上的筆錄,是可以的。

㈥ 法定代表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

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主要情形是:

1、在代表企業的場合簽字或者企業對外合作的文件上簽字的;

2、企業破產並附有個人責任的;

3、在法人代表知情的情況下企業所負的債務和享有的債權;

4、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個人主要負責人承擔責任的;

5、因經營過錯導致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七條 被執行人為單位的,可以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限制出境。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 為查明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和履行義務的能力,可以傳喚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直接責任人員到人民法院接受調查詢問。對必須接受調查詢問的被執行人、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實際控制人,經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場;上述人員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相關規定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查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六條 記載和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應當包括:①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組織機構代碼)、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②作為被執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和被執行人的履行情況;④被執行人失信行為的具體情形;⑤執行依據的製作單位和文號、執行案號、立案時間、執行法院;⑥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記載和公布的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其他事項。

㈦ 起訴書中的[法定代表人]是指誰呢

法定代表人是一個組織的負責人啊,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

㈧ 民事訴訟里的法定代表人是什麼委託代理人是什麼

1.委託代理人,是指基於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的委託,行使訴訟代理權,代為訴訟行為的人,按照《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因為民事案件的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參加訴訟活動是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如果他們不能親自參加訴訟或者需要他人給予法律上的幫助,則可以委託代理人進行訴訟,但這不喪失本人親自參加訴訟的權利。
2.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一般都是企業上的稱呼

㈨ 民事訴訟法立案人身份有哪些形式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戀人身份可以有多種形式,如果是公民的話需要提交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如果是法人的話就需要提交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如果是代理人的話,除了提交原告的身份證明,還要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委託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經濟法第五版重點 發布:2025-08-26 05:02:17 瀏覽:629
道德講堂活動記錄12次 發布:2025-08-26 05:01:39 瀏覽:578
房地產法規精品課程 發布:2025-08-26 05:01:00 瀏覽:730
自考勞動法的概念 發布:2025-08-26 04:49:34 瀏覽:419
2017行政法有改動么 發布:2025-08-26 04:49:33 瀏覽:899
刑事訴訟法中偵查的定義 發布:2025-08-26 04:44:28 瀏覽:683
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發布:2025-08-26 04:39:27 瀏覽:812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