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行政法銜接法條
刑法試題(一)
一、判斷題
1、犯罪的行為和結果都必須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才能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
2、犯罪是違法的行為,但違法並不都是犯罪。( )
3、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和使用一定方法實施的。因此,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是一切犯罪的必備條件。( )
4、犯罪中止行為只能發生在犯罪實行以及犯罪行為實行終了而犯罪結果尚未發生的犯罪過程中。( )
5、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所犯罪行特別嚴重,可以判處「死緩」。( )
6、我國刑法的追訴時效,最低為5年,最高為10年。( )
7、法定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據刑法分則規定的刑種和量刑幅度,對犯罪分子所判處的刑罰。( )
8、重大責任事故罪只能由過失構成。( )
9、破壞選舉罪既可五、名詞解釋
1、犯罪的特殊主體
2、必要共同犯罪
3、數罪並罰
4、誹謗罪
5、虐待俘虜罪
六、簡答題
1、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有什麼關系?
2、什麼是敲詐勒索罪?它有哪些主要特徵?
3、重大責任事故罪與玩忽職守罪有什麼區別?
七、論述題
試述故意傷害既遂與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
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
❷ 行政刑法製造犯罪
有一定道理,也不全面
它將某些行為規定為犯罪這一點戲虐為製造犯罪也不為過
但有這樣的規定後還有人選擇去這么干,是自己把自己變成犯罪分子怪不得法律。
自然犯里也有類似情況,有的父打死子不是犯罪,後來也要認定為犯罪,是不是製造犯罪呢
同態復仇曾不認為是犯罪,後來也被刑法規制了。
❸ 勞動教養制度廢除後行政法與刑法的銜接
對於輕微刑事案件實行社區矯正制度。
❹ 想要考司法考試,誰能把各門要考的法律法條word格式發給我,(行政法,刑法,民法之類的等等)
建議購買司考書籍閱讀
❺ 偽造學歷就業分別違反了刑法 民法 行政法 商法 經濟法的哪條條文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❻ 我需要民法.憲法,刑法,行政法 法條
從最高人民法院的網站上下載吧。
❼ 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規定如何處理
行為人的一個行為既違反行政法中某個法條的規定同時又觸犯刑法的某個法條規定,從而構成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的競合。在實踐中,一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情況大量存在,如偷漏稅、走私、破壞公共秩序等行政違法行為等,在行為構成犯罪的同時還觸犯有關行政法的規定。發生行政違法行為和犯罪競合的實施處罰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單處刑罰。即對一行政違法行為己構成犯罪的,只由司法機關給以刑事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就同一事實重復處罰。這實際上也是「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具體體現。對於給予刑罰就足以達到懲處和預防行政犯罪的目的的,就沒有必要再由行政機關予以有關行政處罰。如:對於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流氓活動,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都作了處罰規定。刑法規定,聚眾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破壞公共秩序,情節惡劣的,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在處理這類違法行為時,對於違法者違法行為情節惡劣的,應當由司法機關給予刑事處罰,行政機關原則上就不應再對其適用行政處罰了。這是因為司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已經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而且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處罰其制裁程度已遠遠超過了行政處罰對其的制裁,因此行政機關再對其適用拘留等行政處罰已沒有必要,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適用刑罰後,便不得再適用行政處罰。
2.刑罰與行政處罰雙重適用。即對行為人除由司法機關予以刑罰處罰外,有關行政機關還應予以行政處罰。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行政犯罪具有觸犯刑法和行政法的雙重性,行為人也就應當相應承擔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另一方面,刑罰與行政處罰的種類及功能的差異決定了在適用刑罰的同時還必須適用行政處罰以彌補刑罰的不足。刑法規定的主刑和附加刑的種類和范圍相對比較狹窄,主要是人身罰和財產罰。僅適用刑法規定的刑罰在有些情況下不足以消除違法行為人犯罪的全部危害後果,也不足以徹底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適用刑罰的同時並處一定的行政處罰有利於更好地打擊犯罪,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因此是十分必要的,在實踐中也切實可行。如:對於偷稅。抗稅的違法行為,刑法只規定「違反稅收法規,偷稅、抗稅情節嚴重的,除按照稅收法規補稅並且可以罰款外,對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依照有關稅務法規的規定,對於有偷稅、抗稅行為的人,行政機關還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對違法者處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還不足以挽回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因而可以並處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以解決刑罰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刑罰和行政處罰並處的問題,有些是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如:刑法規定,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規沒收走私物品並且可以罰款 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更多的情況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是單處還是並處,這就需要執法人員在司法實踐中靈活掌握。如產品質量法規定,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據這一規定,對於銷售失效、變質產品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行為,應給以刑事處罰,同時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給予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當然這一行政處罰必須是為了解決刑事處罰所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作出的。也就是說一行政違法行為觸犯了刑律,如果刑罰已對違法者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關於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就應當免除;如果刑罰已對違法者作出了財產方面的處罰,如罰金,關於財產方面的行政處罰,如罰款就應當免除。
❽ 刑法+民法+行政法+……=憲法
你說的不對,刑法是刑法,憲法是我國最大的法律。雖然都是法,但是概念不同。
❾ 民法與刑法,行政法的關系
民法是調整作為抄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