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司法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
1. 利用職權非法拘禁管轄機關的規定是怎麼樣的
法律分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行使非法拘禁行為的管轄機關,是監察委員會或者人民檢察院。首先需要明確國家機關的職權劃分。監察委員會對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犯罪行為都有管轄權,所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拘禁的管轄機關,一定是監察委員會。另外人民檢察院對於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拘禁他人的行為也具有管轄權,人民檢察院可以對該行為進行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2. 國家公職人員瀆職罪檢察院能夠直接審查嗎
關於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為做好人民檢察院與監察委員會案件管轄范圍的銜接,對在訴訟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依法履行偵查職責,作出如下規定:
一、案件管轄范圍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司法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實施的下列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案件,可以立案偵查:1.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非司法工作人員除外);2.非法搜查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非司法工作人員除外);3.刑訊逼供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4.暴力取證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5.虐待被監管人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條);6.濫用職權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非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情形除外);7.玩忽職守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非司法工作人員玩忽職守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情形除外);8.徇私枉法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款);9.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二款);10.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三款);11.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三款);12.私放在押人員罪(刑法第四百條第一款);13.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刑法第四百條第二款);14.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刑法第四百零一條)。
3. 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具體有哪些
檢察院能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有: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案件。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決定將其作為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4. 刑事訴訟法中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職責各是什麼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三部門分別履行以下職責,相互間在刑事訴訟中做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1、公安機關:負責刑事案件偵查、、預審(應由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除外),及對犯罪嫌疑人執行拘留、逮捕。
2、檢察院:負責對執行法律的檢察、對犯罪嫌疑人的批准逮捕、提起公訴,以及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
3、法院:負責刑事訴訟案件的審判。
《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十八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5.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什麼管轄對訴訟活動實施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訴訟活動中實施監督中發現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回務便利事答實的犯罪行為,可以由檢察機關進行立案偵查,這也是在監察體制改革後,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權轉隸到監察委員會後,檢察機關保留的一部分偵查權,可以對訴訟活動中發現的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犯罪行為進行偵查,同時該類職務犯罪應用也可以由監察機關立案調查。
6. 由檢察院立案偵查的刑事案件包括哪些
1、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2、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7. 【《刑事訴訟法》試題及答案】
2022年法考——刑事訴訟法,瑞達出的答題模板,你可以參考一下。
刑事訴訟法概述
本案中,XXX 做法有助於(不利於)實現懲罰犯罪、保障人權,有助於(不利於)實現
程序公正、實體公正,有助於(不利於)提高效率、節省司法資源。
本案中,檢察院對 XXX 起訴 A 罪,法院審理時發現 XXX 還涉嫌 B 罪,在未經檢察院對
B 罪補充起訴的情形下,法院不得對 XXX 判處 B 罪,否則,違反了控審分離的原則。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本案中,XXX 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屬於「認罪」,XXX 願意接受處罰,屬於「認罰「,
故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正確的。
本案中,XXX 只承認 A 罪,不承認 B 罪,全案不作「認罪」的認定,不適用認罪認罰
從寬制度,但對如實供述的部分,可以從寬處罰。
本案中,XXX 不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不影響「認罰」的認定。
本案中,XXX 認罪認罰,但是,認為被害人要求的賠償數額過高,未就附帶民事賠償達
成和解協議,被害人不同意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公安司法機關依然可以對 XXX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本案中,XXX 認罪認罰,檢察院對其作出酌定不起訴決定後,XXX 反悔,檢察院認為 XXX
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6 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應當撤銷原不起訴決定,
依法重新作出法定不起訴決定;檢察院排除認罪認罰因素後,認為 XXX 符合起訴條件,應
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撤銷原不起訴決定,依法提起公訴。
本案中,被告人 XXX 認罪認罰,法院一般應當採納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
法院經過審理發現被告人 XXX 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違背意願認罪認
罰、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法院可不採納檢察
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
本案中,XXX 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不認罪認罰,在審理中認罪認罰,法院可以不再通
知檢察院提出或者調整量刑建議,但應當就定罪量刑聽取控辯雙方意見,根據認罪認罰從寬
的規定,對 XXX 作出判決。
管 轄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屬於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權利、損
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不)可以由檢察院立案偵查。
本案中,XXX 涉嫌 XXX 罪,(不)屬於監察機關管轄的案件,因為,監察機關管轄的是
公職人員及有關人員的職務犯罪。
本案中,XXX 的行為既涉及監察機關管轄的犯罪又涉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管轄的犯罪,
一般應當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予以協助。
本案中,XXX 涉嫌的 XXX 罪,(不)屬於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犯罪、可能判處無期
徒刑、死刑的案件,(不)屬於中級法院管轄。
本案中,XXX 的犯罪由犯罪地、XXX 居住地以外的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上級法院可以
指定下級法院管轄。
本案中,法院分案審理(並案審理)更有利於保障庭審質量和效率,不影響當事人質證
權等訴訟權利的行使,查明案件事實、准確定罪量刑,可以分案審理(並案審理)。
8. 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范圍
法律分析: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范圍:(一)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貪污案2、挪用公款案3、受賄案4、單位受賄案5、行賄案6、對單位行賄案7、介紹賄賂案8、單位行賄案9、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10、隱瞞境外存款案11、私分國有資產案12、私分罰沒財物案。 (二)瀆職犯罪案件1、濫用職權案2、玩忽職守案3、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4、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案5、徇私枉法案6、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7、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案8、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案9、私放在押人員案10、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11、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12、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13、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14、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15、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案16、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案17、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18、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案19、環境監管失職案20、傳染病防治失職案21、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案22、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案23、放縱走私案24、商檢徇私舞弊案25、商檢失職案26、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案27、動植物檢疫失職案28、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案29、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案30、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案31、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32、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33、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案34、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案35、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案。 (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1、非法拘禁案2、非法搜查案3、刑訊逼供案4、暴力取證案5、虐待被監管人案6、報復陷害案7、破壞選舉案。 (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如果簡單的總結一下,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的特點的話,實際上就是,犯罪主體為國家工作人員的,那當地的公安機關其實沒有直接的管轄權。畢竟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相對比較特殊,像有些重要領導身份的,那都是由監察委負責調查的。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