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自考勞動法真題
1. 可以告訴四川自考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歷年真題及答案嗎
地方很多,我一般都是自己收集的,你網路文庫搜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川大版)有答案,題目我是從很多網頁搜集的
2. 自考法律專業勞動法試題
我國現來行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的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生效。最新的立法是《勞動合同法》第2008條。推薦你去新華書店找,學習這個,我覺得法律+解釋+案例就足夠了。我們的本科教材是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3. 關於勞動和社會保障自考試題
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試題
自考考試網 更新:2011-8-27 編輯:靜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中,規定具體行為規則的部分,被稱為( )
A.假定 B.處理
C.制裁 D.適用
2.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被稱為( )
A.法律沖突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為 D.法律事實
3.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勞動保障部內設機構或者其他機構認為需要制定勞動保障部部門規章的,應( )
A.向勞動保障部報請立項 B.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C.向國家司法機關報請立項 D.向國家權力機關報請立項
4.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 )
A.應當自公布之日起20日後施行 B.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C.可以自公布之日起即時施行 D.必須自公布之日起即時施行
5.根據勞動關系所具有的隸屬性和人身性的特徵,由國家制定勞動標准,明確勞動的基本條件,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說明的是勞動法基本原則中的( )
A.勞動關系協調的合同化 B.勞動條件的基準化
C.勞動者保障的社會化 D.勞動執法的規范化
6.依法徵收社會保險費,並按照規定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的主體,被稱為( )
A.管理人 B.監督人
C.投保人 D.保險人
7.按照行政檢查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將勞動保障行政檢查分為( )
A.主動檢查和被動檢查 B.一般檢查和特定檢查
C.聯合檢查和單項檢查 D.全面檢查和專門檢查
8.在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中,遲延繳納罰款屬於( )
A.代執行 B.代履行
C.執行罰 D.直接強制
9.勞動保障監察是由法定的專門機關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這體現了勞動保障監察的( )
A.強制性 B.專門性
C.行政性 D.法定性
10.為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公示義務,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及其監察員應當依法遵守( )
A.罰繳分離制度 B.迴避制度
C.聽證制度 D.告知制度
11.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查處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程序的第三步是( )
A.案件處理 B.立案
C.案件移送 D.調查取證
12.其作用主要是維護勞動保障法制和政令的統一,解決勞動保障規范性文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的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是( )
A.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情況的報告制度
B.重大具體勞動保障行政行為的審核制度
C.勞動保障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制度
D.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制度
13.就某一方面的內容,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專門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獨立實施監督檢查的一種方式,稱為( )
A.自查 B.獨立檢查
C.抽查 D.聯合檢查
14.法律責任構成的核心要素是( )
A.因果關系 B.責任主體
C.違法行為 D.損害後果
15.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是( )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管理責任
16.行政復議的受理、審查和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必須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時限,按期執行有關的程序,並作出裁決,這體現了行政復議的( )
A.便民原則 B.合法原則
C.及時原則 D.公正原則
17.行政復議程序的第四個步驟是( )
A.行政復議的受理 B.行政復議的申請
C.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D.行政復議的決定
18.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宣告授予發明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授予發明專利權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屬於( )
A.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B.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C.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D.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19.我國的《勞動法》頒布於( )
A.1991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3年
20.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 )
A.兩年 B.一年
C.六個月 D.三個月
21.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向行政賠償請求人支付賠償金以後,依法責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受委託的組織或個人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的法律制度是( )
A.行政賠償 B.行政追償
C.行政追懲 D.國家賠償
22.在勞動保障部門使用的行政文書中,適用獎懲有關人員的是( )
A.部令 B.決定
C.公告 D.通報
23.勞動保障行政機關行政執法文書中,適用於勞動保障行政機關接到舉報或者發現行政管理相對人有輕微違法行為,暫不作出行政處罰,以書面形式令其在一定期限內自行改正的是( )
A.《勞動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
B.《關於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行為的行政處理決定書》
C.《關於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D.《行政復議受理通知書》
24.國際勞工組織1936年的第52號《帶薪休假公約》規定,凡適用本公約人員連續服務滿一年後,有享受工資照付年假的權利,假期應有至少( )
A.6個工作日 B.7個工作日
C.10個工作日 D.15個工作日
25.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章程,國際勞工組織最正式的監督程序是( )
A.定期監督 B.申訴
C.控訴 D.直接接觸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按照法律規范的強製程度,可以把法律規范分為( )
A.義務性規范 B.禁止性規范
C.強制性規范 D.任意性規范
E.確定性規范
27.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包括(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民事基本制度
C.犯罪和刑罰 D.基本經濟制度
E.地方性事務
28.下列屬於勞動保障行政許可事項的有( )
A.從事補充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資格認定
B.勞動仲裁員資格的考核認定
C.技工學校設立審批
D.企業實行特殊工時制度的審批
E.外國人入境就業審批
29.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內容涉及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方面,有( )
A.就業管理 B.職業介紹管理
C.社會保險管理 D.工資管理
E.勞動合同管理
30.從監督的內容來看,對行政主體的監督主要是( )
A.對法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B.對行政主體行為合法性的監督
C.對公民個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D.對其他組織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E.對公務人員遵紀守法行為的監督
31.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繁多,在行為責任方面,主要有( )
A.責令改正 B.通報批評
C.停止違法行為 D.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E.履行職務或法定義務
32.行政復議參加人包括( )
A.申請人 B.鑒定人
C.被申請人 D.證人
E.第三人
33.下列關於「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正確的提法有(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B.由行政機關口頭委託的組織所做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C.非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共同作出行政決定的,共同構成被告
D.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該派出機構作為被告
E.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34.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侵犯公民人身權的行政賠償范圍包括( )
A.對不符合拘留條件的人實施了拘留
B.拘留超過了法定的期限
C.行政機關實施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
D.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
E.使用槍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35.在關於社會保障的國際勞工公約中,正確的提法有( )
A.在農業中規定實行強制疾病保險制度,其津貼待遇包括免費治療和提供葯品及器械
B.對殘廢者提供康復服務的義務
C.強調給達到規定年齡(不小於60歲)受保人支付老年年金
D.對失業者支付津貼
E.本國人和非本國人在社會保障的9個部分享有平等待遇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社會保險法
37.行政行為
38.勞動保障行政處理
39.勞動保障行政爭議
40.行政賠償制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法的作用。
42.簡述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職責。
43.簡述勞動保障法律責任的特徵。
44.簡述行政訴訟的特徵。
45.簡述國際勞工組織的宗旨。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督的特徵。
47.試述社會保險行政爭議的主要特點。
4. 勞動法自考案例分析題
有三點不合法:
1.兩年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能超過兩個月。
2.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轉正後的80%。
3.合同終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爭議是法律強制規定由爭議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會仲裁,不能約定。
5. 2012年4月自考勞動法 案例題答案
1,不能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合同到期後,原勞動合同如無變更,則視為合同到期,雙方自動解除勞動關系。
至於補償問題,如用人單位以不低於上期合同約定的條件要求續約而勞動者不予續約的,用人單位不用支付補償金。但勞動部不配合辦理交接手續不能作為雙方不能解除勞動關系的理由,雙方應當以合同到期解除勞動關系。
2,關於補償金這一塊比較模糊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本條辭退勞動者的,不需要支付賠償金和補償金,其中就有: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但本案中牽扯到兩個問題:第一是目前合同已經到期,而非合同期內辭退;第二是目前甲公司只是報案,公安機關依法偵查期間,趙某並沒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就這兩點來看,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補償金
但還有一條,就是上面月長石所說的,如果用人單位以不低於上一期合同待遇約定提出續約而勞動者不予續約的,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再支付補償金
因此需要區別對待
第二題: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存在違法條款,即公然約定禁止結婚,生育等條款,違反了相關法律,但因為合同主體不違法,因此可以視為部分有效的合同,即勞動關系及勞動行為等條款認為有效,而違法的諸如禁止履職期間結婚,生育等條款無效(違法無效)。
2,金某無固定期合同的主張不能被支持。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兩期以上合同(08年後),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簽訂。也就是說,如果合同到期後,金某有權提出建立無固定期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應當准予。但這里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建立無固定期的條件是簽訂兩期合同以上且再次簽訂合同的,金某提出仲裁是第二期合同期內,是單位涉嫌違法解除的問題,而不是第二期合同到期後續約,不符合條件;第二是即便合同到期,金某提出續約,用人單位拒不續約的,如金某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情形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但需要按照解除無固定期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支付賠償金,這里的無固定期勞動合同是應當簽訂,但不是必須簽訂。
3,金某如在入職時提供虛假證明,確實屬於弄虛作假。但這里,月長石個人認為:金某與用人單位已經建立勞動關系,且第一期合同結束後,用人單位與之簽訂了第二期合同,作為勞動者,應當如實提供自己的相關資料信息,但作為用人單位,也應當審核勞動者的相關信息。未能發現金某提供虛假學歷的,用人單位自身也有失察責任。
但是雙方既然簽訂了第二期勞動合同,可以認為用人單位肯定了金某的工作能力,因此不能按照39條之規定解除,也不能按照勞動者弄虛作假而導致合同無效來處理,應當視為合同有效。
6. 勞動法自考復習大綱
第一章 勞動法的產生和發展
1、勞動法的產生:(1)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勞工法規
"勞工法規"主要內容就是強迫勞工接受僱主苛刻的勞動條件,如允許延長工時、禁止提高工人工資等。就其實質而言,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2)十九世紀初期的"工廠立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 一般認為這是資產階級"工廠立法"的開端。
2、勞動法產生的原因;(1)勞動法的產生,是大工業時期"人類理性"的體現。(2)勞動法的產生,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3)勞動法的產生,是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國家為協調勞雇雙方利益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秩序,而頒布某些改善勞工條件的法律。
3、當代各國勞動法的發展:(1)世界各國普遍頒布適合本國特點的勞動法律、法規(2)勞動法適用范圍不斷擴大(3)勞動法已成為完整而系統的法律體系(4)當代各國勞動法加強了責任條款及處理勞動糾紛的機構(5)各國勞動法一般均規定了各項最低勞動標准(6)國際勞動立法的發展對各國勞動法的影響
4、中國勞動立法概述:(1)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動和領導的勞動立法運動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1922年發出《關於開展勞動立法運動的通告》,擬定了《勞動立法原則》、《勞動立法大綱》、《勞動法案大綱》。包括勞動者有集會結社權、同盟罷工權等內容,是中國最早的勞動法律文件。(2)北洋政府時期的《暫行工廠規則》 北洋政府農商部於1923年公布《暫行工廠規則》,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勞動立法。(3)革命根據地的勞動立法 1931年通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關於實施勞動法的決議案》;1941年公布《晉冀魯豫邊區勞工保護暫行條例》;1948年全國勞動大會決議中提出"關於解放區職工運動的任務"。(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勞動立法1949年到1966年,是我國勞動法的建立和形成時期。1966年到1976年,是我國勞動立法的停滯時期。1976年以後至今,是我國勞動立法的恢復和大發展時期。(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通過,1995年1月1日實施。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保障勞動者權益,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這一法律的頒布是中國勞動法制建設的重大進展,為建立公正、平等、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勞動力市場提供了法律保障。
5、初期勞動法的特點;(1)初期的勞動立法,多數是從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開始。(2)初期的勞動立法,適用范圍很小。(3)初期的勞動立法,雖然法律規定了對某些勞動條件的改善,但一般缺少監督條款、責任條款。
6、現階段我國勞動法制建設的新發展;(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統的勞動法律體系。(2)勞動法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3)初步建立了最低勞動標准。(4)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在社會保障改革過程中,建立了法定的多層次的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社會保險制度。(5)逐步普遍實行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制度。(6)不斷完善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法。
7、國際勞動立法;(1)狹義的國際勞動立法,一般主要指國際勞工組織的章程、國際勞工公約、國際勞工建議書。廣義上可以包括聯合國或區域性的公約和協定,還包括國於國之間的雙邊協定。(2)國際勞動立法的開端A、1900年國際勞動法協會在巴黎成立。B、 1906年國際勞動立法會議討論通過《關於禁止工廠女工夜間工作的公約》和《關於禁止火柴製造中使用白(黃)磷的公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勞工公約。(3)國際勞工組織A、國際勞工組織的產生1919年6月國際勞工組織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主管勞動勞工方面的事務。國際勞工組織的主要機構:國際勞工大會(最高權力機關)、理事會(執行機構)、國際勞工局(常設秘書處)。 國際勞工組織的特點是三方原則:各國代表團必須由政府、僱主、工人三方代表組成,參加國際勞工的各種組織和會議。B、國際勞工組織的主要任務制定和通過國際勞工公約和國際勞工建議書。國際勞工公約和勞工建議書是國際勞工組織的立法形式,因此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勞工建議書合稱為《國際勞工標准》。
國際勞工組織制定國際勞工公約和勞工建議書的主要依據,二次大戰之前是《國際勞動憲章》的9項原則;二次大戰之後是1944年通過的《費城宣言》中的原則。C、國際勞工組織與中國的關系中國是創始會員國,1944年成為國際勞工組織常任理事國。1983年新中國參加國際勞工組織的活動並陸續批准了23個國際勞工公約,其中重新承認舊中國批準的公約有14個,新批準的公約有9個。
7. 急急急急急!!!!今天勞動法自考題,論述題,大概要寫100多字,哪位大哥給出好答案追加分數.是勞動法哦./
(1)甲公司與李某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事項有哪些不合法之處?
1、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2、試用期工資低於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3、公司發生經營調整勞動合同終止、公司不支付經濟補償違法。
(2)假定雙方在合同中同時約定:如雙方發生勞動爭議只能向甲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約定是否合法,為什麼?
該約定不合法。違反法律規定的約定不具備法律效力。原因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即發生勞動爭議,申請勞動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不能未經勞動仲裁直接訴訟。
附問題(1)的相關法律條款:
《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8. 自考06089勞動關系與勞動法2014年十月份考試試題
你好,自考歷次真題和答案可以網上看看有沒有,一般自考輔導試卷有專門回的歷次考試試題的答。自考書籍主要是教材、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
9. 自學考試勞動法的相關學習資料和歷年試題及答案
你好
自考資料可以網上找找看,或是多帶帶購買模擬題或其他輔導書。自考書籍內資料主要是教容學材料、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