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勞動法底薪是多少
㈠ 中山勞動法工資演算法
一年算365天,扣除雙休104天
還剩261天。一般每個月就算
261/12= 21.75天。周一到周五
上班和春節等法定假期的日工
資應該按月工資/21.75來計算,
而且這21.75天的工資總額還不
得低於當地最低月工資的標准。
(注意如國慶僅三天法定假期。)
周一到周五加班算1.5倍的工資,
周六和周日加班算2倍的工資了,
法定節假日加班的算3倍工資了。
事假按正常月工資/21.75的來扣。
㈡ 勞動法2020年中山美容師的保底工資怎麼算
中山市最低的保底工資是1960。沒有分開美容師的保底工資是多少。你可以參考你繳納社保的基本工資基數來計算。
㈢ 2015年中山市勞動法底薪是多少
現在在中山工資低得很呢,全靠加班才有兩三千,深圳底薪高點
㈣ 中山勞動法我想離職是不是馬上發工資
離職的時候工資可以按照約定的支付日期支付,勞動者也可以要求在內解除勞動合同時容一次性結清。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㈤ 中山按照勞動法如何計算工資
1:基本工資需要雙方協商,但是不能低於本地區最低工資標准。
2:
第四十四條版有權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㈥ 中山市勞動法規定五金廠質檢的基本工資是多少,加班費怎麼算
任何企業、個體經濟組織都應當按照勞動法執行,否則勞動者可以向專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申請屬勞動仲裁。《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㈦ 中山市普工按勞動法辭職工資結算
解除勞動合同當日應該結清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工資按月發放,隔月發放違法,本月工資下月發合法。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剋扣工資勞動者可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
由於公司未能按時發放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提出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行政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裁決拒不執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㈧ 廣東中山市2018勞動法工資是
只要是勞動關系,且實行的是月工資制,計薪方式是固定的,不能人為的隨意改變。
㈨ 中山勞動法婚假幾天
廣東省中山來市的婚假為3天。
2015年自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新計生法刪掉了有關鼓勵晚婚晚育的規定。2016年,各省對原有的婚假、產假以及陪產假(即男士的護理假)均做出了相關的修改。目前29個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個省份刪除了相關晚婚假的條例,並沒有對婚假再做另外的相關規定,那麼這些省份婚假將與國家法律規定保持一致,僅有三天法定婚假。這些省份包括廣東、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寧夏、廣西、安徽、湖南、天津、山東。
資料來源: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624/c1001-28474068.html
㈩ 您好,按廣東中山勞動法老闆拖欠工資不發沒簽勞動合同沒有簡歷該如何處理
拖欠工資違反《勞動法》,侵害了你的合法權益。
沒簽勞動合同,違反了《內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容的規定,需承擔支付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二倍的工資的法律責任。時間從入職工作滿一個月的次日起開始計算,但最多不超過11個月。
證明予私企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可以參閱《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如下規定: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建議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請求干預並查處。
也可以通過直接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