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平時作業答案
『壹』 誰有四川農大網路學院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平時作業1201的答案啊 求一份
CAABCACAADCBDACABDCBCBBDD
『貳』 10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平時作業1201 答案
作業一c單:DBCBC ACAAD ABCAD 多:ABD ACD ACD AB CD AB ABC ABC AC ABC 作業二g單:DADAD DDCAD BCABA 多:ABC ABC ABCD AB BC ABD ABD ACDE ABC ABD 作業三v單:DACCC ADAAC DCBCC 多:AB ABCD AB ABD BCDE ABE AB AB ABCDE BCD 給分7 dpぬw╬w╬c』ェ↓c』ェ↓uァケtuァケsǔ
『叄』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2010
行政來法與行政訴訟自法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2010網路作業在
http://wenku..com/view/e17cffef5ef7ba0d4a733bea.html
『肆』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作業 答案要正確的 謝謝了 我急用啊
概念
1,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並獨立承擔責任的組織。
2,行政許可:在法律規范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頒發許可證或者執照等形式,依法作出准予或者不準予特定的行政相對人從事特定的活動的行政行為。
3,行政復議: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一種法律制度。
4,行政相對人: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影響其權益的個人,組織。
5,抽象行政行為:行政主體針對不特定的行政相對人所作的行政行為。
6,行政補償:行政主體合法行政行為造成行政相對人損失而對相對人實行救濟的制度。
7,地域管轄:同級法院之間橫向劃分各自轄區內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許可權。
8,行政確認: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或者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可,證明或者否定,並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
9,與第二題重復
10,行政裁決: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范的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行政行為。
11,管轄權的轉移:由上級法院決定或者同意,把案件的管轄權由上級法院移交給下級法院,或者由下級法院移交給上級法院。
12,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
選擇題1,D
2,B
3,A
4,C
5,D
6,C
7,D
8,B
9,A
10,B
11,B
12,B
13,D
14,B
『伍』 電大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作業1參考答案
一、行政主體的概念與特徵
行政主體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職權,能以自己名義獨立進行行政管理活動,作出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並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的行政組織。法律上的行政主體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行政主體是具有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並不是所有的組織都能成為行政主體,只有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國家行政機關具有憲法、組織法規定的行政職權,它可以成為行政主體;企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非經法律、法規的特別授權,不能行使國家行政權和實施行政行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2)行政主體必須是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進行行政管理活動的組織。能否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管理是判定一個行政機關是否行政主體的標准。比如被委託的組織雖然在委託范圍內也可以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實施某些行政行為,但它們不是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而是以委託它的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的,因而被委託的組織不屬於行政主體。
(3)行政主體必須是能夠承擔行政活動的法律後果的組織。一個組織是否是某項活動中的行政主體,重要的標準是看其是否承擔行政活動所產生的責任,如果僅僅實施行政活動,但並不負擔由此而產生的責任,那麼,這個組織就不是行政主體。如某個社會團體接受行政機關的委託從事公務活動,但並不承擔由此而產生的責任,責任由委託的行政機關承擔,受委託的社會團體就不是行政主體,主體只能是委託的行政機關。再如行政機關的行政職權由公務員來行使,但公務員的職務行為,並不由其本身對外承擔法律責任,在行政訴訟中公務員不能作為被告應訴。公務員實施的職務行為,由其所在行政機關對外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在行政訴訟中,由其所在機關為被告應訴。因而,公務員不是行政主體。
(4)行政主體一般由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提當。行政主體主要是由行政機關擔任,但又不限於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某種非行政機關社會組織行使某項行政職權,實施某種行政行為,該組織即取得行政主體地位。
二、行政機關和行政主體的區別
主體是一定關系的參加者,行政主體是行政關系的參加者,是行政關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權力的一方。多數情況下,行政關系中的行政主體是由行政機關擔當,但行政主體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是生活中用語,行政主體則是一個法學上的概念。其區別在於:
(1)行政主體是行政組織在行政關系中的一種地位,只有在行政機關參加進一種行政管理關系時,它才在這種關系中具有行政主體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機關和行政主體兩個概念中間劃等號。
(2)並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能成為行政主體。行政機關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為行政主體,因而,某個政府機構可能是行政機關,但它並不一定就能成為行政主體。例如政府內部的某個辦事機構、協調性機構,它們僅負責管理、協調內部事務,並不對外行使職權,不能與相對人之間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因此也就不會有什麼責任需要承擔,因此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3)並非行政機關在所有場合都能成為行政主體。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可以具有雙重身份,即民事主體與行政主體。它即可以民事主體的身份從事活動,如到商店購買辦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體的身份從事行政活動,如作出行政處罰。當行政機關租用辦公用房、購買辦公用品時,其身份是民事主體;當其以行政職權享有者的身份進行管理時,其身份是行政主體。在不同的活動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規則。在行政法上關注的是行政機關的行政主體身份。
(4)成為行政主體的不限於行政機關。在行政法上,行政主體是以行政職權的享有者身份出現的,行政職權為行政機關所享有,因而,行政機關是最主要的行政主體,但行政機關對行政權並不構成獨占。在許多情況下,非行政機關的社會團體也可能享有行政權,在行政法上具有行政主體身份。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國家行政的范圍日益擴展,公共職能不斷擴張,許多事情授權於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實施,它們因法律、法規的授權而取得行政法上的行政主體地位。
『陸』 行政法作業,請高手幫幫忙!!
1-5 ABCDA 6-10 CDC(B)BA 11-15 ACBCB
16-20 CCADB
題中很多治復安制管理處罰條例讓我很費解 現在是治安管理處罰法了啊~~
所以第八題上如果是條例則是行政法規 如果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話則是法律。真的是現在的題么?
...其實,我想如果是法學專業的學生,可以看看行政法書的,很多的答案就在書中,祝你學有所成!!!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