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變更被告的申請書
A. 行政訴訟如何應對法院要求變更被告
也許你的被告不適格。所以需要你認真看一下,然後決定是否變更。如果不變更成適格被告,很可能駁回。
B. 行政訴訟,已經立案,法官通知原告要變更被告,原告同意變更,原告用寫變更被告申請書嗎因為是法院認
法院沒有職權變更被告,只能是建議原告變更。所以在程序上,原告應當提交變更被告申請。
C. 法院能否在行政訴訟中追加被告
可以。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專的意見(試行)》的通知屬
第17條 人民法院在第一審程序中,徵得原告的同意後,可以依職權追加或者變更被告。應當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18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但法律、法規對派出機構有授權的除外。
(3)行政訴訟法變更被告的申請書擴展閱讀:
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根據《行政訴訟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主要有:
(1) 原告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在訴訟中還有放棄、變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權利;
(2) 被告對原告的起訴,有應訴答辯的權利;
(3) 申請審判人員、書記員、鑒定人迴避的權利;
(4)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的權利;
(5) 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6) 經人民法院許可,向證人、鑒定人和勘驗人員發問的權利;
(7) 經人民法院許可,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及有關法律文件的權利,但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除外;
(8) 查閱、改正庭審筆錄的權利。
D. 行政訴訟如何變更訴訟請求
法律分析:從原則上講,法院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後,原告就不能變更訴訟請求了。但是,如果原告有正當理由的,法院應該同意。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 第十五條 原告主張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協議或者單方變更、解除協議違法,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判決確認協議有效、判決被告繼續履行協議,並明確繼續履行的具體內容;被告無法繼續履行或者繼續履行已無實際意義的,判決被告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判決被告予以賠償。原告請求解除協議或者確認協議無效,理由成立的,判決解除協議或者確認協議無效,並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作出處理。被告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其他法定理由單方變更、解除協議,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判決被告予以補償。
E. 行政訴訟過程中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法院應該如何處理
基於與原告和解,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原告沒有撤訴那麼法院會繼續審理原具體行政行為,如果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就做出確認違法的判決;如果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F.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中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例如,海口市公安局對某人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該人提起訴訟,將海南省公安廳列為被告,法院提醒他告錯了,應該是海口市公安局,可他就是不肯改,非要告省公安廳
G. 法院收到行政起訴狀後要求原告變更訴訟請求或者追加被告的,起訴有效期從何時起算
應該是訴訟時效吧。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般的民事案件是2年的訴訟時效。比如別人欠你錢你不還,在還款期限到了後2年內可以起訴他,如果超過了2年期限,對方就可以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不還。當然如果你在這2年中向他討要過的話時效就中斷重新計算。
H. 關於行政訴訟增加和變更訴訟請求的法律條款有哪些
原告行政訴訟中變更訴訟請求,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要求新增訴回訟請求的:
最高人民法答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8〕1號
第七十條 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後,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但有正當理由的除外。
2、在訴訟起訴時已明確的幾項訴訟請求中,進行撤回某項,保留某項的變更訴訟請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章 附 則
第一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I. 行政訴訟中原告如何追加被告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 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權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二十三條 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J. 法院在行政訴訟第一審程序中認為應追加或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應如何處理
法院在行政來訴訟第一審程序中認源為應追加或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裁定駁回起訴。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三條 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 ;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應當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訴訟。
(10)行政訴訟法變更被告的申請書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應當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