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留職停薪勞動法

留職停薪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2-07 05:47:14

勞動法停崗停薪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沒有規定停職和停薪,用人單位也不能得對員工進行停職停薪,如果沒有訂單,停工期間應按國家規定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勞動者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❷ 勞動法對於停薪留職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法里已經去除掉了停薪留職這一條。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原固定工中經批准薪留職人員,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不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在停薪留職期內雙方保留勞動關系,企業若單方解除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但雙方都同意的可以解除,勞動者提出解除的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提出的解除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停工留薪期滿加單位,應按原勞動合同的約定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勞動合同到期的,單位終止勞動合同也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2)留職停薪勞動法擴展閱讀:

薪留職期間有關問題的處理:

1、工資待遇問題:在停薪留職期間停發工資、獎金和各種津貼、補貼(包括房貼)等,本人標准工資作為檔案工資保留。

2、勞保福利待遇問題:職工在停薪留職期間,不享受原單位的各種福利待遇、勞保津貼和勞動保護用品。

3、工齡計算問題:職工在停薪留職期間,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退休養老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等,繳納的可以計算連續工齡,不繳納的不計算連續工齡。其繳納的數額(含個人繳納部分),不少於職工在停薪留職前月工資總額的25%,職工停薪留職期間或期滿後回原單位工作符合退休年齡時,由原單位辦理退休手續。

4、工傷事故處理問題:職工在停薪留職期間被聘用的,正常死亡或傷亡或發生傷亡事故,由聘用單位負責處理,造成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的,其各項費用由聘用單位負責。

職工停薪留職後自謀職業的。如發生正常或意外傷亡事故的,一律作為非因工處理。其撫恤費用原單位按有關規定發給。

5、職工在停薪留職合同期滿要求繼續停薪留職的,應在合同期滿前向原單位申請,經批准後續訂停薪留職合同;如在合同期滿後又未辦續訂手續的,15天內不回原單位報到的,原單位可以除名。

6、職工在停薪留職期間被司法機關送去勞動教養、被判刑的,原單位可以按辭退或開除處理。

網路-停薪留職

❸ 新勞動法中有沒有規定停薪留職的問題

勞動抄法中是沒有停薪留職概念。只有在工傷期間才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❹ 停薪留職的期限新<勞動法>里規定停薪留職的期限是多少如果停薪留職期未滿想復職該怎麼辦

補充回答:
1、能不能回去:要看你與學校協商的結果、還有就是你所在地是否有不再允許停薪留職的規定要求停薪留職人員全部回到原崗位的規定。
2、如何辦:一是去學校所在地教委或人事部門了解有關停薪留職的政策是否有變化、二是去和學校協商解決。

1、「新<勞動法>里規定停薪留職的期限是多少?」:
(1)沒有新《勞動法》:《勞動法》只有一部,沒有親舊之說。你指的應是2008年1月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
(2)《勞動合同法》中沒有關於「停薪留職」的規定。
(3)「停薪留職」只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就勞動合同履行作出變更的一種約定:所以「停薪留職」的期限只能是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停薪留職」合同中約定。
(4)而且目前的政策已經不允許「停薪留職」了。

2、「如果停薪留職期未滿想復職該怎麼辦?」:
(1)只能與原學校協商解決。
(2)提前復職,屬於違約,如果學校要求違約賠償,法院有可能支持。

3、「國家對停薪留職的期限有什麼規定嗎?我當初選擇期限為5年是不是符合規定?」:
(1)據我所知,沒有期限規定。
(2)只要是雙方約定的期限,應是有效。
(3)具體情況:請咨詢學校所在地教育管理部門或人事部門。
(4)有的地區不再允許停薪留職,要求原辦理停薪留職人員回單位上班:不回的可能會被解除合同:這不是法律的問題,更多的是政策和你與學校的約定問題,請咨詢教委或人事局並與學校協商。

❺ 《勞動法》有停薪留職嗎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沒有該規定。但是請注意,各地法規有可能會有該規定,不過北京現在是沒有停薪留職說法。具體您可以咨詢當地12333.

❻ 關於停薪留職--新勞動法

新勞動法就是《勞動合同法》,沒有這方面的相關規定。

❼ 勞動法 留職停薪

單位不安排你工作,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請求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國家有最低標准規定,如果達不到標准,肯定是違法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讓單位履行義務,並要求工資賠償。

❽ 勞動法有規范員工不能停薪留職嗎

按勞動法規定,職工不可以停薪留職。

停薪留職是「中國特色」之一,准內確地說,它是計容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轉型的產物。在計劃經濟時代,包括企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內的一群人,手裡端的是摔不破的「鐵飯碗」;而當市場經濟大潮來臨之時,其中一些人辭職下海了,或由於其它原因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可由於轉型沒有完成,計劃與市場仍處於交匯期,於是這些人的「鐵飯碗」還被保留著,計劃與市場兩頭好處都占著,雖然停了薪水卻隨時可以「上岸」,重新端起「鐵飯碗」。

隨著勞動法實施,各行各業的「鐵飯碗」已被打破,企事業單位用人實行的是合同制,黨政機關用人也在逐步推行聘任制,這兩項制度意味著,在其崗必獲其薪,一個蘿卜一個坑;而不在其崗,則不僅要「停薪」,而且要「去職」,沒有空餘的崗位虛位以待,供「停薪留職」之用。

停薪留職與勞動法精神相悖,為現代勞動制度所不取。

勞動部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勞部發〔1995〕309號
9.原固定工中經批準的停薪留職人員,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不願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❾ 現在的勞動法對停薪留職怎麼規定的

【停薪留職 勞動合同】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專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屬九條規定:

原固定工中經批準的停薪留職人員,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不願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9)留職停薪勞動法擴展閱讀:

停薪留職合同是指為了使特定職工有期限離崗停薪並保留職工身份,而由用人單位與該職工依法簽訂的,約定停薪留職期間雙方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合同。該合同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只適用於原固定職工,不適用勞動合同制職工。合同有效期一般不超過二年。

其內容包括:停薪留職的時間、其間的工齡計算、是否繼續享受勞保福利待遇、停薪留職人員是否應定期向原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期間職工不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因病、殘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退職辦法處理。

此合同需由職工提出書面申請,經企業批准後雙方協商簽訂。職工作了停薪留職申請,卻未經企業批准就擅自離職的,企業要按違反勞動紀律來做處理。

簽訂該合同的勞動者繼續保留原用人單位勞動者的身份,但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停止對勞動者工資的發放。

❿ 勞動法2021年新規定停薪留職怎麼處理

無薪休假、停薪留職是不合法的,強制的話更是違法行為了,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管理監察部門反映,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按要求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要求按當地最低工資的80%發放工資。如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民法典的專題 發布:2025-08-22 13:01:54 瀏覽:812
寧波私自外牆開設門窗條例 發布:2025-08-22 12:53:06 瀏覽:629
綜合行政執法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2 12:49:42 瀏覽:190
行政案件不開庭也聯系不到法官 發布:2025-08-22 12:45:33 瀏覽:729
法官年度個人總結 發布:2025-08-22 12:30:13 瀏覽:615
法律援助的律師可靠嗎 發布:2025-08-22 12:26:00 瀏覽:611
行政機關公眾號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12:20:11 瀏覽:884
2018司法考試卷四真題 發布:2025-08-22 12:18:46 瀏覽:772
順義法院法官照片 發布:2025-08-22 12:16:46 瀏覽:330
德治還是法治知乎 發布:2025-08-22 12:16:00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