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
㈠ 《刑事法》和《民事法》有什麼區別
關於刑事法和民事法有什麼區別的問題,河北冀港律師事務所李增亮律師回復如下:
民事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事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刑事法有廣義刑事法與狹義刑事法之分廣義刑事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事法典、單行刑事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事法是指刑事法典。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從法律的性質來看。民事法屬於私法,刑事法屬於公法。民事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保護個人一般生活關系的基本價值來維護和平與安全。刑事法作為一種公法,個人處於受國家權力支配的法律地位,只要主體的行為觸犯刑律構成犯罪,即應當受到司法機關的刑事追究。
二、從強制性來看。刑事法規范的強制性,民事法規范的選擇性。刑事法的強制性性與民事法的選擇性的區別,不僅是對刑事法與民事法各自的價值中的「正義」、「公平」的初步體現,而且可以解決司法實踐中存在的民事法上無權利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護的難題。
三、從法律重視的角度來看。民事法重視客觀,刑事法重視主觀。所謂刑事法重視主觀性,指刑事法關注行為和主觀要素,所謂民事法重視客觀性,指民事法關注於行為結果。
四、從調控范圍以及法源角度而看。民事法具有靈活性,刑事法具有更強的穩固性。民事法在調控范圍上是擴張的,在法源上是多樣的,而刑事法在調控范圍上是內斂的,在法源上是限制的。
五、從法律效果來看。民事法具有糾正性,刑事法具有較強的懲罰性。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事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採取的是刑罰、非刑罰處理方法等方式,而其中的刑罰在所有的制裁措施中是最嚴厲的制裁措施,涉及到行為人身與財產等重大權益,一經實施可以使行為人的自由受限、財產受到損失、精神上遭受痛苦、甚至生命被剝奪,並且實施後大多不可逆轉。
六、從順位來看。民事法是第一順位的,刑事法是第二順位的。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由不同領域構造的法律部門組成,這些不同的法律部門適用上存在一定的先後性。所謂刑事法的第二順位,是指刑事法並非對所有危害行為都進行制裁,而是在民事法、行政法等法規范調整不了的情況下進行的第二次調整。即只有在使用民事、行政等法律手段仍無法遏制時,才從立法上才將某行為規定為犯罪。
㈡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行政糾紛的區別
適用法律不同。民事主要適用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行政主要適用行政法律、法規和行政訴訟法;舉證責任不同。在民事訴訟中,誰主張權利誰負責舉證,訴訟的目的不同。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爭議;行政訴訟所要解決的是國家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正確問題。
法律分析
主體的不同。民事訴訟: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刑事訴訟: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制度。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刑事糾紛是指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由於利益、情感等方面的原因並通過犯罪這一特殊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的不協調的關系。二者的區別就是民事糾紛的當事人都是平等的主體,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公訴案件中,是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訴權,在自訴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㈢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法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因此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以保證法律授權的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人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以達到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同時也保障個人和單位不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不受追究。
㈣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的區別具體是什麼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復反了法定義務制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摘自網路)
㈤ 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和刑事違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和刑事違法的區別有:1、違反的法律法規不同,行政違法行為違反的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民事違法行為違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規,刑事違法行為違反的是刑事法律法規。2、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可分為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責任、刑事違法行為則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百零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畜共患傳染病傳播、流行的,依法從重給予處分、處罰。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㈥ 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以及違憲責任的區別在於哪些方面詳細一些。
1、法律來責任是指因違反了自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2、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4、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5、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㈦ 如何區分教育法律責任中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就是民事法律責任,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版違法行為,根權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不同之處:一是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二是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三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