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以下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行政法上

以下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行政法上

發布時間: 2022-02-10 05:21:40

❶ 企業類型分為那些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所屬類型它們的經營范圍是

企業主要分類有:合資、獨資、國有、私營、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股份制、有限責任等等。事業單位所屬類型是國有企業。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1)以下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行政法上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相關性質:

1、宗旨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2、對比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❷ 哪些單位屬於事業單位哪些單位屬於行政單位

政機關是指依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職權,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監督和指揮的國家機關。
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並以非盈利性為主的社會服務組織。同時部分事業單位也同時是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
依照公務員法: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沒有明確而唯一的規定,一般按各地的管理辦法來確定,但是事業單位人員編制不得與國家機關和其他組織人員編制混合使用,國家機關和其他組織不得佔用事業單位人員編制。
jQ!`Y}
展開講還有很多概念上的區別,不過在這里大家關心的可能更多是待遇上的差別。
下面先摘一段關於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待遇的規定,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行政執行類事業單位:其編制內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按國家政策標准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制度和工資標准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其中,依照公務員管理人員,執行機關公務員工資制度和工資標准;實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人員,活的部分可自主分配。工資調整按國家政策執行。
==fCQ
2、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包括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和准公益性事業單位兩類。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其編制內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按國家政策標准由國家財政負擔。准公益性事業單位其編制內承擔公益性任務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按國家政策標准由國家財政負擔。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執行國家關於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和工資標准,固定部分按國家標准執行,活的部分和其他津補貼在核定的工資總額內自主分配。經過批准也可實行崗位工資等工資分配形式。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可在核定的編制內實行工資總額動態包干,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節余留用,超支抵扣,單位包干使用。經批准實行人員聘用制、搞活工資分配辦法的單位,其工資總額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對承擔國家和本行業(地區)重大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或為國家和本行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在核定工資總額計劃時,依據社會貢獻大小予以傾斜。
3、開發經營類事業單位:其經費通過有償服務取得。在核定的工資總額內自主分配。
開發經營類事業單位可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辦法。通過工效掛鉤,工資總額隨單位經濟效益增長而增長,工效掛鉤方案經審批後提取的工資總額,由單位自主決定內部分配。
其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可實行企業的工資制度。在工資總額增長低於經濟效益增長、職工平均工資增長低於單位人均經濟效益增長的前提下,自主決定職工工資水平和工資分配形式。
另外還有晉升方面的區別,公務員有晉升的權利,也就是說你有機會從科員一直晉升到部長甚至更高。
而事業單位里雖然也存在著領導崗位,不過需要佔用公務員編制。——所以事業單位里的領導基本是主管行政機關里調過來的……

❸ 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區別

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區別如下:

1、內涵不同

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的社會團體都帶有準官方性質,社會團體實際上附屬在業務主管部門之下。

2、擔負的職責不同

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社會團體是社會組織的一種。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

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

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行政單位或事業單位根據工作性質,也有具有行政事業編制的非公務員的人就職,一般是從事後勤保障的工勤人員,他們的待遇除職權不同外,收入和公務員完全一致。

社會團體在國家有關部門做了社團登記,從事某一方面專業活動的組織。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提交業務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業務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授權的組織。

(3)以下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行政法上擴展閱讀:

行政單位宗旨:

行政單位是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與行政機關是有區別的,這里主要是財政上的概念。其人員實行公務員體制管理,經費、工資福利等全部由政府撥付。

事業單位宗旨: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

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

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

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社會團體是由公民或企事業單位自願組成、按章程開展活動的社會組織,包括行業性社團、學術性社團、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社團。基金會是利用捐贈財產從事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包括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分為教育、衛生、科技、文化、勞動、民政、體育、中介服務和法律服務等十大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業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團體

❹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區別是什麼

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區別:

1、內涵不同: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是實施政府某項公益服務的部門,是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國家部門、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由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 行政單位或事業單位根據根據工作性質,也有具有行政事業編制的非公務員的人就職,一般是從事後勤保障的工勤人員,他們的待遇除職權不同外,收入和公務員完全一致。

❺ 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企業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的區別

機關法人 是政府的組成部門 是行政管理者
事業單位法人 是政府的直屬機構或機專關單位的下屬事業屬單位
企業法人 不可以同時是機關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就是企業
社會團體法人就是社會團體如:各種協會
活動領域不同,事業單位法人主要活動在科教、文衛、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企業法人主要活動在生產流通領域,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機關法人的活動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以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
產出不同,事業單位法人的產出,主要是科研成果、書籍報刊等精神產品和教書育人、救死扶傷、交通、城建等公益性服務行為;企業法人的產出,主要是各種物質產品和運輸、銷售、餐飲等經營性服務行為;機關法人的產出,主要是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各種行政管理行為。

❻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

選B

行政來,通常自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行政是指一定的社會組織對一定范圍的事務進行組織與管理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存在於所有的社會組織之中。國家機關、工商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都有其組織管理活動,當然也就都存在著行政。狹義的行政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享有公共權力的社會組織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是與立法和司法相並列的國家職能活動,是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公共秩序、增進公共福利的公共行政。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狹義的行政,即公共行政。

❼ 什麼樣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不需要進行事業登記

法律規定具備法人條件、自批准設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或者法律、其他行政法規制定具備法人條件、經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審核或者登記,已經取得相應的執業許可證書的事業單位,不再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登記管理的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直屬事業單位直接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詳情請參閱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1998年第252號。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法的法律責任有什麼 發布:2025-08-22 01:54:08 瀏覽:253
上海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發布:2025-08-22 01:53:58 瀏覽:187
cctv12社會與法頻道二維碼 發布:2025-08-22 01:53:08 瀏覽:546
四治法治 發布:2025-08-22 01:48:56 瀏覽:70
准則條例選人用人 發布:2025-08-22 01:48:02 瀏覽:905
黑明星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2 01:35:54 瀏覽:5
司法局是干什麼的地方 發布:2025-08-22 01:24:24 瀏覽:930
刑事訴訟法第82條內容 發布:2025-08-22 01:10:27 瀏覽:29
法律上負道德責任 發布:2025-08-22 01:10:26 瀏覽:513
法院罰金不交 發布:2025-08-22 01:01:12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