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民事訴訟法導論pdf
A. 誰能幫我推薦幾本關於新舊民事訴訟法比較的專著
能力有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解讀>
作者: 姚紅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頁數: 版次:初版
開本:32開 裝幀:平裝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
出版項:中國法制出版社 / 2005-8-1
原書定價:¥15.00 叢編項:教學法規 便攜本裝幀項:平裝 32開 /
<民事訴訟法·涉外與仲裁篇>
作者:田平安
廈門大學 (2007-06出版)
民訴,我建議看張衛平教授的書.
張衛平教授:男,1955出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司法改革論評.第6輯/張衛平等主編,2007-12-1版
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高等院校法學案例叢書)/張衛平著,2007-9-1版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3輯)/張衛平主編,2007-6-1版
民事訴訟法習題集(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自測)/張衛平主編,2007-6-1版
司法改革論評(第5輯)/張衛平等主編,2007-3-1版
知向誰邊(張衛平閑文集)/張衛平著,2006-12-1版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2輯)/張衛平,2006-3-1版
瑣話司法/張衛平,2005-10-1版
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21世紀法學研究生參考書系列)/張衛平,2005-8-1版
民事訴訟法學習題集(高等法學專業課程考試同步訓練)/張衛平,2005-9-1版
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高等院校法學案例叢書)/張衛平,2005-8-1版
民事訴訟法必讀資料(法學教學參考書)/張衛平,2004-1-1版
轉換的邏輯-民事訴訟體制轉型分析/張衛平,2004-11-1版
民事訴訟法(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張衛平,2004-11-1版
民事證據制度研究(清華法學叢書)/張衛平,2004-4-1版
轉換的邏輯:民事訴訟體制轉型分析(修訂版)/張衛平著,2007-1-1版
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輯)/張衛平,2004-1-1版
民事訴訟法案例教程(面向21世紀法學案例系列教材)/張衛平,2003-11-1版
外國民事證據制度研究(清華法學叢書)/張衛平,2003-4-1版
司法改革:分析與展開/張衛平等,2003-4-1版
探究與構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論(司法公正與司法改革研究系列叢書)/張衛平,2003-3-1版
司法改革論評(第4輯)(司法改革研究系例)/張衛平,2002-11-9版
訴訟構架與程式-民事訴訟的法理分析/張衛平,2000-6-15版
司法改革論評(第3輯)(司法改革研究系列))/張衛平,2002-6-15版
司法改革論評(第2輯)(司法改革研究系列)/張衛平,2002-2-1版
司法改革論評(第1輯)(司法改革研究系列)/張衛平,2001-11-1版
訴訟構架與程式-民事訴訟的法理分析(清華法學叢書)/張衛平,2000-6-1版
民事訴訟法教程(高等法學教育)/張衛平,1998-1-1版
法國民事訴訟法導論/張衛平 陳剛,1997-1-1版
張衛平 法學論文(同名作者未經篩選)
體制轉型與我國民事訴訟理論的發展 /張衛平
司法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 /張衛平
B. 煙台大學研究生古代文學專業,具體考試題型是什麼,有真題的發一下①⑥③liyuekuaiyuehao,謝謝!
<a href="http://yjs.ytu.e.cn/" http://yjs.ytu.e.cn/
專業,研究方向,科目集團
數量
考試科目
備注
001經濟與工商管理
16
020201國民經濟
8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4數學四(4)815經濟學綜合
復試:經濟學包含全面的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01個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
_ 02宏觀經濟調控和區域發展
_ 03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系統設計
120202企業管理 8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3數學④816管理
復試:管理包含綜合管理,生產運營管理,戰略管理和物流管理
_ 01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_ 02國際企業戰略和組織管理
_ 03人力資源管理
002法學院 150
030101法學理論
15
1 101政治理論(2)201英語(3)717法律(包括法理學,法律刑法法)(4)817綜合(包括憲法,
復試):民法法理學
試用的憲法法理學,民法
01法律社會學
_ 02比較法
030102法律史
一個
(2)①政治理論101英語③201 717法(包括法理學,刑法)(4)817法律(包括憲法,民法)復試:中國法律史,外國法制史
加上測試:法理學,民法
01中國法律史
_外國法制史02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③ 817 201 717法律(包括法理學,刑法)(4)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復試:憲法;
試驗:行政法法學民法
_ 01憲法
_ 02行政法 a>
030104刑法學校
15
英語(3)201 717(1 )101政治理論(2)「(包括法理學,刑法)(4)817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復試:刑法(犯罪學)
試用的:法理學,民法
_ 01刑法
_ 02犯罪
030105民商法學校的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2)(3)717 817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復試:商法(包括商業法)加測試:法理學,民法
_ 01物權法
_ 02責任
_ 03 030106中國商法訴訟法 BR p>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817 201 717法律(包括法理學,刑法)(4)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重新檢查:刑事訴訟法;
試驗:民事訴訟法的法理學,民法
_ 01刑事訴訟法
_ 02民事和行政訴訟法律
030107經濟法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17法律(包括法理學,刑法)(4
復試:經濟法)817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加上測試:法理學,民法
_ 01市場規製法
BR /> 02宏觀調控法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1)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2)(3)717法律(包括法學,刑法)④817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復試:環境法
試:法理學,民法
_ 01環境法
a>
_ 02資源法
15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③201 717「(包括法理學,刑法)( 4)817法律(包括憲法,民法)
復試:國際經濟法,國際法
試:法理學,民法
_ 01國際私法<BR /
_ 02國際經濟法
50
英語(3)201 398法律碩士聯考專業基礎課④ 498法律碩士聯考(1)101政治理論(2)復試:法律綜合(民事,刑事)
_ 01不區分研究方向
003學院人文
47
030404中國少數民族史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818 718通史(4
復試:中國古代歷史)歷史文選
加試驗:世界近現代史上
_ 01中國民族關系史
_ 02中國東北跨境民族歷史
_ 03中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和宗教的歷史
_ 04中國民族政治史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 >(1)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19中國文學史(4)819中國文學理論,中國古代和
復試:中國文學史(先秦和漢,唐王朝)
加測試:中國通史「(古代)
_ 01在先秦和漢代文學的
_ 02唐代文學
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0歐洲和美國文學史(4)820比較
重新審視文學和文學理論文學評論寫作
加試驗:中國文學
_ 01中西比較文學
歐洲和美國文學_ 02 BR p> _ 03俄羅斯和蘇聯文學
060102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3)(1)101政治理論(2)201 721考古專業基礎綜合(4) - 沒有
重新檢查:專業課程(近半個世紀以來國外的考古研究和現狀,考古學理論,方法等)
加上測試:中國古代中國歷史語言學
_ 01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早期文明研究
_ 02膠東先秦考古發現和研究
060105專門歷史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13歷史的專業基礎(4) - 沒有
復試:歷史
加上測試:歷史上的中國文字學,中國古代
_ 01中國古代哲學,歷史
_ 02中國古代文明史
中國古代民族歷史
BR /> _ 03 _ 04中國古代文化歷史
004外國語學院
31
050201英語語言文學
① 101政治理論(2)222日語或德語(3)223 722英語(4)822英語
復試:文學鑒賞;
測試:高級英語高級聽力
>注意:英語是外國文學,英美概況
_ 01英語文學
_ 02英語和交叉研究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集成社會,文化
050210亞非語言文學
韓國④①101政治理論(2)222日語或224英語(3)723個基點823語言 BR />復試韓國:現代文學
加試驗:高級韓語,韓國高級聽力
註:韓國與韓國,現代文學史概述
_ 01集成韓國現代文學和電影文化
的_ 02韓國社會,語言和文化研究
050211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5
①101政治理論(2)222日語或223德語(3)724語言學概論(4)824語言學
復試:現代語言學
加測試:高級英語高級聽力
註:集成了基本的語言學英語,社會 - 語言 - 文化知識
_ 01話語分析和社交語學校
_ 02中國和外國語言對比與跨文化交際
03 _英語
005數學與信息科學系
數字媒體應用
31
070101基礎數學
①101政治理論(2)201英語(3)725數學分析(4)825高等代數
重新檢查:常微分方程或概率論;
加測試:復雜的功能;功能分析
-
_ 01功能分析
_ 02代數學
_
070104應用數學
15 <BR /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5數學分析(4)825 03非線性分析高等代數
相同的基本數學
_ 01非線性微分方程及其應用 BR p> _ 02電力系統
_ 03不確定性070105運籌學與控制論分析和應用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5數學分析(4)825高等代數
相同的基本數學
01自適應控制理論與應用
_ 02非線性系統控制
_ 03組合優化和理論計算機科學
_ 04灰色系統理論和應用
006光電070201理論物理信息科技
84
15
1 101政治理論(2)201英語(3)726高等數學(4)
重826量子力學:普通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
_ 01高能量物理理論和量子場論
_ 02凝聚態理論 a>
_ 03數學物理
_ 04相對論天體物理學
_ 05量子光學
070202粒子物理與核物理 8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6高等數學(4)826量子力學理論物理
_ 01粒子物理學唯一的唯象理論的標准模型
_ 02新的粒子物理
_ 03粒子物理和宇宙學
_ 04核結構理論
070205凝聚態物理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6高等數學(4)826量子力學
理論物理
>
_ 01介觀物理理論
_ 02計算凝聚態物理
_ 03低維系統和薄膜物理
BR /> 04納米的物理
的
070207光學 15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6高等數學(4)827光學
相同的理論物理
_ 01信息光學
_ 02生物光學
_ 03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
_ 04超快光學技術
_ 05光電子學
_ 06紅外光學 070 208無線電物理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6高等數學(4)828電磁
理論物理_ 01電磁場與微波
_ 02 _ 03數字傳輸理論和技術
_ 04復雜的系統中計算電磁學和電子
電磁散射輻射傳輸
077 301物理電子 15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26高等數學(4)829電磁場理論
重新檢查:普通物理(機械,光學)
BR /> _ 01光電
_ 02光電探測技術
_ 03薄膜物理
_ 04電磁場與微波
BR />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
15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1數學4
830信號與系統復試:電路基礎 BR p> _ 01圖像和多維信號處理
_ 02信息處理系統
007化學和生物學技術
63
BR /> 070302分析化學 8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31物理化學(4)831復試:分析化學
加測試分析化學實驗:無機化學,有機化學
_ 01分離科學
_ 02現代譜分析
_ 03化學信息科學
070303有機化學
1 101政治
復試理論②201英語(2)(3)731(4)物理化學832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
加測試:無機化學,分析化學
_ 01天然產物化學及應用
_ 02精細有機合成和農葯化工
_ 03雜環化合物的合成化學及其應用
070304物理化學
(1)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31物理化學(4)833無機化學
復試:物理化學實驗
加測試:分析化學,有機化學
_ 01新催化材料和催化反應 _
02環境催化
_ 03結構化學
070703海洋生物學
①101政治理論(2)201英語(3 )734生物化學(4)834普通生物學
復試:
加上分子生物學試驗: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
_ 01海洋藻類生物學
_ 02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081701化學工程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2數學二835化工原理(4)
復試:物理化學
試驗:無機化學,有機化學
_ 01傳球和混合工程
_ 02傳質與分離工程
_ 03催化反應工程
081 705工業催化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2數學II (4)833無機化學
復試:物理和化學
試驗:化工原理,有機化學
_ 01新的催化劑和催化反應
02環境友好催化
097 203農產品加工和儲藏工程
(1)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34生物化學(4 )836微生物學
復試:微生物測試
加測試:食品分析,食品和營養
_ 01水果和蔬菜的存儲和處理技術
> 02動物食品科學
_ 03農業生物轉化技術
_ 04功能性食品
海洋大學008
23
>
071004水生生物學
①101政治理論(2)201英語③737生物化學(4)837普通生物學
復試:細胞生物學
試用:微生物學,遺傳學
_ 01海洋生物環境毒理學和應用葯理學
_ 02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資源
03海洋生物
081 703生物化工
15
1 101政治理論(2)
201英語③302數學二(4)838生化工程原理復試: (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化分離工程)
試驗:微生物學,生化分離工程
_ 01海洋生化工程中
_ 02生化反應和生物反應器項目 BR p> _ 03生物制葯
009機電工程學院汽車工程
15
080201機械製造及自動化
15 (1)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1數學一(4)839理論力學
復試:機械設計
加試驗的基礎:材料力學,C語言程序設計
_ 01數字化製造技術
_ 02計算機輔助工程和模擬
_ 03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
a>
_ 04機械動力學
05特殊的加工工藝和自動化
010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
23
> 080502材料科學
15
1 101政治理論2
復試201英語③302數學二(4)840普通化學:基礎材料科學
加測試:物理化學,材料工程基礎
_ 01高分子材料
02 _ 03金屬材料
083001環境科學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2數學二④840普通化學
重新檢查:環境生態學
加測試:環境監測,環境介紹
_ 01環境生物技術
a>
_ 03環境污染與修復
_ 04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
011計算機科學
23
081202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①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1數學一(4)841數據結構
復試:操作系統;
試用軟體工程:C + +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 BR p> _ 01智能信息處理
_
_ 02信息安全
采礦
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03數據政治理論(2)15
1 101 201英語(3)301數學一(4)841數據結構
復試: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的基礎
加測試:C + +編程;計算機網路
_ 01分布式人工智慧
_ 02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
_ 03智能信息處理
BR /> 012土木工程<BR / 31
081401岩土工程
①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1數學④842力學材料
復試:土力學
試驗:鋼結構設計原理
_ 01環境岩土工程
_ 02岩土工程數值分析技術/ a>
081402結構工程
15 (1)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1數學④843結構力學
復試:鋼筋混凝土結構
>加測試:土力學,鋼結構設計原理
_ 01混凝土結構理論康復和加強技術
_ 02工程結構的數值分析方法研究和工程應用
>
081 405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1數學④843結構力學
復試:鋼筋混凝土結構
加上測試:土力學,鋼結構設計原則
_ 01結構耐火和防火減災工程
_ 02工程結構隔震和振動控制 BR p> 013葯學院
23
100701葯物化學15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744葯房基礎綜合(4)(包括天然葯物化學)
加測試 - 無
復試:葯物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和化學 01中國傳統醫葯和天然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開發新的葯物
_ 02天然葯物ADME研究
_ 03雜環細胞毒性的抗癌葯物的合成
100706葯理
>
1 101政治理論(2)英語(3)201 306西葯或744醫葯專業基礎綜合④ - 沒有
復試:葯理學
加測試: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有機化學 BR p> _ 01心腦血管缺血性損傷及葯物保護
_ 02抗癌葯物的篩選和有效成分的作用機制
_ 03抗損傷的葯物篩選及其機理研究
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
日本222
新編譯的日本(12),周平,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
德國223
德國(12),趙傷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4英語
沒有參考書目
717
法理學(第二版),編輯由張文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國的刑事法「(第二版),全面的經驗教訓楊洗,楊敦先,北京大學大學出版社,2003
718
中國古代歷史的歷史(上中下),朱紹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國近代歷史上(1949年) (第四版),李侃如編輯,中華書局公司,1994年
719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20
歐洲和美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朱偉,趙力,脆薄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外國文學理論簡史,劉翔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俄羅斯和蘇聯文學史(1-3卷),曹靖華,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721考古基礎上,綜合 BR />中國古代(向上或向下),審議,商務印書館。現代史綱要建博贊,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國的歷史,白壽彝,上海人民出版社。考古學理論,方法,技術欒豐實,中國考古文物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金懷。中國古代文明十,李學勤,復旦大學出版社,中國古代文明時期,毛詩序,上海教育出版社
722基礎英語
參考書目
723個基點韓國韓國(456),韓國延世大學學校代碼,韓國延世大學出版社,1994
724語言學
語言學(修訂本),胡壯麟,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新的純英語語言學,戴煒棟,他陳肇雄,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725數學分析數學分析(上,下冊)(第二版)Chenzhuan張金財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
726
高等數學高等數學(微積分,級數,常微分方程)(上,下冊),同濟大學代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731的物理和化學
物理化學,南京理工大學,傅獻彩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34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上下),王鏡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化濃縮的課程,聶劍,高等教育出版社
737生物化工
生物化學(第三版):王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物化學習題集,組,協力陶主編,科學出版社,2000
744葯房有機化學(第5版),倪沛洲系列,人民衛生出版社。分析化學(第五版)李發美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生物化學,吳梧桐(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經濟學815集成
政治經濟學原理「,衛興華經濟科學出版社,西方經濟學,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政治經濟學,逄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經濟,蔣血沫,上海人民出版社。微觀經濟學,周暉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宏觀經濟學,袁志剛上海人民出版社。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尹伯成,復旦大學出版社。
816管理綜合
管理,徐國華,張,趙平,清華大學出版社,生產和經營管理,陳水扁說,馬士華,高等教育出版社;企業戰略管理,標准化,冷克平,王江,高等教育出版社;物流外包和管理,王順玉,孟相如,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出版社
817綜合課程II
憲法(部分),編輯由許崇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民法,喻國明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18歷史文選
中國史(上下),工程和本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19中國文學理論,中國古代
批評中國文學理論史(上下),和章燒慷的,北京大學,發表在1995年,中國古代(向上或向下),印度商業圖書館,1999年,歷代文學作品選(底部),朱東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中國古代的文論選(四),審議,郭邵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20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
比較文學,倫敦,姚Sunjing謝天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劉翔宇,楊恆達,曾艷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22考試
包括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外國文學,英美輪廓;讀英語文學,王守仁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美國文學選讀,陶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英語文化,汪峰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823韓國綜合
與南韓國概述現代文學史。韓國文學(現代部分),延邊大學出版社,2004年進兵民,韓國概述,鯉城美,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
824語言學綜合
基本的英語,社會史 - 語言 - 文化知識
825高等代數
更高的代數(第二版),代數群主編在首席北京大學數學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BR p> 826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周氏迅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量子力學導論,曾金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827光學
光學教程,姚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光學(上下),趙凱華鍾西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828電磁
電磁,趙凱華,陳熙謀。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電磁學(新概念物理課程),趙凱華,陳喝遏尋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電磁學,吳健雄學術出版社,1983年。 (部分電路不測試)
829電磁場與電磁波的電磁理論。謝處方,饒克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工程電磁場導論,馮張馳,訴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電磁場與電磁波解決問題的指導,趙林,中國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學,2002
830信號與系統
信號與系統,鄭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吳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分析化學「(第四版),首席武漢大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儀器分析(儀器分析佔40%),武漢大學化學系,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32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上下),編輯胡宏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33無機化學<br
無機化學「(第四版),大連理工大學無機化學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的p>
普通生物學(第二版),吳相鈺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34普通生物學。生命科學的基礎上,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路耀華
化學原理(上下),姚玉英系列「,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835化工原理 836微生物
周D,微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837普通生物學
普通生物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838
生物技術,生化工程原理張玉軍唐主編,總編輯,中國南方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
839理論力學
理論力學(上下),哈爾濱工業大學技術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40普通化學
普通化學原理,華同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841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嚴蔚敏,吳偉民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 2001
842材料力學
材料力學(上下),孫訓方,代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材料力學,的宋栽炕,崔俠系列,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年
843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教程(Ⅰ,Ⅱ),龍馭球,包世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 煙台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
C. 論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論述題)
這次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一個引人矚目之處,是將誠實信用原則明文化、法定化。新民訴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鑒於在民事訴訟實踐中,普遍地存在著當事人濫用訴訟權利的情形,惡意訴訟、虛假訴訟、訴訟中的虛假陳述、拖延訴訟、偽造證據等時有發生,因此,在應對社會訴求方面,將誠實信用作為一項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並非僅僅具有法律上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政治層面的意義。因為,整個社會的誠實信用喪失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將誠實信用原則法定化,有助於引導、規范人們的訴訟行為,也有助於提升整個社會的誠信度。人們相信只要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訴訟公正、高效、低成本的價值追求都能夠充分得以實現。
一、誠實信用原則化的認識基礎
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許多人認為,只有植入誠實信用原則,通過對傳統的當事人主義、辯論主義(辯論原則)、處分權主義(處分原則)的修正或限制(甚至是訴訟模式的轉換——社會性民事訴訟、協動主義的訴訟模式),轉變傳統的訴訟觀念,才能實現實質上的平等和正義,充分實現民事訴訟關於真實、公正、迅速解決糾紛的價值追求。很顯然,這種認識的觀念基礎與傳統的自由主義相反,是一種國家本位、社會本位、義務本位的觀念基礎。
隨著誠實信用規制逐漸超越私法領域,擴展至公法領域,成為普遍的法律原則,即使不考慮私法權利義務與民事訴訟權利義務的聯系,民事訴訟法作為公法也將適用誠實信用原則。這樣一來不僅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間的關系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關系也同樣適用於誠實信用原則。
基於上述認識,1895年奧地利民事訴訟法、1911年匈牙利民事訴訟法、1933年前南斯拉夫民事訴訟法、1939年德國民事訴訟法、1942年義大利民事訴訟法均相繼規定了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有真實陳述之義務,尤以德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影響最大。1990年修訂的韓國民事訴訟法第1條明確規定:「法院應為訴訟程序公正、迅速以及經濟地進行而努力;當事人及訴訟關系人應當誠實信用地進行訴訟。」 1996年日本修訂民事訴訟法,新增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
二、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情形
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一般有以下情形:
1.當事人真實陳述的義務。當事人真實陳述的義務略稱為「真實義務」。真實義務通常被認為是誠實信用原則的主要內容。有的大陸法系國家,雖然沒有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一般規定,卻有關於真實義務的規定;相反,有的國家雖有誠實信用的一般規定,但卻沒有明確規定真實義務,僅理論上認為這是基於誠實信用原則而發生的一種法定義務。在外國法理上,一般認為,當事人的真實義務僅為主觀性義務(正直義務或真誠義務)或主觀真實義務,即只要當事人根據本意為真實陳述時,就屬於履行了義務。也就是說,即使事後發現和認定當事人的陳述與案件事實不符,也不屬於違反真實義務。要求真實義務為當事人陳述的客觀真實也是無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如果定義為主觀性義務,則真實義務對於發現案件真實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真實義務應當如何界定,在國外依然有較大的爭議。
2.促進訴訟的義務。當事人負有促進訴訟的義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之一。這一義務要求當事人在訴訟中不得實施遲延或拖延訴訟行為,或干擾訴訟的進行,應協助法院有效率地進行訴訟,完成審判。這一義務具體體現在不得遲延提出攻擊和防禦方法;不得故意申請無理由的迴避(迴避權的濫用);不得故意拆分訴訟標的,以規避相應的訴訟程序(如通過拆分訴訟標的使之適用於小額訴訟,由此獲得小額訴訟程序帶來的利益)等。
3.禁止以欺騙方法形成不正當訴訟狀態。按照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不得以欺騙方法形成不正當的訴訟狀態,從而獲得法規的不當使用或不適用。例如管轄權的濫用,原告通過編造虛假的管轄原因事實,從而獲得有利於自己的管轄。又如,在票據訴訟中票據持有人向出票人行使權利,但為了讓自己所在地的法院獲得管轄權,特意將同一所在地的背書人作為被告,提起共同訴訟,從而獲得所在地法院的管轄權,但在第一次口頭辯論期日中又故意撤回對背書人的請求。再如,當事人在訴訟即將開始之前,廉價取得幾乎沒有價值的自動債權,然後在訴訟中主張抵銷的情形。另外,外國當事人為了規避訴訟擔保義務而讓所在國當事人代為起訴的情形,也屬於違反誠信原則。
4.禁反言。民事訴訟上的禁反言,也稱之為禁反言原則。該原則源於英美法上estoppel法理。大陸法系國家,如日本又將其擴展或概括為禁止矛盾行為。這一原則的具體適用要件包括三個方面:其一,當事人在訴訟中實施了與之前(訴訟中或訴訟外)訴訟行為相矛盾的行為;其二,在對方信賴的前提下,作出了違反承諾的行為;其三,給信賴其先行行為的對方造成了不利。例如,作出自認之後,在無正當理由的情形下撤回自認。禁反言原則的法理在實踐中也得到了日本最高裁判所的認可。但在理論上,關於如何適用禁反言原則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同一訴訟中,因為遵守口頭辯論一體化的原則,所以,即使當事人的行為是矛盾的,並可能對法官的自由心證的形成有影響,但也不適用禁反言原則。另外,從訴訟行為的性質而言,對於取效性訴訟行為(指該行為的實施不會直接發生程序上的法律效果,僅僅是要求法院實施相應的裁判行為,如訴訟中當事人主張和舉證的行為就屬於典型的取效性訴訟行為),原則上當事人是可以自由撤回的,也不受禁反言原則的約束。
5.訴訟上權能的濫用。雖然訴訟制度給予了當事人某些權能,但如果沒有誠實信用地行使該權能,也就不能予以承認該權能行使的利益。訴訟上權能的濫用,如無正當理由反復要求審理法官迴避;期日指定申請權的濫用等。這些權能的濫用可以從有無正當理由來判斷,不容易把握的是訴權的濫用問題。由於訴權是一種受憲法保障的基本訴訟權利,因此,在外國民訴的實踐中,以誠實信用原則對訴權濫用的處置是相當謹慎的。在承認誠實信用原則的國家,關於誠實信用與訴訟上權能或訴訟權利濫用的規制二者之間的關系,理論上至今仍存有爭議。實質是誠實信用原則是否包含對訴訟上權能或權利濫用的規制。
6.訴訟上權能的喪失。因行為人長時期不行使訴訟上的特定權能,使得對方產生一種行為人大概不會行使該權能的期待,一旦達到如此階段,行為人還可以行使權能的話,就將有損對方的期待,因此,為了維護這種期待,在此情形下權能的行使是不合法的,也就是所謂失權的原則。在規定的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救濟的方法,可以適用失權原則,通常認為沒有問題。但對於訴權的失效或失權問題與對待訴權濫用的問題一樣需要謹慎對待。訴訟上權能的喪失與訴訟上權能因濫用而被禁止的情形不同在於,前者是因消極的不作為而發生的,後者卻是因積極的作為而發生的,前者的效果是失權,後者的效果是無效。
三、誠實信用原則的實施
在國外民事訴訟中,作為一項抽象的原則或規定,通常是通過判例來實現的。但判例的示範性和規范性要求強有力的司法作保障。與此不同,我國各級法院的司法權相對比較弱,因此,試圖通過判例形成具體的適用規范和指南比較困難。在我國,落實法律的原則性規定通常採用的方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司法解釋,通過司法解釋的細化使抽象的原則規定得以實現。司法解釋的難點在於,需要在規范技術上做到抽象化和類型化,如果沒有一定時間的司法實踐積累和抽象能力是很難做到的。而且一旦抽象化,又可能存在一些情形下抽象與具象無法對接適用的問題。誠實信用與正當的概念一樣是非常寬泛和抽象的,我們也可以通過指導性案例將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典型事例提升為規范。在這方面,尋找具有說服力的典型案例是關鍵。由於指導性案例的產生,在程序上相當復雜,因此不可能指望短時期內就會有較多的相關指導性案例產生。
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中,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如何正確適用誠實信用原則而不至於不正當限制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正當行使。因為總體而言,誠實信用原則是限制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是對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的制約,因此,在沒有明確制度規定的情形下,也容易以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為由,發生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不當干預,有損程序正義、訴訟平等,尤其是在以追求實質正義、實質平等的名義下。要使誠實信用在民事訴訟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司法的權威性、公信力,強化裁判的功能,增強審判中法律理論的解釋、說理作用,否則誠實信用原則很容易因為「適用難」擱置起來,成為一條「睡眠」條款。
D. 涉外離婚案件,對方是韓國人,可以缺席判決嗎
你好: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等的規定,現將我國關於涉外離婚訴訟的管轄權原則歸納如下:
1.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在華要求離婚的,應按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我國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我國民法院有權受理。如果雙方均為出國人員,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向出國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
3.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我國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4.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關於離婚適用法律的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中國公民同外國人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根據這一規定,我國公民和外國人在我國申請離婚,應按我國《婚姻法》的規定辦理。
E. 張衛平的個人作品
1.《程序公正實現中的沖突與衡平》(成都出版社1992);
2.《破產程序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3.《訴訟構架與程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4.《探究與構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5.《守望想像的空間》(自選集、法律出版社2003);
6.《轉換的邏輯——民事訴訟體制轉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
7.《民事訴訟法》(法律出版社2004);
8.《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2005年人民大學出版社);
9.《推開程序理性之門》(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10.《民事訴訟:回歸原點的思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中國審判理論研究》(重慶人民出版社1991);
2.《破產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
3.《民事訴訟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4.《民事訴訟現代化與制度建構》(法律出版社2000);
5.《司法改革:分析與展開》(法律出版社2003)。
6。《傲慢與偏見》(文協出版社2004)
7.(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文協2006年)
8.《性侵犯訴訟教程——鷹郡案為例》(文協2007年) 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要有:
1、《在有與無之間——法學研究方法論漫談》,《法治研究》,2010年第1期;
2、《起訴難: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法學研究》,2009年第6期;
3、《回歸馬錫五的思考》,《現代法學》,2009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2期)(《訴訟法學*司法制度》,人大復印資料2010年第1期);
4、《案外人異議之訴》,《法學研究》,2009年第1期;
5、《無本之木——民事訴訟法學貧困化的思考(一)》,《司法》,2008年;
6、《認識經驗法則》,〈清華法學〉,2008年第6期;
7、《司法公正的法律技術與政策》,〈法學〉(核心),2008年第8期;
8、《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若干問題》,《中國法律》,2007年第4期;
9、《再審事由構成再探討》,《法學家》(核心),2007年第6期;
10、《判決執行力主體范圍的擴張————以實體權利轉讓與執行權利的獲得為中心》,《現代法學》(核心),第5期;
11、《大陸地區民事訴訟的沿革、改革與民事訴訟法的修正》,台灣中央研究院,2007年;
12、《民事訴訟中的異議制度研究》,《清華法學》,第1期;
13、《訴訟調解:時下態勢的分析與思考》,《法學》(核心),2007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第9期全文轉載;
14、《Reform of lawsuit system and revision of filing conditions》(起訴條件與訴訟要件)《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15、《關於民事執行中的舉證責任》《執行工作指導》(中國審判指導叢書),最高法院執行工作室編,2006年第1期;
16、《民事訴訟法修改之我見》,《法商研究》(核心),2006第5期;
17、《管轄權異議:回歸原點與制度修正》,《法學研究》(核心),2006年第4期;
18、《再審價值:有限糾錯》,《法律適用》(核心),2006年第7期;
19、《民事訴訟法任務的構成與修正》,《法學》(核心),2006年第5期;
20、《民事訴訟「釋明」概念的展開》,《中外法學》(核心),2006年第2期;
21、《民事訴訟法的修正與程序正義的提升(下)》,《中國司法》,2006年第2期;
22、《民事訴訟法的修正與程序正義的提升(上)》,《中國司法》,2006年第1期;
23、《民事訴訟法律審的功能與構造》,《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
24、《法律審研究》(《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二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25、《民事訴訟法律審事由研究》(《訴訟理論與實踐》收錄),法律出版社,2005年出版;
26、《民事訴訟體制轉型中的〈民事證據規定〉》,《中國司法》2005年第4期;
27、《民事訴訟中的矛盾群及解》,《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
28、《糾紛替代性解決機制的構想》,《法律適用》,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05年3期轉載)
29、《五位一體教學法》,《教育研究》(清華大學主辦),2004年地4期;
30、《起訴條件與實體判決要件》,《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31、《體制轉型:民事訴訟法修改的基本作業》,《法學家》,2004年第5期;
32、《民事訴訟中法院的基本職權》,《法學論壇》,200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05年1期轉載);
33、《論訴訟契約化——完善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作業》,《中國法學》,2004年第3期;
34、《第三人類型及展開》,《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一輯,2004年5月;
35、《舉證時限若干問題探討》,《人民司法》,2003年第9期;
36、《既判力的客觀范圍》,《訴訟法研究》,2003年總第5卷;
37、《再審制度:基礎置換與重建》,《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15000);
38、《證明標准建構的烏托邦》,《法學研究》,2003年第4期(12000);
39、《關於「路案」的分析》,《人民司法》,2002年第5期(6000);
40、《中國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框架》,《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02年版;
41、《體制轉型與我國民事訴訟理論的發展》,《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6期;
42、《處分原則重述》,《現代法學》,2001第5期(14000);
43、《事實探知:絕對化傾向及其消解》,《法學研究》,2001第4期。(14000);
44、《證明責任倒置的辮析》,《人民司法》,2001年第8期;
45、《民事證據法:建構中的制度移植》,《政法論壇》,2001年第4期。(15000);
46、《民事訴訟法的發展與體制性制約分析》,《法律科學》,2001年第4期。(14000);
47、《民事證據法必要性之考量》,《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14000);
48、《交叉詢問制:魅力與異境的尷尬》,《中外法學》2001年第3期。(15000);
49、《法庭調查與辯論:分與合之探究》,《法學》,2001年第4期。(6000);
50、《證據責任分配的基本法理》,《證據法論壇》,2000年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第5期(DISEST)轉摘;
51、《民事訴訟體制與民事訴訟模式的發展,《浙江大學法學評論》,2000年7月(15000);
52、《代位訴訟初論》(《訴訟法學新探》),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8月。(8000);
53、《民事訴訟模式的歷史分析》,《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25000;
54、《民事再審事由研究》,《法學研究》,2000年第5期。(14000);
55、《證明責任概念解析》,《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15000);
56、《論我國法院體制的非行政化》,《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12500)(CUPA轉載2000年第4期);
57、《民事再審事由審查程序的法定化》,《法學》2000年2期。(5000);
58、《論民事訴訟中失權的正義性》,《法學研究》,1999年第6期;
59、《自認制度及結構分析》,《清華法學評論》,1999年第1期;
60、《民事證據制度改革走向探知》,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
61、《轉換時期我國民事訴訟理論體系的邏輯發展與契合》,湖南出版社,《湘江法律評論》1996年第一卷;
62、《論破產程序的域外效力》,法律出版社 ,《民商法論叢》,1995年第四卷;
63、《論破產程序的域外效力》,法律出版社,《民商法論叢》,1995年第四卷;
64、《法國民事訴訟中的訴權制度及其理論》,《法學評論》,1997年第4期;
65、《論訴訟法標的及識別標准》,《法學研究》,1997年7月第19卷第4期;
66、《中國民事訴訟運行的問題點——以證據制度為中心》 (日文) ,《一橋論叢》,1997年1月號;
67、《我國民事訴訟辯論原則重述》,《法學研究》 1996年第6期;
68、《大陸法系民事訴訟與英美法系民事訴訟——兩種訴訟的比較分析》,《法學評論》,1996年第5期(下);
69、《大陸法系民事訴訟與英美法系民事訴訟——兩種訴訟的比較分析》,《法學評論》,1996年第4期(上);
70、《民事訴訟基本模式:轉換與選擇之根據》,《現代法學》,1996年第6期;
71、《絕對職權主義的理性認知---原蘇聯民事訴訟基本模式評析》,《現代法學》,1996年第4期
72、《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理論與實務》(日本),《法學家》,1995年9月總1075期;
73、《日本失業救濟的法律規制---日本(僱傭保險法)考查》,《現代法學》,1995年第1期;
74、《轉制與應變---論我國傳統民事訴訟體制的結構性變革》(獲司法部直屬院校「八五」期間優秀論文獎),《學習與探索》,1994年第4期;
75、《日本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簡介》(下),《外國法學研究》,1994年第2期;
76、《日本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簡介》(上),《外國法學研究》,1994年第1期;
77、《職權主義與當事主義---兩種民事訴訟基本模式的比較研究》,《外國法學研究》,1993年第1期;
78、《從行政訴訟視角論行政權與司法權的關系》,《學習與探索》,1992年第5期;
79、《論督促程序》,《中國法學》,1991年第5期;
80、、《論行政不作為違法的司法救濟》,《社會科學》,1991年第8期;
81、《論行政法規竟合與行政處罰竟合》,《政治與法律》,1991年第6期;
82、《多數人訴訟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法學 》,1990年第6期;
83、《集團訴訟理論探討與模式構想》《法學碩士論文選》(獨),群眾出版社,1989年2月;
84、《當前股票、債券發行若干法律問題探討》,《法學雜志》,1989年第五期;
85、《訴訟標的理論的發展與變革》,《外國法學研究》,1989年第2期;
86、《選定當事人制度的理論討論》,《法學與實踐》,1989年第3期;
87、《集團訴訟適用中若干問題》,《中國法學》,1989年第4期(獲司法部直屬院校「七五」期間優秀論文獎);
88、《破產法實施的心理---文化環境 》,《學習與探索》,1988年第6期;
89、《論破產原因》,《政治與法律》,1988年第5期;
90、《蘇聯東歐各國檢察長對民事訴訟的參與》,《外國法學研究》,1988年第3期;
91、《試論產品責任訴訟》,《廣東法學》,1988年第1期;
92、《橫向經濟聯合中的復合合同關系》,《國內外經濟管理》,1987年第15期;
93、《楊沫初戀一文糾紛涉及的法律問題》,《法制月刊》,1987年第10期;
94、《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新課題》(下),《中國法學》,1987年第6期;
95、《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新課題》(上),《中國法學》,1987年第5期;
96、《集團訴訟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外國法學研究》,1987年第2期;
97、《對租賃經營的法學思考》,《學習與探索》,1987年第3期;
98、《人民調解制度與中國傳統文化》,《法學》,1987年第5期;
99、《日本行政訴訟制度》,《法學雜志》,1987年第1期;
100、《選定當事人制度初探》,《法學季刊 》,1987年第1期;
101、《日本法院對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外國法學研究》,1986年第3期;
102、《關於破產制度中的幾個問題》,《寧夏社會科學》,1986年第2期;
103、《費爾巴哈早期刑法思想剖析》,《外國法學研究》,1986年第1期;
104、《論技術商品與技術轉讓合同》,《學習與探索》,1985年第5期;
105、《當前股票、債券發行中若干法律問題探討》,《法學雜志》,1985年第6期;
106、《日本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的看法》,《政治與法律》,1985年第1期;
107、《日本刑事犯罪的新動向》,《中國法學》,1984年第2期;
108、《一門新興的學科---被害者學》,《法學季刊》,1984年第4期。) 1、《法學藍調》(獨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2、《民事訴訟法教程》(獨著),張衛平,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3、《推開程序理性之門》(獨著),張衛平,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4、《三言九問》,何家弘、張衛平、汪建成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5、《簡明證據法教程》,何家弘、張衛平主編,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6、《那門是窄的》(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7、《瑣話司法》(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8、《民事訴訟案例教程》(獨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9、《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獨著),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10、《民事訴訟法習題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
11、《知向誰邊》(獨著),張衛平,法律出版社,2005年出版;
12、《民事訴訟法》(獨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
13、《轉換的邏輯——民事訴訟體制轉型分析》(獨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
14、《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一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5月;
15、《民事證據制度研究》(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16、《守望想像的空間——張衛平論文集(1)》,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
17、《民事訴訟案例教程》(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8月;
18、《探究與構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論》(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
19、《外國民事證據制度研究》(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20、《民事訴訟考研必讀資料》(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
21、《司法改革:分析與展開》(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
22、《司法現代化民事訴訟的基本建構》(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
23、《外國證據法資料》(上下)(主編、翻譯部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24、《構架與程式——民事訴訟的法理分析》(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25、《民事訴訟法教程》(司法部統編教材、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11月;
26、《法國民事訴訟法導論》(合著、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27、《司法部直屬院校「八五」期間優秀論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
28、《轉換時期我國民事訴訟理論體系的邏輯發展與契合》(第一卷),《湘江法律評論》湖南出版社,1996年;
29、《破產法教程》(修訂本),法律出版社,1995年10月;
30、《日本民事執行法的理論與實務》(合譯),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31、《中國審判理論研究》(合著、副主編),重慶出版社,1993年10月,(重慶社科一等獎、國家八*五科研課題);
32、《破產程序導論》(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33、《程序公正實現中的沖突獨著與衡平》,成都出版社,1993年5月,(全國首屆訴訟法學科研成果 「南豐杯」一等獎、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34、《中國行政訴訟法原理》(合著),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35、《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法學》(合著),重慶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重慶社科二等獎);
36、《股票制度規范運作》(合譯),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9月;
37、《中國民事訴訟法學》(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38、《新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終述》(合著),長春出版社,1991年11月;
39、《強制執行理論與實務》(合著),重慶出版社,1990年11月,(重慶社科二等獎、四川省社科三等獎);
40、《破產法教程》(合著),法律出版社,1990年6月;
41、《行政訴訟法導論》(合著),重慶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42、《行政訴訟指南》(合著),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43、《民事訴訟法新論》(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1.《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2年,部分詞條;
2.《訴訟法大詞典》,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部分詞條;
3.《行政法詞典》,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部分詞條。
F. 華東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綜參考書目
030106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修訂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刑事訴訟法學教學研究資料匯編》(第一輯2000—2005年)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民事訴訟法案例與圖表》葉青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訴訟證據法學:指引、案例與文獻》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偵查學》楊正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偵查學原理》楊正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802法學綜合我校提供法學綜合課考試大綱。 法理學部分:《法理學導論》徐永康主編、顧亞璐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四、六、九、十四、十五、十六章。 法律史部分:《中國法制史》王立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一、二 、三節,第七章第二、三、四節,第十三章第一、二、三節;《外國法制史》(第四版)何勤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十章。 憲法學部分:《憲法學要義》殷嘯虎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 刑法學部分:《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四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五章第一節,第七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八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九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十章第二節、第四節,第十一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第十二章第二節、第五節,第十三章第二節,第十六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十七章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第二十四章第二節、第四節,第二十五章第二節,第二十八章第二節、第三節。 民法學部分:鄭雲瑞著《民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二章第一節、第六章第五節、第八章、第十章第六節。 訴訟法學部分:《刑事訴訟法學》(修訂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五章、第七章、第十五章;《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六章、第十二章。 經濟法學部分:《經濟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六章第二、三、四節,第九章第一、二、四節,第十四章第一、二節,第十六章第一、二、三節。 參考資料: http://www.law.ac.cn/zs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83
G. 民事訴訟法教材
21世紀抄法學系列教材:民事訴訟法(第6版)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69712
版次:6
商品編碼:1119870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
出版時間:2013-02-01
印刷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印次:3
內容簡介:
由江偉編著的《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民事訴訟法(第6版)》遵循大陸法系國家規范出發型民事訴訟的法律思維傳統,深入淺出地闡述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系統、准確地傳遞民事訴訟法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初步樹立權利保護的訴訟目的觀和正當程序的價值理念,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程序法律思維。簡言之,作者江偉力爭使本書第六版成為民事訴訟法研習者的良師益友、步入民事訴訟法學殿堂的階梯。
目錄:
導論:民事訴訟法研習方法
第一章 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法
第一節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第二節 民事訴訟
第三節 民事訴訟法
第四節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第二章 訴與訴權
第一節 民事之訴
第二節 反訴
第三節 民事訴權
第三章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當事人平等原則
H. 民商法考研都要考什麼科目
你是考哪所大學的呢?各個學校的有所不同,給你發個2010年的北京化工大學的給你做參考吧: 本科目試題各部分所佔比例大致為:法理50%、刑法20%、民事訴訟法30%. 第一部分——法理學 一、法學導論 法學的研究對象,法學與相鄰學科,法學教育,西方法學的歷史,中國法學的歷史,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產生與發展,法理學在法學體系中的地位,法學研究方法 二、法的本體 (一)法的概念(含法的作用) (二)法的淵源、形式和效力 (三)法的要素 (四)法律體系 (五)法律關系 (六)權利和義務 (七)法律責任 (八)法律程序 三、法的起源和發展 (一)法的歷史 (二)法律演進與法律發展 四、法的運行 (一)法的制定 (二)法的實施 (三)法律職業 (四)法律方法 五、法的價值 (一)法的價值概述 (二)法與秩序 (三)法與自由 (四)法與效率 (五)法與正義 (六)法與人權 六、法與社會 (一)法與經濟 (二)法與政治 (三)法與文化 (四)法與法治國家 (五)法與和諧社會 第二部分——刑法 一、刑法概論 (一)刑法概說 (二)刑法的基本原則 (三)刑法的效力 二、犯罪論 (一)犯罪的概念 (二)犯罪構成 (三)犯罪客體 (四)犯罪客觀方面 (五)犯罪主體 (六)犯罪主觀方面 (七)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 (八)正當行為 (九)故意犯罪的形態 (十)共同犯罪 (十一)罪數形態 三、刑事責任論 (一)刑事責任 (二)刑罰的概念和體系 (三)刑罰的裁量 (四)數罪並罰 (五)緩刑 (六)刑罰的執行 四、刑法分論 (一)分論與總論的關系 (二)罪名、罪狀與法定刑 (三)法條競合 (四)危害國家安全罪 (五)危害公共安全罪 (六)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七)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八)侵犯財產罪 (九)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十)貪污賄賂罪瀆職罪 第三部分——民事訴訟法 一、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法的概念 (一) 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 (二) 民事訴訟的概念和特點 (三) 民事訴訟目的 (四) 民事訴訟的程序價值 (五) 民事訴訟法 (六) 民事訴訟法與相鄰部門法的關系。 二、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一)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概念 (二)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要素 (三) 引起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事實 三、訴權和訴 (一) 訴權的涵義 (二) 訴權的保護 (三) 訴的概念 (四) 訴的種類 (五) 訴的要素 (六) 訴的合並、變更或追加 四、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五、民事審判的基本制度 六、民事訴訟的主管和管轄 (一) 民事訴訟的主管 (二) 管轄的概念和分類 (三) 確定管轄的原則 (四) 管轄恆定 (五) 級別管轄 (六) 地域管轄 (七) 裁定管轄 (八) 管轄權異議 七、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 (一) 當事人的概念 (二) 當事人的認定 (三) 當事人主體資格 (四) 共同訴訟人 (五) 第三人 (六) 訴訟代表人 (七) 訴訟代理人的種類及代理許可權 八、法院調解 (一) 法院調解的原則 (二) 法院調解的程序 (三) 法院調解的效力 九、訴訟保障制度 十、期間、送達和訴訟費用 十一、民事訴訟證據 (一) 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和分類 (二) 證明對象 (三) 證明責任 (四) 證明標准 (五) 證據的收集與保全 (六) 證明過程。 十二、第一審程序 (一)第一審普通程序 (二)簡易程序 (三)民事訴訟中的裁判 十三、第二審程序 (一) 上訴的提起與受理 (二) 上訴案件的審理 (三) 上訴案件的裁判 十四、再審程序 十五、特殊程序 十六、執行程序 (一) 民事執行的條件及原則 (二) 執行管轄 (三) 執行主體和執行客體 (四) 執行制度 (五) 執行的開始、中止和終結 (六) 執行措施 十七、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一) 涉外民事訴訟的特殊原則 (二) 涉外民事訴訟的管轄 (三) 涉外民事訴訟的期間、送達 (四) 涉外民事訴訟的財產保全 (五) 司法協助 十八、涉港、澳、台民事訴訟與區際司法協助 (一)涉港澳台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二)區際司法協助 原文來自: http://www.cne.cn/news/38_54/2009_11_3_ta51163749511311900219317.shtml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