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司法行政法制工作規定

司法行政法制工作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2-10 22:48:17

1. 司法部門的目標和性質

目標: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和國家長治久安服務,服務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保護人民民主權利,方便人民群眾生活
性質:人民民主專政性質

司法行政機關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司法體系和法制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消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院校,培養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消,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我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和任務主要有12項: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和國家長治久安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服務,為保護人民民主權利,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服務,開拓創新,艱苦奮斗,使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蓬勃發展,目前,全國已建成20所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 15所現代化文明勞教所,罪犯、勞教人員改好率達90%以上,重新犯罪率為8%,我國成為世界上重新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律師制度的改革推動了律師各業的發展,全國已有律師事務所9,000多家,專兼職律師近110,000名。各級公證機構達3179個,業務范圍擴大到200多項。全國恢復和新建普通法律院校(系、專業)333所(個),新建地方成人政法院校29所,新建司法學校、監獄警校53所。從1986年開始的全民普法教育,使全國8.1億普法對象中的7. 1億人接受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依法治理是實現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和必由之路,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185個地級市、 1686個縣(市、區)及65%的農村、工廠、學校、街道等基層單位和100多個行業、部門、總公司開展了依法治理工作。全國已建成鄉鎮司法所33290個,成立了98.4萬個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917.5萬名凋解人員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線;全國建立基層法律服務所35,873個,擁有基層法律工作者118,359人。正在各地推廣的「1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是司法行政工作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99年8月,全國有198個地(市、州)、 2508個縣(區、市)已經開通這一電話專線,共計6000多條。另外,全國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15個別省級市以及196個地市、601個縣(區、市)已經建立法律援助機構。在司法外事領域,我國已與30多個國家簽訂了46項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其中31項已經生效。

2. 司法機關的職能

法律分析: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是政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大家簡稱的公檢法司。四個系統職責不同,各有分工,司法局的主要工作包含:公證、律師、法律援助、普法教育宣傳、監獄、勞教等。貫徹執行國家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政策和規定,編制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負責制訂全市依法治市和法制宣傳教育規劃,並組織實施。管理和指導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指導法制新聞和對外法制宣傳。管理、監督和指導全市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監督、指導市律師協會工作。管理、監督和指導全市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工作,監督、指導市公證員協會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六條人民法院堅持司法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七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公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八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3. 司法行政機關

我國司法行政機關就是國務院下屬的司法部;地方各級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就是司法局。隸屬於司法機關,司法機關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及有關功能部門。

司法機關職責:管理對罪犯的勞動改造工作和對違法分子的勞動教養工作;領導和管理輪訓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部門的在職領導人員和律師、公證處負責人員的工作;領導直屬的政法院校並指導大專院校法律系和各類學校的法學教育;領導和管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管理法律報刊和書籍的出版工作。

領導和管理律師工作;領導和管理國家公證和涉外公證工作;領導和管理司法助理員的工作;領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和業務建設;管理司法方面的外事工作;調查研究司法行政工作的政策、理論問題;指導下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等。

(3)司法行政法制工作規定擴展閱讀:

司法行政機關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司法體系和法制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是最高的司法行政機關。

司法機關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及有關功能部門。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偵查部門、軍隊保衛部門等其他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機關。

4. 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序

答案:A
【解析】法律的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國家授權的社會組織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運用國家權力,把法律規范運用到具體人或組織,用來解決具體問題的一種行使權力的專門活動。B項是法的執行,C項是法的創制,D項是法的實施。

5. 司法考試中的從事法律工作三年怎麼界定

需要通過考試來界定。司法部印發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簡稱《辦法》)。《辦法》擴大了參加資格考試人員的范圍,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報考需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而考生需通過第一階段考試後才能進入第二階段。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律類職業證書考試。

擔任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一般在全國考生人數的10%左右。。

根據《關於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的指示,從2018年開始,國家司法考試將改為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不只是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需要通過該考試,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法律類仲裁員也需要參加並通過考試。

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從事法律工作三年是指申請執業登記前從事過律師、公證和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審判、檢察業務工作,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和其他法律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不經實習,直接申請執業登記。

(5)司法行政法制工作規定擴展閱讀

1、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2、法律工作者證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證,申請執業登記前從事過律師、公證和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審判、檢察業務工作,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和其他法律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不經實習,直接申請執業登記。

3、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這個資格考試需要工作經驗和工作年限,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1年,取得法律類、經濟類或相關專業大專學歷,工作滿5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3年,取得非法律類經濟類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7年,其中從事企業法律或經濟工作滿5年。

6. 收集法律依據(請問這法規條目的出處)

我給你一些建議吧~

律師協會是社團法人 民間自律組織,作用微弱~ 沒有實權! 工作人員內的層級容就那樣,不敢恭維,你也不要計較他們,層次問題……

建議你向上一級部門反映,例如律師管理處, 它屬於司法行政機關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是拿納稅人的錢運作的。因此,它必須要對納稅人負責! 效果或許要好一點~

7. 國務院最近有什麼新文件行政不得干擾法律

是「權力」干預司法,而不僅僅是「行政權力」干預司法。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文件應該是中央文件或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提出要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插手具體案件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於2015年2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規定,要建立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等信息依法提取、介質存儲、專庫錄入、入卷存查的機制,相關信息均應當存入案件正卷。
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全文如下。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司法權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領導幹部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做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第三條對司法工作負有領導職責的機關,因履行職責需要,可以依照工作程序了解案件情況,組織研究司法政策,統籌協調依法處理工作,督促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司法機關創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但不得對案件的證據採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
第四條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不得執行任何領導幹部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
第五條 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
以組織名義向司法機關發文發函對案件處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司法人員均應當如實記錄並留存相關材料。
第六條司法人員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的行為,受法律和組織保護。領導幹部不得對司法人員打擊報復。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司法人員免職、調離、辭退或者作出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
第七條司法機關應當每季度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報送同級黨委政法委和上級司法機關。必要時,可以立即報告。
黨委政法委應當及時研究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報告同級黨委,同時抄送紀檢監察機關、黨委組織部門。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領導幹部屬於上級黨委或者其他黨組織管理的,應當向上級黨委報告或者向其他黨組織通報情況。
第八條 領導幹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黨委政法委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
(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第九條領導幹部有本規定第八條所列行為之一,造成後果或者惡劣影響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造成冤假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領導幹部對司法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條司法人員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的,予以警告、通報批評;有兩次以上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情形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主管領導授意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的,依紀依法追究主管領導責任。
第十一條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應當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政績考核體系,作為考核幹部是否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廉潔自律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本規定所稱領導幹部,是指在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以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領導幹部。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2015年3月18日起施行。

8. 司法部辦案程序規定有哪些

您好:
司法部辦案程序規定
一、政策起草和宣傳
1、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3、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4、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5、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二、監督管理和調節
1、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2、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3、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4、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三、參與國際司法事務
1、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2、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3、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4、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5、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9. 司法行政職能有哪些

法律分析:司法行政職能主要涵括普法依法治理、社區矯正、基層人民調解、監獄勞教、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主要職能。具體職能如下:

1、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3、負責全國勞動教養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指導、監督勞動教養的執行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4、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5、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6、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7、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8、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9、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10、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11、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12、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13、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14、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法律依據:《司法行政法制工作規定》第四條 法制工作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依照規定許可權,組織起草司法行政法律、法規、規章和綜合性規范性文件,擬訂起草規劃,協調本機關各職能部門起草規范性文件;

(二)負責解釋、清理、編纂本級司法行政規范性文件,就有關文件具體應用中的問題,起草解釋性復函、批復;

(三)參與上級機關組織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起草工作,對上級機關擬訂和本級立法機關以及其他部門送交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草案提出修改、補充意見;

(四)審核本機關規范性文件草案;

(五)監督、檢查本機關、本系統執行司法行政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對違法、違章行為,負責向本機關領導或者其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糾正意見,並結合執行中的問題,提出廢、改、立的建議;

(六)組織、指導、管理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

(七)調查研究司法行政法律政策問題,收集整理司法行政法制資料,為領導決策提供法律意見;

(八)指導下級機關的法制工作。

第五條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根據法制工作機構的任務,應當為法制工作機構配備有一定馬列主義理論和法律政策水平、政治素質好、熟悉業務、有一定工作經驗、有較高寫作能力的工作人員。

第六條 司法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應當採取各種形式,對法制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政治和業務水平。

第七條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為法制工作人員閱讀文件和參加有關會議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第八條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為法制工作機構提供必需的專項業務經費、調研經費、技術裝備以及其他工作條件。

10.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的檢查監督

第四十六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每年向司法行政機關申請辦理《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年度注冊。
未經年度注冊的,不得繼續執業。
第四十七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證年度注冊工作,由負責執業登記的司法行政機關於每年3月31日前組織進行。
第四十八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申請辦理執業證年度注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上年度執業情況和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情況的個人總結;
(二)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該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表現年度考核意見;
(三)《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第四十九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申請執業證年度注冊的材料,由其所在的基層法律服務所按規定的時間上報住所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查,由其出具審查意見後逐級上報注冊機關。
第五十條注冊機關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上年度工作完成情況、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情況進行審核,對於符合繼續執業條件的,准予辦理執業證年度注冊。
對准予年度注冊的,由注冊機關在其《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上加蓋年度注冊印章。
第五十一條注冊機關經審核,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暫緩執業證年度注冊:
(一)因違反執業紀律或者有關管理規定,正在接受司法行政機關或者基層法律服務所查處的;
(二)有犯罪嫌疑被立案查處的;
(三)採用弄虛作假手段企圖騙取通過年度注冊的;
(四)因患病或者其他原因已連續停止執業六個月的。
對暫緩辦理執業證年度注冊的,應當通知該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所在的基層法律服務所,並暫不發還其《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第五十二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被暫緩辦理執業證年度注冊的因素消除後,對於符合繼續執業條件的,經住所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查同意,報請注冊機關補辦執業證年度注冊。
第五十三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日常執業活動和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情況,由所在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和所在鄉鎮、街道司法所負責檢查和監督。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街道司法所可以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情況進行檢查或者發現問題隨時進行檢查,可以要求有關人員報告工作、說明情況、提交有關材料。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及其所在的基層法律服務所不得拒絕。
第五十四條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對有突出事跡或者顯著貢獻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定期或者適時給予表彰獎勵。對事跡特別突出的,應當依照規定程序,報請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司法部給予記功嘉獎。
第五十五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並由地級司法行政機關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但罰款數額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
(一)以貶損他人、抬高自己、虛假承諾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的;
(二)曾擔任法官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離任不滿二年內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的訴訟案件的代理人的;
(三)冒用律師名義執業的;
(四)同時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或者公證機構執業,或者同時在兩個以上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的;
(五)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六)明知委託人的要求是非法的、欺詐性的,仍為其提供幫助的;
(七)在代理活動中超越代理許可權或者濫用代理權,侵犯被代理人合法利益的;
(八)在同一訴訟、仲裁、行政裁決中,為雙方當事人或者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理的;
(九)不遵守與當事人訂立的委託合同,拒絕或者疏怠履行法律服務義務,損害委託人合法權益的;
(十)在調解、代理、法律顧問等執業活動中壓制、侮辱、報復當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
(十一)故意泄露當事人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十二)以影響案件審判、仲裁或者行政裁定結果為目的,違反規定會見有關司法、仲裁或者行政執法人員,或者向其請客送禮的;
(十三)私自接受委託承辦法律事務,或者私自收取費用,或者向委託人索要額外報酬的;
(十四)在代理活動中收受對方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財物或者與其惡意串通,損害委託人合法權益的;
(十五)違反司法、仲裁、行政執法工作有關制度規定,干擾或者阻礙司法、仲裁、行政執法工作正常進行的;
(十六)泄露在執業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的;
(十七)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故意協助委託人偽造、隱匿、毀滅證據的;
(十八)向有關司法人員、仲裁人員或者行政執法人員行賄,或者指使、誘導委託人向其行賄的;
(十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予處罰的其他行為。
司法行政機關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實施上述行政處罰的同時,應當責令其改正。
第五十六條司法行政機關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依照《司法行政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進行。
第五十七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復議法》和司法部有關規定申請行政復議。
第五十八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給予開除處分:
(一)有本辦法第五十五條第(十一)至第(十五)項規定行為,情節或者後果嚴重的;
(二)有本辦法第五十五條第(十六)、(十七)、(十八)項規定行為之一的;
(三)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
第五十九條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的投訴監督制度,設立投訴電話、投訴信箱,受理當事人和其他公民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違紀行為的投訴,並且應當將查處結果告知投訴人。
第六十條上級司法行政機關認為下級司法行政機關在資格審核、執業登記管理、執業證年度注冊和行政處罰工作中有錯誤或者不當的,應當及時責令其糾正;對司法行政機關不履行管理職責或者非法干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應當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熱點內容
工會法和勞動法競合 發布:2025-08-21 23:16:34 瀏覽:962
刑法的法律特徵 發布:2025-08-21 23:13:53 瀏覽:877
企業負責人和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23:13:51 瀏覽:904
法院行政轉崗 發布:2025-08-21 23:05:36 瀏覽:700
臨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8-21 22:51:34 瀏覽:733
中國法律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 發布:2025-08-21 22:48:11 瀏覽:984
2015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8-21 22:30:37 瀏覽:583
民法典最新規范 發布:2025-08-21 22:29:39 瀏覽:75
民法第106 發布:2025-08-21 22:28:47 瀏覽:288
華政國際經濟法期末考試 發布:2025-08-21 22:28:36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