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員工的生命安全

勞動法對員工的生命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2-11 22:27:50

勞動法中有沒有明確規定員工有權拒絕干有危險的工作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二條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回作業的,不視為違反答勞動合同。

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⑵ 勞動法對於勞動安全有何規定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 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⑶ 勞動法對在職員工安全的規定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版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權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國家建立傷亡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⑷ 勞動法對員工接觸有害物的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來共和自國職業病防治法》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是設法要求一點津補貼的問題,國家也沒有這方面的規定,而是應當由權威機構查清危害源和危害程度,由有關部門有理有據的依法進行整改,從根本上消除危害。
2、你首先應當向政府有關部門投訴,要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依據職責劃分,對你廠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3、通過監督檢查和檢測,發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時,會責令用人單位立即採取相應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後,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業。
4、在衛生行政部門監督檢查的同時,可依據 《防治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要求單位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所有崗位員工,進行全面檢查、治療或健,造成危害經鑒定或診斷為職業病的,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給予補償或賠償。

⑸ 勞動法關於員工在發生意外的規定

《勞動法》沒有相關的規定,但《工傷保險條例》有相關的條款;
上下班途中內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只容有一種,就是看該事故是否是該職工本人的主要責任,如果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該事故不是該職工本人的主要責任(該職工本人負次要責任或同等責任),則可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之規定,認定該職工的受傷為因工受傷!
有什麼疑問,可以追問或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你們當地勞動部門!

⑹ 勞動法對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如何要求

1、如果勞動者的工作環境有害,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批評,也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檢舉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控告;
2、勞動監察大隊收到勞動者的投訴後,應當立案調查,經查情況屬實的,責令用人單位整改;
3、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
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勞動保障監察以日常巡視檢查、審查用人單位按照要求報送的書面材料以及接受舉報投訴等形式進行。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用人單位有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需要進行調查處理的,應當及時立案。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組織應當設立舉報、投訴信箱和電話。
對因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引起的群體性事件,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應急預案,迅速會同有關部門處理。

⑺ 《勞動法》中對勞動安全衛生有哪些規定

勞動安全衛生,又稱勞動保護或者職業安全衛生,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和工作過程中應得到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基本保障的制度。
又稱勞動保護,以保障職工在職業活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及在法律、技術、設備、組織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採取的相應措施。
勞動安全衛生是勞動者實現憲法賦予的生命權、健康權的具體保障。勞動安全與衛生,既是相互聯系又是彼此獨立,共同組成勞動者勞動保護的屏障。勞動安全是指用人單位應保證勞動場所無危及勞動者生命安全的傷害事故發生。勞動衛生是指用人單位應保證勞動場所無危及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慢性職業危害發生。

⑻ 勞動法有保障員工人身的安全既是勞動法規的要求

根據08年1月1日頒布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第33條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故,員工同樣可以根據本法的其他條款要求賠償。

⑼ 勞動法對死亡職工如何規定

勞動者因工死亡的,其親近屬可享受如下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版第三十九條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熱點內容
商法范健第四版ppt 發布:2025-08-21 18:19:21 瀏覽:407
司考訴訟法用薄講義 發布:2025-08-21 18:19:19 瀏覽:5
轉發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8:17:56 瀏覽:402
電信條例修改 發布:2025-08-21 17:43:25 瀏覽:479
律師說法欄目 發布:2025-08-21 17:40:33 瀏覽:466
違反公司法的會計法律風險 發布:2025-08-21 17:30:59 瀏覽:448
勞動法強化實踐作業 發布:2025-08-21 17:30:21 瀏覽:314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 發布:2025-08-21 17:21:11 瀏覽:804
陽曲司法局 發布:2025-08-21 17:20:55 瀏覽:128
廣東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2025-08-21 17:05:17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