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關於贓款

刑事訴訟法關於贓款

發布時間: 2022-02-14 08:27:45

『壹』 如何處置贓款贓物《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可以查看《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里的規定,裡面詳細說明了公安機關扣押物品的合法程序。公安機關扣押物品的合法程序(一)《刑事訴訟法》【96修正版】第一百一十五條對於扣押的物品和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1998年4月20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1998年5月14日第35號公安部令發布施行)第六節扣押物證、書證第二百一十條在勘查、搜查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品和文件應當扣押;但與案件無關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持有人拒絕交出應當扣押的物品、文件的,公安機關可以強行扣押。(相關資料:實務專題9篇)第二百一十一條在現場勘查或者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的,由現場指揮人員決定。(相關資料:實務專題7篇)第二百一十二條執行扣押物品、文件的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持有有關法律文書或者偵查人員工作證件。(相關資料:實務專題7篇)第二百一十三條對於扣押的物品和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證人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扣押物品、文件清單》一式三份,寫明物品或者文件的名稱、編號、規格、數量、重量、質量、特徵及其來源,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後,一份交給持有人,一份交給公安機關保管人員,一份附卷備查。(相關資料:實務專題8篇)第二百一十四條對於應當扣押但是不便提取的物品、文件,經拍照或者錄像後,可以交被扣押物品持有人保管或者封存,並且單獨開具《扣押物品、文件清單》一式二份,在清單上註明已經拍照或者錄像,物品、文件持有人應當妥善保管,不得轉移、變賣、毀損,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物品、文件持有人,另一份連同照片或者錄像帶附卷備查。(相關資料:實務專題9篇)第二百一十五條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子郵件、電報,應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簽發扣押通知書,通知郵電部門或者網路服務單位檢交扣押。(相關資料:實務專題4篇)第二百一十六條不需要繼續扣押的時候,應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簽發解除扣押通知書,立即通知郵電部門或者網路服務單位。(相關資料:實務專題4篇)第二百一十七條對於扣押的物品、文件、郵件、電子郵件、電報,應當指派專人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調換、損毀或者自行處理。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扣押,退還原主或者原郵電部門、網路服務單位。(相關資料:案例與裁判文書1篇 實務專題9篇)第二百一十八條對不能隨案移送的物證,應當拍成照片;容易損壞、變質的物證、書證,應當用筆錄、繪圖、拍照、錄像、製作模型等方法加以保全。對於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錄音、錄像帶、電子數據存儲介質,應當記明案由、對象、內容,錄取、復制的時間、地點、規格、類別、應用長度、文件格式及長度等,並妥為保管。(相關資料:實務專題9篇)第二百一十九條對查獲的下列不宜隨案移送的物品、文件,原物不隨卷保存,但應當拍成照片存入卷內,原物由公安機關妥為保管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分別移送主管部門處理或者銷毀;(一)淫穢物品;(二)武器彈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劇毒、放射等危險品;(三)鴉片、海洛因、嗎啡、冰毒、大麻等毒品和制毒原料或者配劑、管制葯品;(四)危害國家安全的傳單、標語、信件和其他宣傳品;(五)秘密文件、圖表資料;(六)珍貴文物、珍貴動物及其製品、珍稀植物及其製品;(七)其他大宗的、不便搬運的物品。 對容易腐爛變質及其他不易保管的物品,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在拍照或者錄像後委託有關部門變賣、拍賣,變賣、拍賣的價款暫予保存,待訴訟終結後一並處理。通知被害人後,超過半年未來領取的,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如有特殊情況,可以酌情延期處理。凡是已經送交財政部門處理的贓款贓物,如果失主前來認領,並經查證屬實,由原沒收機關從財政部門提回,予以歸還。如原物已經賣掉,應當退還價款。(相關資料:實務專題7篇)第二百二十條對犯罪嫌疑人違法所得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依法追繳。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及其孳息,應當在登記、拍照或者錄像、估價後及時返還,並在案卷中註明返還的理由,將原物照片、清單和被害人的領取手續存卷備查。(相關資料:案例與裁判文書4篇)第二百二十一條對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損毀或者自行處理。第二百二十二條對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財物及其孽息中,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後,由扣押的公安機關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上繳國庫或者返還受害人,並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二十三條案件變更管轄時,與案件有關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隨案移交。移交財物時,由接收入、移交人當面查點清楚,並在交接單據上共同簽名或者蓋章。第七節查詢、凍結存款、匯款第二百二十四條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二十五條向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郵電部門查詢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應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通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郵電部門執行。(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二十六條需要凍結犯罪嫌疑人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郵電部門的存款、匯款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通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郵電部門執行。(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二十七條不需要繼續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時,應當製作《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通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郵電部門執行。(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二十八條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二十九條凍結存款的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長的,公安機關應當在凍結期滿前辦理繼續凍結手續。每次續凍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逾期不辦理繼續凍結手續的,視為自動撤銷凍結。(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三十條對於凍結的存款、匯款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通知原銀行、其他金融機構、郵電部門解除凍結,並通知被凍結存款、匯款的所有人。(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三十一條對於在偵查中犯罪嫌疑人死亡,對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應當依法予以沒收或者返還被害人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的銀行、其他金融機構或者郵電部門上繳國庫或者返還被害人。對於凍結在銀行、其他金融機構或者郵電部門的贓款,應當向人民法院隨案移送該銀行、其他金融機構或者郵電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後,由人民法院通知該銀行、其他金融機構或者郵電部門上繳國庫。(相關資料:實務專題1篇)第二百三十二條上級公安機關發現下級公安機關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有錯誤時,可以依法作出決定,責令下級公安機關限期改正,下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對拒不改正的,上級公安機關可以直接向有關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出法律文書,糾正下級公安機關所作的錯誤決定,並通知原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

『貳』 贓款的追繳由誰執行

贓款的追繳由原審人民法院執行。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百五十八條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中涉及財產內容需要執行的,由原審人民法院執行。
附帶民事判決中財產的執行,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辦理。

關於刑事判決財產刑的強制執行,只有判處罰金、沒收財產兩項刑罰,在沒有履行到位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強制執行,繼續追繳非法所得是一種強制措施,不是刑罰,不屬強制執行內容

(2)刑事訴訟法關於贓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第二百九十八條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公安機關認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第二百九十九條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六個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滿後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第三百條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第三百零一條在審理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終止審理。

沒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財產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返還、賠償。



『叄』 贓款贓物如何界定

我國《刑法》規定為「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就是贓款贓物。

贓款贓物就是指違法犯罪分子違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財物。贓款贓物具有兩個方面的主要特徵:

一個方面是具有證據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屬性。贓款贓物與案件真實情況的發生、發展有著客觀內在的聯系,因而對案件具有證據價值;

同時,贓款贓物也具有民法上物的特徵,即人們能夠支配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和自然力,民法上的物基本上也可以成為贓物,其特徵沒有因為訴訟而發生改變。

另一方面,贓款贓物必須是行為人採用違法犯罪手段所獲取的財物,它既不同於作案工具,也不是行為人的個人合法財產,更不是違禁品。

贓款贓物的性質應由法院認定。贓款贓物依附於違法犯罪行為。它與犯罪主體實施的行為之間有直接因果聯系。物品、金錢本身並不具有「贓」的性質。謂之贓,是因為它是違法犯罪行為侵害法律所保護的權利主體合法的財產權利的產物,而又存在於訴訟程序中。

如果處於訴訟之外無所謂為贓。既然贓款贓物與犯罪行為互為因果,不能分離,那麼,只有被法院裁判通過違法犯罪行為所得的錢物才稱之為真正意義的贓款贓物。

(3)刑事訴訟法關於贓款擴展閱讀:

判決生效後對贓款贓物及其利息的處理

由於查封、扣押、凍結的主體不同,人民法院判決後在案財物的處理程序也不相同。

1、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時,對於偵查機關凍結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贓款贓物,應當審查是否附有金融機構出具的證明文件原件。

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後,通知該金融機構上繳國庫,伺時將判決書送達有關財政機關。金融機構應當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後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

2、對於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依法不移送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後,由原審的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凍結機關上繳國庫,同時將通知及判決書送達有關財政機關。查封、扣押、凍結機關應當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後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

3、對於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後,由原審人民法院依照生效的法律文書進行處理。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一律沒收,上繳國庫。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4、《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涉案款物工作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於應當返還被害人的扣押、凍結款物,無人認領的,應當公告通知。公告滿一年無人認領的,依法上繳國庫。

無人認領的款物在上繳國庫後有人認領,經查證屬實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退庫或者返還。原物已經拍賣、變賣的,應當退回價款。」

『肆』 刑事訴訟法追贓存在什麼問題

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對刑事追贓制度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即對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並將其返還被害人或予以沒收。

一、追贓制度的特點

1、利益恢復性。利益恢復性與權利救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刑事追贓制度的基本屬性。任何人包括被害人均不能從違法行為中獲益,對一切違法行為所獲得的任何利益包括衍生利益,都應當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以盡量恢復到利益被侵害前的狀態,所以,刑事追贓主要是利益恢復,不具有懲罰性。

2、民事責任刑事化。犯罪嫌疑人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產的行為的本質是民事侵權行為,法律將其中部分嚴重侵犯他人財產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行為之後,改用追贓手段予以救濟,這是刑事化的民事責任,追贓制度的運行不能完全脫離民事責任追究制度的土壤。

3、程序運行的強制性。刑事追贓程序的強制性是民事責任刑事化的必然結果。追贓是相關機關的法定責任,並不是應申請的行為,追贓過程與刑事訴訟過程同在。

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司法實踐中,我國刑事追贓制度存在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1、刑事追贓缺少制度制約。刑事追贓在我國刑事訴訟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重刑輕民」思想的反映,刑事訴訟仍然側重於打擊犯罪,司法機關並沒有足夠的追贓動力,亦沒有完整的追贓制度予以保障。

2、司法資源配備不能適應追贓需要。刑事追贓的過程不可避免地要適用大量民事方面的法律規范對贓款贓物的權屬、性質、范圍等內容進行界定,刑事司法人員相關專業能力的不足是我國刑事追贓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瓶頸之一。

3、刑事追贓程序運行封閉。追贓程序的封閉性突出表現在角色缺位。在公民的權利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權益保護應當放到與打擊犯罪一樣重要的位置看待,制度設計上應當賦予被害人、相關利害關系人參與途徑和方式,增強追贓程序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體現原則性和靈活性的完美結合。

4、刑事追贓缺少監督制約。刑事訴訟過程中,公、檢、法三家都有追贓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無監督的責任等於無責任,責任監督制度不完善也是追贓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應轉變司法理念,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刑事追贓工作,重視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將追贓情況納入案件移送內容之內,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將刑事追贓工作納入各機關考核目標,提高司法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以制度保障追贓工作的順利運行。以專業化為目標,配備司法資源,加強隊伍建設,以適應刑事追贓的需要。檢察機關作為憲法規定的法律監督機關,應當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追贓工作擔負起應有的法律監督職責,具體可通過糾正違法或檢察建議的方式進行。檢察機關可利用人民監督員制度駕加強自身監督。

大連律師網頁鏈接

綜上所述,關於刑事訴訟法追贓的規定,應進行辨證的理解,既要看到國家對被害人合法財產權的維護和保障,又要看到在追贓執行的具體實踐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沒有制度保障和制約,專業素質和追繳資源配備不夠,追贓過程不夠公開透明等,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建章建制、加強人員隊伍建設和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作用。

『伍』 贓款是原始證據嗎

贓款是屬於刑事訴訟法中的原始證據

『陸』 贓款贓物如何處理

關於贓款贓物的處理:

『柒』 刑事訴訟法怎麼規定的對涉案物品必須扣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中關於涉案物品的規定如下: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以及孳息,以及作為證據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合法財產部分及時返還;法院判決了的按判決結果處理;除返還的外,一律上繳國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

第二百四十五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後,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捌』 人民法院說追贓款由公安局負責有什麼法律規定嗎

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授權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享有追繳贓款贓物或者追繳涉案款物的權利,在法定的訊問、搜查、鑒定、通緝等十種偵查措施中也沒有追繳措施。

在公安機關偵查階段,贓款贓物都還沒有也無法被認定,追繳贓款贓物從何而來。

國家、企業、個人的財產被犯罪嫌疑人侵犯要挽回損失,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當然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但公安機關只能夠是通過偵查、預審等措施證明該事實的存在,怎麼樣挽回應當由被害單位和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解決)。

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規定應當僅適用於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無權以此規定追繳財物。

(8)刑事訴訟法關於贓款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條,「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第三條,公安機關只負責「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

第四十三條,「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罪重的證據材料」。

公安部制訂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中對公安機關的任務也作了相似的規定。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任何一條規定有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有追繳贓款贓物的職責。

『玖』 刑事訴訟法贓款的具體量刑是怎樣的

涉嫌盜竊犯罪,數額較大,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退贓可以從輕處罰,具體量刑看情節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3.3.8)
(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71次會議、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1次會議通過)
為依法懲治盜竊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萬元至10萬元以上、30萬元至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在跨地區運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盜竊地點無法查證的,盜竊數額是否達到「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應當根據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確定的有關數額標准認定。
盜竊毒品等違禁品,應當按照盜竊罪處理的,根據情節輕重量刑。

廊坊律師網頁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熱點內容
愛看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1 07:09:42 瀏覽:587
赤壁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1 07:05:26 瀏覽:571
勞動合同法如何規定加班工資 發布:2025-08-21 06:20:16 瀏覽:248
法治交通實施意見 發布:2025-08-21 06:11:54 瀏覽:418
康平法院新聞 發布:2025-08-21 06:11:53 瀏覽:56
金牛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21 06:06:52 瀏覽:171
孫立國律師 發布:2025-08-21 05:56:43 瀏覽:233
中國婚姻法搜索 發布:2025-08-21 05:54:40 瀏覽:502
勞動法孕婦的權利2016 發布:2025-08-21 05:54:38 瀏覽:992
人大立法如何改革 發布:2025-08-21 05:41:41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