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113條
㈠ 《物權法》第113條中「半年」與《民事訴訟法》第175條中「一年」有什麼區別
《民訴》中的規定是依當事人申請,法院受理後依照法定程序發出財產認領公告,一年期滿歸國家所有。
而《物權法》中是拾得人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的,有關部門發布招領公告的期限為半年,期滿後收歸國家。
㈡ 民事答辯狀要送達原告嗎
需要送達原告,並在五日之內送達。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抗辯。
被告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抗辯書副本送達原告。被告不提出抗辯的,不影響人民法院的聽證進行。
民事辯護有兩種情形:一是原告向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後,被告對申訴(申訴)提出抗辯。二是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後,一方當事人不服上訴,被上訴人對上訴提出抗辯。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和上訴人的申請後,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者上訴人,被告或者上訴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抗辯。被告和被告可以對原告或者上訴人的起訴、上訴的事實、理由、理由,以及請求的事項,提出有目的的抗辯,說明理由、要求,提出事實和證據證明。
這樣,人民法院就能夠充分了解當事人對訴訟的意見和要求,合理、合法、及時地處理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應當在答辯期限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並闡述了對原告訴訟請求及其事實和理由的看法。
因此,被告有義務在法律期限內提出抗辯,這也是保護告知原告的權利。在實踐中,司法人員還應嚴格遵守辯護的實施,被告在法律期限內沒有提交,應視為放棄提交,被告超過法定期限提交的辯護,不再接受。
(2)民事訴訟法113條擴展閱讀:
民事答辯狀在兩種情況下提出:
一是原告向第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後,被告就訴狀(起訴狀)提出答辯狀。
二是案件經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終結後,一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上訴狀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和上訴人的上訴狀以後,應當在規定的期間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被上訴人,被告或被上訴人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狀。
㈢ 起訴離婚法院什麼時候傳票能傳到對方手裡
起訴離婚七天以內決定是否立案,立案之日起五日以內通知對方;根據我回國《民事訴訟法答》第113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的副本發送給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之內要提出答辯狀。所以,一般來說離婚起訴後是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會將傳票送達回證與起訴書的副本等材料一起發送給被告。發送的方式形式不一,有的法官會電話通知被告直接來法院領取起訴狀的材料,並簽署送達回證。有的法官也會直接給被告郵寄送達起訴狀材料,同時被告在收到材料後簽署證明送達的材料後十五日之內應當提交答辯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