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退役
『壹』 關於退伍軍人解除勞動合同,國家有何補償政策
退伍軍人解除勞動合同跟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是一樣的道理。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未辦理退工手續造成勞動者損失的,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賠償。
用人單位除按《中國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其它情況根據解除的原因不同,賠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拓展資料
一、解除勞動合同後用人單位應負義務
1、用人單位的支付義務
勞動合同解除後,用人單位應按實際情況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各種補償金、賠償金等。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第一、工資。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時,用人單位欠發工資、加班費或其他各類津貼、福利的,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此外,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的情形還包括「代通金」,即額外支付1個月工資以取代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代通金」的標準是合同解除前一個月勞動者的工資。
第二、經濟補償金。
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情形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標準是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勞動者的平均工資,再根據勞動者的工作年限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具體數額。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最高不超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的三倍,支付年限不超過12年。
第三、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包括解除、終止的理由違法,也包括解除、終止的程序違法),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數額是補償金的兩倍。
第四、競業限制補償金。
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競業限制條款,則應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之後,按月向勞動者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標準是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勞動者的月均工資。
第五、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如果勞動者在職期間因工緻殘五級以下的,勞動者本人可以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須向勞動者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金額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社會保險費。就上海地區而言,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勞動者有權據此要求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後,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費。
2、用人單位辦理辦理退工手續的義務
退工手續主要包括兩點:
第一、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用人單位出具的證明應載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用人單位應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保關系轉移手續。
3、用人單位的保存義務
即使雙方已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也應對已經解除或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履行保存義務,保存期限是兩年。這是許多用人單位容易忽略的一點。此外,用人單位關於支付勞動者工資數額、時間、領取者姓名的書面記錄,也應保存兩年以上。
二、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法律規定
1、如果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稱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發工資計算。
2、如果單位沒有正當合法理由單方辭退,需要按上面標准支付雙倍的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三、經濟補償金的具體計算方法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四、單位拒不支付的維權方式
和單位協商要不了經濟補償金或經濟賠償金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用人單位對勞動仲裁結果不執行的話,還可以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貳』 勞動法對退伍軍人的工齡有何規定
《勞動法》中未對退伍軍人工齡作出規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中有較詳細規定。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四十六條退役士兵到城鎮企業就業或者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以靈活方式就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退役士兵回農村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退役士兵在服現役期間建立的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與其退役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關系接續,由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和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勞動法退役擴展閱讀
復員退伍軍人的工齡計算:
1、轉業、復員、退伍軍人,由國家分配或被招收到國家機關的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其軍齡應與參加工作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連續工齡([63]中勞薪便字第260號)。
2、退伍的義務兵的軍齡計算,其入伍時間從縣(或)批准入伍之日起計算(勞人險函[82])。
3、復員、退伍軍人,回農村參加一般農業生產後,又到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時,其軍齡應與參加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之後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農村參加農業生產的時間不能計算工齡([63]中勞薪便字第260號)。
4、在職人員(包括學徒工和集體所有制職工)參軍、轉業、復員、退伍到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後,其參軍前的工齡、軍齡和轉業、復員、退伍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5、被判刑後的復員退伍人員,刑滿釋放後參加工作的,其工齡從重新參加工作時算起。判刑後保留軍籍的,可將服刑前後的軍齡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勞人險函[1986]33號)。
6、義務兵退伍後,在其等待分配工作的時間與軍齡應計算連續工齡(國發[78]106號)。
7、臨時工應征入伍,復員轉業後又參加工作的,其工齡計算問題,按保險福利局勞人險退[1982]32號文件執行,可將其參軍前最後一次在全民所有制單位當臨時工、合同工的時間、服兵役的軍齡和復員、轉業後在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退役士兵工齡
依據《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國家實行軍人保險制度,與社會保險制度相銜接。軍人服現役期間,享受規定的軍人保險待遇。軍人退出現役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續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關系,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現役軍人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保障待遇。
『肆』 勞動法關於退役軍人工齡上有什麼規定
勞動法並沒有關於退役軍人工齡上的規定,退役軍人仍然按《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規定辦理退休,另外,獲得全國勞動英雄、 勞動模範稱號, 在退休時仍然保持其榮譽的工人;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認為在革命和建設中有特殊貢獻的工人;部隊軍以上單位授予戰斗英雄稱號的轉業、復員軍人,在退休時仍保持其榮譽的,其退休費可以酌情高於本辦法所定標準的百分五至百分之十五,但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
相關規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第四條獲得全國勞動英雄、 勞動模範稱號, 在退休時仍然保持其榮譽的工人;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認為在革命和建設中有特殊貢獻的工人;部隊軍以上單位授予戰斗英雄稱號的轉業、復員軍人,在退休時仍保持其榮譽的,其退休費可以酌情高於本辦法所定標準的百分五至百分之十五,但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
『伍』 勞動合同法關退伍軍人工作辭退
一、單位如果辭退退伍軍人分三種情況:
1、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8條,87條
單位違法和退伍版軍人解除權勞動合同的,
按退伍軍人的軍齡和在本單位工齡之和,每滿一年賠償2個月工資。
退伍軍人還可以要求繼續在單位工作,不要經濟賠償金。
2、如果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
單位和退伍軍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按照軍齡與工齡之和,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的工資補償。
3、如果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9條,單位和退伍軍人解除勞動合同的,退伍軍人是不會得到經濟補償的。
二、如果勞動合同沒有到期,退伍軍人主動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有兩種情況:
1、如果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情形.,要按照軍齡與工齡之和,每滿一年,給予退伍軍人一個月的工資補償
2、如果單位沒有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情況,退位軍人主動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是不給經濟補償金的。
『陸』 勞動法中退伍軍人進企業的職級待遇有哪些規定
我國《勞動法》中對於退伍軍人退役後,有政府安排到用人單位(含企業)的職級待遇專,是沒有任何規屬定的。
退伍軍人進入用人單位(企業)後,是有用人單位的黨組織和領導層,依據用人單位的需要,以及查詢退伍軍人過去(檔案中記載的職務、技能和功勛等),利用試用期(一般為三個月)對於退役軍人適應能力、專業能力、團隊能力、團隊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等考察,並聽取用人單位相關人員和退役軍人本人的意見後,決定退役軍人在用人單位(企業)職級和待遇的。
對此是適應市場經濟市場大環境的,也是依據《公司法》的,相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是不能幹涉的;退役軍人也不存在任何特殊性。
『柒』 退伍軍人勞動法
1、沒有專門退休軍人的勞動法。勞動法條款是針對所有勞動者的。
2、《工傷保險回條例答》中對軍人的保護有: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捌』 勞動法對優撫軍人有無特殊規定
有特殊規定。即勞動法律規定中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對於優撫軍人有很多特殊規定。如退役士兵符合條件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用人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或者聘用退役軍人;接收退役士兵的單位裁減人員的,應當優先留用退役士兵;對安排工作的殘疾退役士兵,所在單位不得因其殘疾與其解除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與所在單位工作年限累計計算,享受國家和所在單位規定的與工齡有關的相應待遇;退役士兵到各類用人單位工作的,應當隨所在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退役士兵就業應當隨所在單位參加失業保險,其服現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對用人單位拒絕或者無故拖延執行人民政府下達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的,或者未依法與退役士兵簽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的,以及與殘疾退役士兵解除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的,依法給予處分。等等。
附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節選)
第二十四條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招收錄用或者聘用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用人單位招收錄用或者聘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符合規定條件的,依法享受稅收等優惠。
第二十五條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入伍前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者職工的,退出現役後可以選擇復職復工,其工資、福利和其他待遇不得低於本單位同等條件人員的平均水平。
第二十七條有勞動能力的殘疾退役士兵,優先享受國家規定的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
第二十九條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礙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
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時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四條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以及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佔主導地位的企業招收錄用或者聘用人員的,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收錄用或者聘用退役士兵。
第三十五條安置地人民政府應當在接收退役士兵的6個月內,完成本年度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務。
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間,安置地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水平的標准,按月發給生活補助費。
第三十六條承擔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的單位應當按時完成所在地人民政府下達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開出介紹信1個月內安排退役士兵上崗,並與退役士兵依法簽訂期限不少於3年的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合同存續期內單位依法關閉、破產、改制的,退役士兵與所在單位其他人員一同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
接收退役士兵的單位裁減人員的,應當優先留用退役士兵。
第三十七條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和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待安排工作時間計算為工齡,享受所在單位同等條件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
第三十九條對安排工作的殘疾退役士兵,所在單位不得因其殘疾與其解除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
安排工作的因戰、因公致殘退役士兵,享受與所在單位工傷人員同等的生活福利和醫療待遇。
第四十四條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與所在單位工作年限累計計算,享受國家和所在單位規定的與工齡有關的相應待遇。
第四十六條退役士兵到城鎮企業就業或者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以靈活方式就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退役士兵回農村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退役士兵在服現役期間建立的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與其退役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關系接續,由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和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退役士兵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退役士兵到各類用人單位工作的,應當隨所在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靈活方式就業或者暫未實現就業的,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退役士兵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其軍人退役醫療保險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轉入退役士兵安置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實行工齡視同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規定的地區,退役士兵的服現役年限視同參保繳費年限。
第四十八條退役士兵就業應當隨所在單位參加失業保險,其服現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參加失業保險的退役士兵失業,並符合《失業保險條例》規定條件的,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和相應的促進再就業服務。
第五十條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當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對企業按照涉及退役士兵人數乘以當地上年度城鎮職工平均工資10倍的金額處以罰款,並對接收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予以通報批評:
(一)拒絕或者無故拖延執行人民政府下達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的;
(二)未依法與退役士兵簽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的;
(三)與殘疾退役士兵解除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的。
附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節選)
義務兵和初級士官入伍前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含合同制人員)的,退出現役後,允許復工復職,並享受不低於本單位同崗位(工種)、同工齡職工的各項待遇;服現役期間,其家屬繼續享受該單位職工家屬的有關福利待遇。
第三十五條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殘疾軍人,享受與所在單位工傷人員同等的生活福利和醫療待遇。所在單位不得因其殘疾將其辭退、解聘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玖』 在勞動法中對退役軍人因單位原因末上崗的勞動關系認定
勞動法中對因單位原因未上崗的勞動關系的認定是認定其存在勞動關系。
『拾』 根據新勞動法 公益性崗位三年後正式
根據新勞動法,公益性崗位三年後可以轉正。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回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答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是指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營利性的服務崗位,包括各級政府投資開發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設施維護、社區保安、保潔、保綠、停車看管等。
公益性崗位應具備的條件
(1)具有通化市區城鎮非農業戶籍,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就業困難人員。
(2)招錄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①國有或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和大齡失業人員(女性年滿40周歲、男性年滿50周歲);
②零就業家庭成員;
③撫養未成年子女單親家庭成員;
④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
⑤高校畢業生;
⑥復員轉業退役士兵;
⑦殘疾失業人員;
⑧連續失業1年以上人員;
⑨失地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