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3-16 06:40:49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笫94條yyu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內容: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決定逮捕的被告人,應當在逮捕後二十四小時內訊問。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

第一百三十三條 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變更強制措施: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第一百三十四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處罰,被告人在押的,應當在宣判後立即釋放。

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第一百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決定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被告人的,應當立即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第一百三十六條 對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檢察院建議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建議後十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訴訟法有三部: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內其委託的人容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之規定是什麼意思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版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權,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

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3)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擴展閱讀:

訴訟法,是指規定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訴訟法調整的對象是訴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

訴訟法的主要內容有:

關於司法關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原則、程序方式和方法的規定;關於檢察或監督訴訟活動是否合法,以及糾正錯誤的原則、程序、方式和方法的規定;關於執行程序的規定等等。

『肆』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94條釋放的閉凝人和自然人一樣么

那您請參考《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內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容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94條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現行刑訴法第九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陸』 被刑事拘留關了28天「根據刑法94條釋放」是什麼意思

就是強制措施不當,變更強制措施。雖然釋放了,但是並沒通知撤銷案件,仍然內有可能被容認為是嫌疑人。

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4條什麼意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不當強制措施的撤銷和變更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第九十三條 逮捕後的必要性審查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後,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7)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九十六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九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第九十八條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捌』 刑法問題!

第一個,看我的文庫。
第二個,概念及其構成
概述
徇私枉法罪[1],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徇私枉法罪 書面說明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司法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護人民、打擊敵人,制裁犯罪,保護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職能。司法工作人員,手中握有執法權,依法享有偵查、預審、逮捕、起訴、審判的權力。這就需要他們在執法時,剛正不阿,忠於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忠於法律制度,忠於事實真相,嚴格依法辦事,力求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程序合法,不枉不縱。如果他們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就會破壞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損害它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破壞社會主義法制。 所謂司法機關是指行使國家賦予審判和法律監督權力的機關。在我國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總稱。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法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行使檢察權;公安機關是公安機關,負責部分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預審。公、檢、法三機關實行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刑事訴訟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為。所謂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於個人目的,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實,違背法律作錯誤裁判。根據本條規定,徇私徇情可以表現為下列幾種基本形式,即: 一是對明知是無罪的人使他受追訴。所謂無罪的人,既包括根本上無違法犯罪事實的人,又包括雖有徇私枉法罪 漫畫違法行為,但依法不構成犯罪的人,還包括雖然構成犯罪但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依法不應追究,如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等的人。所謂使他受追訴,是指對無罪人本不應該進行偵查、起訴、審判等刑事訴訟活動,但為了徇私徇情,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對無罪的人立案偵查、起訴或審判。 二是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所謂有罪的人,是指構成犯罪且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人。所謂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訴,是指故意包庇使其不受偵查(含採用強制性措施)、起訴或者審判,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全部的犯罪事實,也可以是部分的犯罪事實和情節。此外,故意違背事實真相,違法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雖然採取強制措施,但實際放任不管,致使犯罪嫌疑人逃避刑事追訴的,以及司法機關專業技術人員在辦案中故意提供虛假材料和意見,或者故意作虛假鑒定,嚴重影響刑事追訴活動的等等,都應以本罪的徇私枉法行為論。 三是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其與前兩種情況有所不同,上面兩者可以發生在刑事訴訟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過程中,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都可以成為行為的主體而構成本罪;而這種情況則僅發生往刑事審判過程中,只有刑事審判人員才能實施這種行為而構成本罪。所謂枉法裁判,則是指有罪判無罪,多罪判少罪,無罪判有罪,少罪判多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 根據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明知是無罪的人,採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明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進行立案、偵查(含採取強制措施)、起訴、審判的; (2)對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對明知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採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偵查(含採取強制措施)、起訴、審判的; (3)在立案後,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該採取強制措施而不採取強制措施,或者雖然採取強制措施,但無正當理由中斷偵查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採取任何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 (4)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判決、裁定,即有罪判無罪、無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追訴,不追訴、枉法裁判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司法工作人員。根據本法第94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人員。本罪的主體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員中從事偵查、檢察、審判工作的人員。包括公安、國安、監獄、軍隊保衛部門、人民檢察院中的偵查人員;人民檢察院包括鐵路運輸檢察院、林業檢察院等專門檢察院的檢察人員;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非上述機關人員或者雖為上述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但不負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如工會、黨委、司法行政等人員,一般也不能成為本罪主體,構成本罪的,必是共同犯罪。偵查人員,即對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的專門機關的工作人員,如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負責偵查工作的人員。其職權是搜集證據,揭露和證實犯罪,查緝犯罪嫌疑人,並實施必要的強制措施。檢察人員,主要是指檢察員或負有檢察職責的人員。他們的職責是對檢察院直接受理和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進行偵查、補充偵查、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和出庭支持公訴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以及案件判決、裁定的執行和監獄、看守所、勞改等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審判人員,是指在法院行使審判權的工作人員。只有上述人員,才有可能在立案、偵查、預審、起訴、審判活動中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縱罪犯,或者冤枉好人,動機是徇私、徇情,具體表現多種多樣:有的是圖謀私利,貪贓受賄;有的是報復陷害他人;有的是徇私情,袒護、包庇親友;有的是橫行霸道,逞威逞能等
3,共同犯罪
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標彼此聯系,互相配合,結成一個有機的犯罪行為整體。 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實施的行為都必須是犯罪行為; 二是各個共同犯罪人的行為由一個共同的犯罪目標將他們的單個行為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犯罪活動整體; 三是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與發生的犯罪結果有因果關系

B論述
三種情況下不適用死刑。
一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
二孕婦。
三精神病患者。
我需要說明一下,一,是指周歲,比如1992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只有到1993年1月1日才算年滿18周歲。並且只以犯罪行為發生的年齡段作為定罪處罰的標准。比如說張甲在未滿14周歲犯故意殺人,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犯詐騙,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犯盜竊,已滿18周歲犯故意傷害。那麼在已滿18周歲審判時,只能對其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盜竊和已滿18周歲的故意傷害定罪量刑處罰。
二,孕婦,是指在任何訴訟階段懷孕的婦女而且只要懷孕不管是否流產都算是懷孕。但是如果流產後,又因其他罪名被起訴則不算。
三,是指正在發病的精神病患者。發病間歇犯罪的不算。

熱點內容
叫道德 發布:2025-08-12 11:39:28 瀏覽:694
借條拍照給的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2 11:22:45 瀏覽:919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發布:2025-08-12 11:21:13 瀏覽:581
偃師法院倪 發布:2025-08-12 11:21:04 瀏覽:583
臨床助理醫師衛生法規考試輔導 發布:2025-08-12 11:16:19 瀏覽:254
煙台離婚律師推薦 發布:2025-08-12 11:16:08 瀏覽:635
袁國強外籍法官 發布:2025-08-12 11:11:34 瀏覽:266
百度沈陽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2 10:57:49 瀏覽:996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2 10:57:43 瀏覽:905
初級經濟法競業限制 發布:2025-08-12 10:55:28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