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如何進行行政訴訟法

如何進行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3-16 06:48:45

㈠ 如何進行行政訴訟及行政機關的詳細規定

行政訴訟行政機關的列明:
1、不作為案件中具有法定職責而不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政機關具有被告資格;
2、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復議機關就是被告。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㈡ 如何學好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1)理解核心概念,如行政行為,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等。
(2)理解核心理念,如回法治,控權等答
(3)行政行為分類比較學習
(4)掌握重點法條: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其它法條看你學習能力了,考試也不是重點
(5)行政訴訟法要注意司法解釋。

㈢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的立法宗旨

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使行政相對人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法可依,監控政府行政行為

㈣ 如何高效學習行政訴訟法

找出與民事訴訟法的不同之處,針對該法特色進行學些。

㈤ 行政訴訟法受理范圍怎麼確定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訴訟;對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訴訟;對行政許可決定不服的訴訟;以及認為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權的訴訟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㈥ 如何完善行政訴訟法

第一,修正行政訴訟法之理念。行政訴訟法應充分體現人權保障理念,將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作為行政訴訟的主要目的更為適宜,以最低限度地保證行政訴訟定糾止紛作用的發揮。現行行政訴訟法在程序保障和操作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一是對相對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范圍過窄,僅限於人身權和財產權的保護。二是對原告資格規定過於嚴格,一般只限於具體行政行為直接指向的相對人,不包括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人。三是對相對人的訴權保護不夠,存在一系列的限制條件。行政訴訟法的修改,應將公民一方擁有的訴權,特別是針對國家行政機關的訴權解釋為基本人權,把保護人權作為主要訴訟目的,從法治角度強調訴訟權是人權的有機組成部分,並從程序上為保護人權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和制度保障,從而使行政訴訟真正成為保障人權和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屏障。

第二,拓寬對行政相對人的救濟渠道。一是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二是延長原告起訴期限。

第三,完善行政審判方式。一是引入調解機制。確立被訴行政行為「違法推定」原則,即起訴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

第四,全面確立司法最終救濟原則。

第五,建立公益訴訟等特別程序。

第六,改善行政審判環境。行政訴訟主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司法改革的突破口應該在行政訴訟制度領域,因為,行政訴訟制度,最急需獨立審判,同時也最容易形成獨立審判的格局。而且,我國憲法和組織法留了一個空白,就是法院可以設立特別法院,像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運輸法院等特別的法院系統。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國外的經驗可循,歐洲大陸許多國家都設有行政法院。當然,在目前情況下,如果設立獨立的行政法院有較大障礙的話,至少應該明確規定以一級政府為被告的行政案件都應當提級審判。

㈦ 行政訴訟法如何修改

法律的修改,必須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經法定程序進行。

㈧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法的管轄

確定行政訴訟法的管轄規定是: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對國務院部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等;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熱點內容
臨床助理醫師衛生法規考試輔導 發布:2025-08-12 11:16:19 瀏覽:254
煙台離婚律師推薦 發布:2025-08-12 11:16:08 瀏覽:635
袁國強外籍法官 發布:2025-08-12 11:11:34 瀏覽:266
百度沈陽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2 10:57:49 瀏覽:996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2 10:57:43 瀏覽:905
初級經濟法競業限制 發布:2025-08-12 10:55:28 瀏覽:969
2013年司法考試商法真題 發布:2025-08-12 10:50:32 瀏覽:996
經濟法配股 發布:2025-08-12 10:42:07 瀏覽:484
徐州雲龍區司法行政 發布:2025-08-12 10:37:45 瀏覽:652
法學行政法就業方向 發布:2025-08-12 10:35:58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