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算工資的表
『壹』 如何根據勞動法制定工資表
根據勞動法制定工資表應當註明勞動者的姓名、工號、入職日期、專底薪、上班屬天數、平時加班的時間以及金額、周六日加班的時間以及金額以及各種補助以及津貼、公司應當扣除的社保、住房公積金以及罰款等,並要求員工本人簽字確認。
一般工資條需要勞動者本人簽字確認,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銀行轉賬的形式進行發放工資,但是工資條一般要保存兩年以便勞動部門來查詢。
『貳』 勞動法工資計算方法
工資計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內300%
雙休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容算基數÷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規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
『叄』 如何根據考勤表計算工資
如張XX,月薪2000,當月出勤26天,一周休息一天,則其工資為2000元+(2000元/21.75天)*(26天-21.75天)*2倍。計算依據來源於《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內容規定。
該規定內容寫明月計薪的天數為21.75天。同時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勞動法算工資的表擴展閱讀:
工資的包含內容:
1、計時工資。包括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運動員體育津貼。
2、計件工資。包括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工會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獎金。包括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4、津貼和補貼。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5、加班加點工資。包括周末加班、法定假日加班以及平時加班。
『肆』 勞動法月工資計算標准
法律分析: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伍』 勞動法日工資計算標准
法律分析:國家規定日工資的計算方法是: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1.75天。若存在加班情況,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即:1.節假日加班工資班工資的計算基÷21.75×300%;2.休息日加班工資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3.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資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150%;每小時的加班工資,則以日加班工資除以8小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陸』 國家勞動法規定的一天工資標准到底怎麼計算
國家勞動法工資標准一個月一般按21.75天計算。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據內:《勞容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柒』 勞動法 工資計算
勞動法的規定是:法定節假日應當支付三倍工資,以日工資進行計算,如果公休日沒有倒休,則可以要求日工資二倍的工資,但根據你提的問題,我想問下,你之前和公司談過沒有,你進公司的時候應該和公司提加班費的問題,因為現在很多公司都實行月薪制,就是一般加班沒有加班費。換句話說,就是月薪裡麵包括加班費。所以,你要和公司講清楚。
『捌』 勞動法規定的工資計算方式
根據我國勞動法、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計算標准不同,職工工資的演算法也不同:1、根據日(即一天)計算,算出日工資:日工資等於月工資除以以月計薪天數;2、根據小時(即一小時)計算,算出小時工資:小時工資等於月工資收入除以(月計薪天數乘以8小時)。上述的月計薪天數,計算方式為:(365天-104天)除以12月=21.75天。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玖』 勞動法工資的計算
1、《勞動法》對工資的計算主要規定有: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拾』 勞動法工資計算標准
【法律分析】
勞動法雖然沒有具體地規定勞動者工資計算方式,但是勞動法是勞動者權益根本保障。如果遇見單位無故減少勞動者工資並且在向單位相關部門咨詢時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答復時,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務局反映,申請勞動局介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工資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所在企業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