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
發布時間: 2025-07-27 23:50:39
1. 不告不理的法律依據
在中國訴訟法中,通常認為不存在「不告不理」的原則。盡管如此,這一表述在民間廣為流傳,"不告不理"原則也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原則的某種體現。若公民或法人選擇不行使起訴權,人民法院應當尊重這種選擇,因此通常不會主動受理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條件】 規定了起訴必須符合的條件,其中包括原告必須是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且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立案和受理】 明確了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起訴權利,對符合條件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條件的起訴應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條件的則應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起訴條件】 要求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一定條件,包括原告為符合法律規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以及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十一條 【登記立案】 規定了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條件的起訴應當登記立案。對於不能當場判定的,應接收起訴狀並出具憑證,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並載明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訴。對於起訴狀內容欠缺或有其他錯誤的,人民法院應給予指導和釋明,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無故不接收起訴狀。相關違規行為將受到投訴和處理。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