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高溫的規定

勞動法對高溫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05 13:17:51

勞動法中高溫補貼是怎樣規定的

2012年6月份,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屬合發出《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⑵ 勞動法高溫職業規定

高溫補貼是為保證炎夏季節高溫條件下經濟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障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適當提高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發放標准。
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據悉,北京市目前正在研究制訂今年的高溫津貼政策。

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依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制定發布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目前國家沒有統一的防暑降溫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按實際情況制定發放標准,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這兩年,廣西的高溫津貼發放標準是:在6至10月份共5個月內,按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的幅度發放。你所在的公司去年以發放清涼飲料為由不用給職工發放高溫津貼是不對的。如果公司今年仍不發放高溫津貼,你們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投訴,也可依法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患職業病的應認定為工傷。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於2013年12月發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把「中暑」列為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因此,如果職工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應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待遇。

⑶ 勞動法高溫補貼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 ,依法受 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C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C以下的,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法律依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衛生知識。

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⑷ 高溫費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法關於高溫補貼的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其他。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⑸ 勞動法中高溫費是怎麼規定的

關於轉發《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的通知 蘇勞社險[2007]20號 各市、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稅局、地稅局,市區各稅務分局,市各委辦局(公司),各有關單位: 現將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國稅局、地稅局《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蘇勞社勞薪[2007]18號)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蘇州市國稅局 蘇州市地方稅務局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八日 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國家稅務局 江蘇省地方稅務局 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 蘇勞社勞薪[2007]18號 各省轄市勞動保障局、國稅局、地稅局,常熟市國稅局、地稅局,蘇州工業園區國稅局、地稅局,張家港保稅區國稅局,省國稅局直屬分局,省地稅局直屬分局,省各有關廳、局,省各直屬企業: 為保障企業職工在夏季勞動生產過程中的身體健康,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經研究,決定提高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企業在崗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為: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30元。全年按四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並准予稅前扣除。 二、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合理安排職工工作,適當調整高溫、露天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最大限度地減少職工因高溫中暑造成的職業危害,確保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引導和督促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部、勞動保障部、國家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和落實夏季工作場所防暑降溫各項措施,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確保夏季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進行。要加強對高溫、高濕作業場所的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職工工作時間、休假時間、工資支付、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勞動保護等情況。 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國家稅務局 江蘇省地方稅務局

⑹ 勞動法對防暑降溫費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勞動保障部門表示,高溫下工作應發放高溫補貼。高溫補貼不得列入最低工資中。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規定,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內容,視工種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向職工發放高溫補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九十二條 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⑺ 勞動法關於高溫補貼的規定有哪些

高溫津貼標准包括: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的標准發放津貼;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

能夠領取高溫津貼者必須是在高溫下工作的崗位職工,包括建築工人、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人等。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

高溫補貼並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7)勞動法對高溫的規定擴展閱讀:

對於農民的高溫補貼:

第一,高溫補貼的發放對象是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如果單純從「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字面上來說,農民應該是能享受高溫補貼的。

第二,高溫的補貼的發放形式是以企業發放的。不論是城市工人還是務工的農民工,都屬於被僱傭的對象,他們的高溫補貼是由所屬企業發放的。但是在農村下田勞作的農民並不隸屬於任何企業,屬於自由職業者,所以就算是在高溫下作業,也沒有發放機構。

所以,對於當前來說,種地的農民還是領不到高溫補貼。不過今年國家已經加大了高溫補貼的力度,而且國家的政策福利一直在向農村農民傾斜,隨著散戶農業朝現代化農業的轉變,傳統農民朝新型職業農民轉變,農民或將受雇於農場主等新型農業主題,未來農民或將能領到高溫補貼。

參考資料:網路-高溫津貼

⑻ 勞動法規定高溫多少度停工

法律分析:沒有停工一說,但會有相關限制。如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等。

法律依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⑼ 勞動法對高溫補貼的規定

高溫補貼法律規定:高溫補貼條件為用人單位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其他。
【法律依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⑽ 按勞動法規定高溫補貼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的高溫補貼是沒有規定,高溫補貼的規定是《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法律依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

熱點內容
學校事故及其法律責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7-18 05:50:36 瀏覽:236
合同法關於合同內容的約定 發布:2025-07-18 05:49:46 瀏覽:818
文利法院 發布:2025-07-18 05:49:06 瀏覽:18
2017司考勞動法 發布:2025-07-18 05:37:29 瀏覽:262
新婚姻法離婚後債務糾紛 發布:2025-07-18 05:29:24 瀏覽:575
與法官叫囂 發布:2025-07-18 05:26:17 瀏覽:793
合同法分則課件 發布:2025-07-18 05:25:29 瀏覽:805
法律援助抗疫 發布:2025-07-18 05:25:27 瀏覽:456
勞動合同法22條立法意義 發布:2025-07-18 05:23:14 瀏覽:788
離婚協議書怎麼寫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8 05:21:04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