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分則課件
❶ 《合同法》中所規定的15類合同是指那些合同呢
第九章買賣合同
第十章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第十一章贈版與合同
第十二章權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租賃合同
第十四章融資租賃合同
第十五章承攬合同
第十六章建設工程合同
第十七章運輸合同
第十八章技術合同
第十九章保管合同
第二十章倉儲合同
第二十一章委託合同
❷ 《合同法》分則第二百五十八條的規定
《合同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定作人中途變更承攬工作的要求,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釋義】本條規定了定作人中途變更工作要求的法律責任。
承攬工作的性質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進行工作,提供符合定作人特殊需要的工作成果。定作人對承攬工作的要求通過提供圖紙、技術要求或者通過對承攬工作數量、質量的特別約定,在合同中體現自己對承攬工作的要求。承攬人只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工作要求完成工作,才能滿足定作人訂立合同的目的。如果定作人在承攬人工作期間認為按照原先的要求,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定作人是可以中途變更承攬工作的要求。這也是承攬工作的性質決定的,承攬工作的目的就是滿足定作人的特殊需要,如果承攬工作的成果不能滿足定作人的需要,承攬合同就不會實現定作人訂立合同時所期望的利益,因此,定作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變更對合同的要求。這里的變更與一般合同的變更不同,一般情況下,合同的變更需經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一方提出變更要求,如果對方不同意,則不發生變更,當事人仍然按照原合同履行。在承攬合同中,承攬人應當按照定作人的要求進行工作,如果定作人中途變更對承攬工作要求的,如修改設計圖紙,提出新的質量要求等,承攬人應當按照定作人的新要求工作。承攬人認為定作人提出的新要求不合理的,應當及時通知定作人,定作人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答復承攬人並提出修改意見。定作人不予修改的,承攬人不應當按照原要求履行,否則會導致損失的擴大,在此情況下,承攬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據本條規定,定作人可以中途變更承攬工作要求,但根據公平原則,定作人中途變更對承攬工作要求,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承攬人的損失。承攬人按照原要求完成部分工作的,定作人應當支付該部分工作的報酬。由承攬人提供材料的,定作人應當支付完成該部分工作所耗費的材料的價款和保管費。按照新要求,需增加材料的,由定作人負擔費用。新要求使原承攬工作質量、難度提高的,定作人應當相應增加報酬。因定作人中途變更合同,使工期順延,因此造成承攬人誤工損失的,由定作人賠償損失。
❸ 試述合同法的歸責原則
合同法的歸責原則主要是嚴格責任原則,但學界對此存在不同觀點,具體如下:
嚴格責任原則:
- 定義:只要違約,無論違約方是否有過錯,都要承擔違約責任。
- 特點:強調合同的嚴肅性和法律的強制性,確保合同得到切實履行。
- 法律依據:我國《合同法》在違約責任歸責原則上採取了嚴格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
- 定義:以違約方的過錯作為追究責任的依據,即只有當違約方有過錯時,才承擔違約責任。
- 特點:注重違約方的主觀過錯,強調違約行為的道德評價。
- 法律依據:合同法分則的許多條文中直接規定了以過錯作為追究責任的依據。
以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為輔:
- 定義:在大多數情況下適用嚴格責任原則,但在特定情況下,以過錯作為追究責任的依據。
- 特點:結合了嚴格責任和過錯責任的優勢,既強調了合同的嚴肅性,又考慮了違約方的主觀過錯。
- 法律依據:結合了《合同法》總則和分則的相關規定。
綜上所述,合同法的歸責原則在我國法律體系中以嚴格責任原則為主,但學界對此存在不同觀點,包括過錯責任原則和以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為輔的混合原則。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情境和法律規定來判斷適用何種歸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