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最新刑事訴訟法44條詳解

最新刑事訴訟法44條詳解

發布時間: 2022-04-14 10:50:06

① 刑事訴訟法作證的相關規定有什麼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作證的相關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對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五條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②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如下:
1、偵查、檢察、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2、嚴格遵守法律程序;
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4、依靠群眾;
5、審判公開;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7、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
8、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9、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等原則。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以下特點: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法律准則有著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內涵。例如,審判公開原則要求法院的審判活動從形式到內容應當向社會公開,使得審判活動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監督,這是審判程序公正的基本保證,也是司法審判活動的基本要求;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必須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那些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政治或理論原則,只要沒有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就不屬於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3、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般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規范和調整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適用於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不僅國家專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守,而且各訴訟參與人也應當遵守。
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具體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2、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3、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④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大致包括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大致包括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體包括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被裁定假釋的。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
法律分析
其實社區矯正也是國家刑事案件當中的一種量刑手段。在國家的刑事訴訟法當中,針對社區矯正有著相關的要求,並且其實被判處社區矯正也是有條件限制的,一些犯罪性質較惡劣,社會影響比較大的案件,肯定是不會被判處社區矯正的。刑事訴訟法社區矯正的規定主要從案件本身的情況而出發,當事人的罪行,犯罪年齡等都是社區矯正中的內容。除此之外,刑事訴訟法中還規定了不能夠社區矯正的具體情況和案件。以上即為刑事訴訟法社區矯正的相關規定。社區矯正其實是針對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來說的,在社區矯正期間,犯罪嫌疑人必須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的活動,進入特定場所。而且實施社區矯正期間,如果有什麼外出活動的話,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以後才可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第二百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⑤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定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有哪些

【法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四)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五)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六)審判公開原則。
(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八)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九)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
(十)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熱點內容
用人單位觸犯勞動法98條 發布:2025-07-13 10:28:25 瀏覽:23
新的婚姻民法典 發布:2025-07-13 10:19:31 瀏覽:166
東財經濟法概論的 發布:2025-07-13 10:03:49 瀏覽:574
新勞動法坑苦企業 發布:2025-07-13 09:55:33 瀏覽:795
行政法考點分布 發布:2025-07-13 09:47:50 瀏覽:129
河南鄲城律師 發布:2025-07-13 09:36:12 瀏覽:134
婚姻法第三十二第三款第五項 發布:2025-07-13 09:14:54 瀏覽:93
2019新婚姻法關於離婚 發布:2025-07-13 09:14:08 瀏覽:391
協議上只簽字的話又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3 08:50:09 瀏覽:463
明星應當如何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08:47:55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