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例子勞動法

例子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0-12-22 02:17:10

勞動法關於記薪天數 21.75 與 20.83的區別,以及各自在什麼情況下適用請舉出具體例子為謝

A.21.75
(365-104)/12=
21.75

[104為每年52周共計104天休息日]
該日期為平均每月的計薪天數(包含國假)。
該日期比如回在計算加班費的時候算小事工資的就使用該計薪天數。
B.20.83
(365-104-11)/12=20.83天
[11天為答每年國假數】
該日期為平均每月的實際工作天數。
該日期在統計職工工時的時候可以用到。

㈡ 違反勞動法的實例 要2000年以來比較有影響力的例子 在線等 謝謝了

「部分不服裁決整體歸於無效」意味著什麼?
□本報記者 楊穎輝

案例簡介:
劉某於2008年在北京某工地打工受傷,經過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後,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劉某就其停工留薪期待遇和治療費等提起了勞動爭議仲裁申請。仲裁裁決對劉某的請求基本支持,但護理費一項除外。劉某不服,單就護理費一項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後,在判決書中對劉某在仲裁時提出而在起訴時沒有提出的停工留薪期待遇和治療費一並作出了判決。

判決理由:
對於本案中劉某雖未對停工留薪期待遇和治療費提起訴訟,但法官經審理認為,由於一方當事人起訴後,仲裁裁決便不發生法律效力,這類案件一進入訴訟程序,雙方當事人就恢復到仲裁前的狀態。也就是說,雙方恢復到糾紛發生時的原始狀態。有鑒於此,在審理中,審判員應當要求原告對仲裁裁決的每一項內容提出意見,然後進行全面審理。這樣處理既考慮到實際情況,而且原告已就每一項仲裁裁決都提出了意見,不違背「不告不理」原則。

焦點辨析:
這個判決理由是否有理?這種判決方式對雙方當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師王芳解釋說,一般來說,鑒於勞動爭議仲裁的前置地位,一旦當事人對裁決不服而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就裁決的全部事項逐一作出判決。因此,勞動者對勞動爭議仲裁的部分裁決不服而提起訴訟,並不是放棄了其他請求事項,而是認為,得到仲裁支持的事項,在訴訟中也應得到支持。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 〈2001〉14號)第17條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後,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中的部分事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
「因此,就本案來說,法院在審理時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王芳說,依據民事訴訟 「不告不理」的原則,當事人劉某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中部分事項,即護理費這一項裁決不服而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就只能對有關該部分事項提出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但是由於前述最高法的解釋,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此時已全部失效,也就是對劉某停工留薪期待遇和治療費等事項的裁決也已一並歸於失效,實質上等於劉某失去了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依據,反而成了不可執行的 「無效裁決」。
「而反過來說,如果法院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全部內容重新進行審理,雖然解決了當事人因部分裁決未起訴而一並歸於無效最終無法執行的難題,但又違反了民事訴訟 『不告不理』的原則。」王芳說,這實際上就出現了勞動爭議訴訟程序和一般民事訴訟程序的沖突和銜接問題。
「對於這種沖突,由於最高法並未有十分明確的規定,對於勞動者來說,如果對仲裁裁決部分不服向法院起訴的,最好的辦法就應當將全部仲裁事項在起訴書中一一列明,以保護自己的利益。」本報法律事務中心律師朱國豐建議。但他同時也強調,法院在適用 「部分不服裁決整體歸於無效」規定時,應謹防給一些不法用人單位提供 「鑽空子」改變裁決結果的機會。
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對原勞動部〈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幾個問題的函〉的答復》,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在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中不應含有撤銷或者維持仲裁決定的內容。按照該函的要求,法院也不能在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中,對當事人未提起訴訟的部分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事項作出維持仲裁裁決的內容。所以,用人單位可以利用不服某一項仲裁裁決率先提起訴訟,審判員為進行全面審理會問其對仲裁裁決的其他內容是否提出意見。但作為原告的用人單位為使其他仲裁裁決歸於無效,不會對其他裁決事項提出意見, 「沒有意見」即贊成仲裁裁決,但法官並不能以此判決維持仲裁裁決,同時又無法深入審理,因此在判決書中,對於其他未提起仲裁的事項在陳述上可能會不同於原仲裁裁決。 「最終生效的是判決書,而非仲裁裁決,因此由於法官無法深入審理而疏漏的內容可能會使勞動者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朱國豐說, 「所以,即始用人單位在其所提起訴訟的那部分仲裁裁決上最終敗訴,但在對於其他未提起訴訟的事項上,用人單位很可能已經勝訴了。這樣其就達到了利用判決更改仲裁裁決的目的。」

㈢ 關於勞動法事例

他違規的地方多了.你隨便告

㈣ 請舉例一些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以及犯罪行為的例子 如:民事違法:xx 行政違法:xx 犯罪行為:xx…

1、勞動社保行政違法行為,
某省級勞動社保部門在審核企業員工退休時,依據退休審核程序,應當審核企業送審員工的原始人事檔案,但勞動社保部門沒有審查《幹部檔案》,就將申報是內退幹部的某女會計師,憑用人單位偽造簽名的一紙工人退休通知書和30年前參加工作時的招工政審表,就將1983年轉為國家正式幹部1986年畢業的大學畢業生,中級技術職務的會計師做生產工人50歲強行退休,其濫用職權的行為直接違反黨和國家的幹部政策和《檔案法》《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勞動監督機構執法犯法,濫用職權猖獗。
2、企業勞動社保民事違法行為
而某國有企業在不斷進行內部機構調整中,不執行《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否認企業員工30年的國家幹部(管理人員)工作歷史,偽造員工簽名,製作虛假工人退休通知及員工簽名,用不能進入幹部人事檔案的企業違法的管理資料做《幹部檔案》進行企業員工退休報批。為了少數人的利益,侵犯職工的合法權益,違反勞動合同和崗位協議。企業為了承包人利益,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不斷發生,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主要方面。
3、枉法裁判犯罪行為
法院在明知勞動保障機關沒有審查《幹部檔案》,沒有工人崗位證據的情況下,不採信某女大學生的多個大學畢業證書,會計師資格和會計師從業資格證書,會計證、財務部長聘書,財務部長任命書、財務部長崗位協議,財務部長崗位職務工資等幾十個連鎖證據;採信虛假資料,徇私索賄、轉移訴訟請求,進行莫須有的幹部(管理人員、中級技術人員)身份喪失的人事判決。造成被侵害人人身權、榮譽權、勞動權的喪失和10萬元以上的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經濟損失才構成枉法裁判罪)
總之,由於沒有建立企業勞動合同法律監督機制,隨意侵犯職工合法權利,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行為不斷發生。

㈤ 勞動法中的提前三十天解除合同中的那個提前三十天是什麼意思給個例子啊謝謝

計劃10月1日離職,就要在9月1日前提交離職書,在9月1日到30日之前依然正常工作。

㈥ 勞動法是對所有的對象都能適用嗎可以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嗎

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在對人、事、空間、時間上都有具體的規定。
在其適用對象上,首內先公務員之類的是除容外的,這些對象特點是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其次是根據《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也是不包括的。比如說,社會團體:黨派團體、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文藝團體:文聯、足協等;學術研究團體:法學會、醫學會等;行業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物流協會等。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夠對你有幫助!

㈦ 要2個能說明勞動法不完善地方的具體事例

1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這是勞動爭議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體現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原則。同時,考慮到用人單位作為用工主體方掌握和管理著勞動者的檔案、工資發放、社會保險費繳納、勞動保護提供等情況和材料,勞動者一般無法取得和提供,因此對用人單位的舉證又作出了特別規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也就是舉證責任倒置。
但是實際操作中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基本等於空話,勞動者仍舊處於弱勢的一方。
2 關於加班工資這一塊舉證基本不可能。勞動者要求的這一訴請一般都不支持。

㈧ 關於勞動法的真實事例,緊急,多些解答

估計超過了申請仲裁的1年期限了,沒有辦法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內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容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㈨ 勞動法規定工齡如何計算,舉個例子,比如2005年6月開始工作,到2015年7月的工齡是多少謝謝

滿十年不滿十年半

㈩ 有哪些有意思的勞動法案例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是很了解,有很義有意思的勞動法案例這可能對於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上的書,會有一些勞動法案例。他會結合現實生活中,結合實際例子,然後讓我們有一種親身感謝的體驗。

熱點內容
民法典媒體宣傳 發布:2025-05-14 19:35:44 瀏覽:106
法治領導方式 發布:2025-05-14 19:24:03 瀏覽:52
便民警務站對群眾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5-14 19:24:03 瀏覽:258
信訪條例作文 發布:2025-05-14 18:46:24 瀏覽:19
長春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4 18:45:35 瀏覽:664
社會與法見涼山 發布:2025-05-14 18:39:32 瀏覽:844
山東省法律援助網上平台 發布:2025-05-14 18:39:27 瀏覽:450
樂平樂港法院 發布:2025-05-14 18:37:17 瀏覽:486
廣告表演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18:29:30 瀏覽:743
道德經輕諾 發布:2025-05-14 18:29:27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