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統一的行政法

統一的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0-12-22 03:41:16

1. 什麼是行政法的責權統一

一、權責統一 服務型政府 老百姓的知情權

服務型政府應該實行政務公開制度。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在這個社會生活深刻變革、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的時代,只有政務公開透明才能進一步實現政府與民心、民意、民情的聯動,保障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現代公共管理,政府有必要激發公民的參與意願,與此相適應,公民參與必須有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保障。政務公開了,人民才能知道那些是政府該乾的,那些是不該乾的;才能知道政府的權力用得對不對、好不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重大事情應該讓人民知道。通過公開,滿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減少政府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公職人員貪污腐敗的可能性。可以預見,與不斷增強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相適應,各級政府將掌控更多的公共資源和財力,各種項目的轉移支付也將增多,如果各個環節上監督不力,違法亂紀和以權謀私就可能增長。因此,公共財政的透明、公開,便於監督,顯得尤其重要。

提高公開透明度,努力建設「陽光政府」
服務型政府必須具備公開性,公開、透明是服務型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本質要求,公開政務、公開政情是服務型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保障。

措施:要明確建設「陽光政府」的目標、原則和重點。以實現「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為總體目標,全面推進政府工作的公開透明,實現陽光管理、陽光執法、陽光服務、陽光運作,最大限度地實現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管理更透明、執法更公正、服務更高效、幹部更廉潔、群眾更滿意、社會更和諧。要突出重點,健全政策訴求表達機制,把社會普遍關心、關乎公眾利益、涉及公平正義的決策權、人事權、財政權、審批權、辦證權、監督權、資源配置權等方面的具體事項作為重點內容,逐步擴大公開范圍。公開的事項、內容及形式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范和約束。主動公開為主,申請公開為輔。告知、通報或向社會公開的信息,應當全面真實,不能避實就虛,弄虛作假。所有公開的內容應當及時,公開的形式應當便於群眾查詢和收集。將公開工作的質量、效果等情況,建立在接受民主評議、公眾評價和社會監督的基礎上
1、要增強決策民主化和透明度。規范決策程序,推進和完善民主決策、公開決策機制,增強決策民主化和透明度。
2、要形成監督公共權力的有效機制。
3、要增強對政府公共服務的社會監督。
4、要加大電子政務建設力度,增加政府透明度。使政府的機構設置、管理項目、服務領域、行政流程、辦事過程、工作狀態趨於「可視化」,使合理的制度安排更平穩、更可靠、更有效地運行,將人為的不公正、不公平、不廉潔現象降低到最低程度,為政府行為規范化提供科學、客觀和有效的制約機制。

2. 我國目前沒有形成統一,完整的法典的部門是 A憲法 B行政法 C刑法 D民事訴訟法

我國目前沒有形成統一,完整的法典的部門是:B行政法
解讀:我國有憲法典、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典,但沒有行政法典和民法典。行政法門類眾多,范圍太廣,無法制定統一的行政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12月4日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 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979年7月1日通過 1997年3月14日修訂 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年4月9日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 2007年10月28日十屆人大常委會三十次會議、2012年8月31日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3.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當 高效便民 誠實守信 權責統一 六原則。

4. 闡述為什麼我國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法典.

長期以來,統一的行政法典一直被許多人視為非分之想。行政權的不斷擴張、行政事務的紛繁復雜以及國外鮮有行政法典的現實,使行政法法典化的思路一直難以被立法部門及行政法學界的主流所接受。但隨著行政法學研究的深入及國內外行政法治的發展,克服行政法法典化的技術障礙已觸手可及,在此背景下,中國行政法是否應和其他部門法一樣,選擇一條法典化的發展道路,這關系著中國行政法發展的宏觀戰略和未來形貌,值探討。
一、行政法法典化的技術障礙
迄今為止,認定行政法難以法典化的理由顯然出自技術方面的考慮。「行政法之所以不存在統一的法典,其原因有三:第一,行政法所調整的對象———行政關系過於廣泛,且多種多樣,各種不同的行政關系又在較大的別,很難以統一的規范加以調整;第二,部分行政關系的穩定性低,變動性大,有必要留給法律位階較低的法規和規章調整,而不宜由統一法典進行規范;第三,行政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產生較晚,規范各種行政關系的基本原則尚未完全形成,有些基本原則雖已形成,但尚不完全成熟,從而不具備將之編篡成統一法典的條件。」①為了論述的方便,筆者將上述三點原因分別概括為行政關系廣泛說、行政關系不穩定說、行政法不成熟說。首先,對於行政關系廣泛說,筆者認為並不
能服眾。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很難說行政法的調
整對象比民法的調整對象更廣泛。現代行政權的
觸角盡管已延伸至從搖籃到墓地的時空領域和社
會領域,但其基礎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財產及人
身關系,即民事關系。從這種意義上說,無論被
塗上了權力色彩的行政關系如何擴張,其范圍都
難以超越作為其基礎的民事關系。就淵源而言,
總是先有涉及搖籃和墓地的民事關系,才會有針
對搖籃和墓地的行政關系;總是先有涉及互聯網
上的「網財」的民事關系,才會有針對「網財」
的行政關系。作為公法關系的行政關系與作為私
法關系的民事關系之間的這種淵源關系,使行政
關系廣泛說失去了賴以立論的歷史佐證。而且,
行政活動的種類再多,也多不過民事活動,甚至
不見得多於形形色色的犯罪活動。而不同的行政
關系之間的差別,也很難說比不同民事關系之間
的差別更大,甚至不好說比不同性質的犯罪間的
差別更大。更何況,行政關系的廣泛性是近現代
行政權擴張的結果,在奉行「管得最少的政府就
是最好的政府」的年代,西方國家行政關系的范
圍並不算廣泛,但行政法的法典化仍然沒有實現。
因此,按照行政關系廣泛說的邏輯,既解釋不通
民法和刑法何以能夠法典化的現實,也解釋不通
在行政關系簡單的年代行政法何以仍然沒有實現
法典化的現象,以行政關系廣泛說為依據來反對
行政法的法典化,恐怕難以自圓其說。
其次,就行政關系不穩定說而言,其立論的
依據,實際上是擔心統一的行政法典會損害行政
機關應對豐富多彩的社會事務的能力,但這種擔
心實際上並不必要。因為,統一的行政法典並不
會將所有的行政法規范一網打盡———正如民法典
也沒有將所有的民事規范一網打盡一樣,統一的
行政法典既不會完全取代法律位階較低的行政法
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也不會取消行政機
關的自由裁量權及行政立法權,甚至不會影響立
法機關在行政法典之外製定單項行政法律的權力,
因而不會損害行政機關的應急能力,也不會降低
行政機關的回應性。
最後,對於當今各國罕有行政法典的原因,
應當承認,行政法不成熟說提出了一種非常有力的解釋。正是由於行政法及行政法學的不成熟,
才導致支持行政法法典化的主張無論在立法實踐
領域還是學術研究領域都難以占據主流地位。但
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部門及法律學科都有一個由
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發展過程,而法典化則是其成
熟與否的重要標志。顯然,行政法不成熟說有助
於我們認識行政法在過去為何無法實現法典化,
卻不能用來否定行政法法典化的未來趨勢。隨著
行政法及行政法學的漸趨成熟,行政法完全可以
緊隨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門法的腳步,走上一條
法典化的發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法法典化的技術障礙不
僅在理論上可以克服,在實踐中也同樣可以跨越。
拋開已成為歷史的德國、前蘇聯等國在此方面的
努力不談,《荷蘭一般行政法》的生效、一些國
家和地區行政程序法典所呈現出的實體化的傾向
(即,行政程序法中納入實體性條款)、以及卷帙
浩繁的美國聯邦行政法典的編篡,都表明阻礙行
政法法典化的技術障礙絕非堅不可摧。
二、行政法法典化的非技術障礙
如果說過去各國行政法難以實現法典化的原
因主要出自技術障礙的話,目前阻礙我國行政法
法典化的深層原因則主要出自非技術障礙。這種
非技術障礙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對行政法法
典化的現實意義認識不足,二是行政領域的立法
存在路徑依存。
(一)對行政法法典化的現實意義認識不足
行政法法典化的意義不僅在於使行政法形式
上更加美觀,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如下現實意義:
1.減少行政法制中的法律沖突
法典化最明顯好處在於它能夠減少和避免行
政領域單項立法之間的法律沖突。在法典化之前,
由於在行政領域存在著若干個單項法律,這些法
律盡管都由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但
由於其側重點不同、參與起草的部門不同、審議
的人員不同、制定的時間及背景不同,因而在同
一事項上的規定可能會有所不同。同時由於各個
單項立法均屬同一個法律位階,互不隸屬,且缺
乏可以統轄這些單項立法的行政法律原則,這樣
在同一事項上的不同規定就演變成為法律沖突。
而在法典化之後,行政領域的一些單項立法被並
入行政法典之中,且行政法典確立了統一適用於
行政一般領域的行政法原則,這既有利於避免或
減少在同一事項上存在不同的法律規定,又有利
於解決因這些不同的法律規定而產生的法律沖突。
2.彌補行政法制中的法律空白
盡管我國的行政法制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行政法領域的法律空白依然存在,而且還會繼
續存在。由於行政領域的單項法律均各管一段,
在這些單項法律間的空白地帶行政權就處於無法
可依的狀態。在此無法可依的空白地帶,無論行
政機關有所做為還是裹足不前,均會均會授人以
柄,受到來自不同利益群體的責難。而統一的行
政法典通過對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確立,可以為行
政機關在法律空白地帶行使權力或約束權力提供
法律依據,從而彌補行政法制中的法律空白,使
政府擺脫進退失據的尷尬境地。
3.減少行政法制中的重復條款
在目前單項行政法律中,存在著一些內容完
全雷同或基本相近的條款。例如,無論行政處罰
法、行政許可法,還是起草過程中的行政強製法,
均有內容相近的關於行政公開的條款。這些內容
重復的條款,不僅增加了行政法制中的條款數量,
製造了行政法條款的虛假繁榮,而且還為起草、
審議及學習掌握該條款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制
定統一的行政法典可以將這些內容雷同或相近的
條款合並集中,從而消除行政法制中的條款泡沫。
4.避免公法拖累私法
盡管私法公法化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公法
與私法之間仍然存在著一條大致清晰的分界線。
但在我國,公法與私法的界限卻常常為人所忽視,
從而導致私法侵凌公法的現象,即在原本屬於私
法體系的法律文件中不適當地吸納公法條款。而
基於該公法條款而引發的爭議,又拖累了該私法
文件的審議通過,由此導致公法拖累私法的現象。
有關行政壟斷條款的爭議對於反壟斷法的影響,
即是公法拖累私法的典型事例。②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公法拖累私法的現象的
出現,其原因固然非常復雜。但公法與私法之間
的界線不被國人所尊重,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而行政法典的出台,有助於國人明確公法與私法
的界線,從而有助於消除或減少公法拖累私法的
現象。
應當指出的是,對於行政法法典化的上述現
實意義,無論學界還是立法部門在理解上並不存
在困難,但由於對行政法法典化的現實意義認識
不足,學界和立法部門對行政法的法典化表現得
相當冷淡。

5. 法律規定哪些執法部分必須統一制服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整頓統一著裝的通知

國辦發〔〕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幾年來,根據一些部門的要求,陸續批准增加部分工作人員制著統一服裝,其中大多數是必要的,但少數部門著裝范圍偏寬。特別是有些部門和地方沒有嚴格執行國務院規定,或自行擴大著裝范圍,或未經批准自行著裝,致使著裝人員過多。同時,許多制服式樣雷同,難以分辨其工作性質,加之一些著裝人員很不注意風紀,人民群眾意見很大,強烈要求予以整頓。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部門把統一著裝作為一種福利待遇,互相攀比,要求著裝的越來越多,制裝標准越來越高,必須採取有效措施,認真進行整頓和糾正。為此,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特通知如下:
一、整頓著裝范圍,控制著裝人數
統一著裝的,只限下列人員:(一)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編幹警。(二)公安機關縣、市(縣級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機構的行政在編幹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以及行署、省轄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戶籍、刑偵、看守、預審、巡邏隊的行政在編幹警。(三)鐵道、交通、民航、林業公安局在編幹警(按相應公安機關的著裝范圍執行)。(四)國家安全部門以公開身份執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務的行政在編幹部(一般不再發化裝服或化裝服費)。(五)司法行政部門的勞改、勞教場所直接從事對犯人或勞教人員進行管教工作的在編幹警。(六)法院系統定編的現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書記員和法警。(七)檢察院系統定編的現職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書記員和法警。(八)開放口岸對外執行任務的海關、衛生檢疫、食品衛生檢驗、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港務監督和船舶檢驗部門的外勤工作幹部,沿海和邊境水域的漁政檢察幹部,海洋局涉外調查船隊和海監船幹部(含執法幹部)、船員。(九)衛生部門專職食品衛生監督員。(十)農業部門專職植物檢疫工作幹部和內陸水域漁政檢察幹部。(十一)林業部門專職森林植物檢疫工作幹部。(十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基層直接從事市場監督、檢查工作的幹部。(十三)稅務部門基層直接從事征稅工作的幹部。
除以上規定的著裝人員外,其它人員一律不得著裝。公安機關和勞改勞教系統未著裝的在編幹警,如工作需要臨時穿警服的,可發公用警服。已發八三式警服不再收回,留作公用警服。今後新增人員需著公用警服的,要嚴格審批手續,只發冬、夏服各一套,冬、夏帽各一頂,大衣一件。
歷史上就著裝的鐵路、航運、民航、郵電等生產經營部門,也要對著裝進行整頓,嚴格控制著裝范圍。
二、嚴格控制著裝供應標准
鑒於目前國家財力和高級服裝面料生產能力都很有限,必須嚴格控制服裝面料的質量和供應品種,適當提高自費比例。
(一)服裝面料和供應標准。除對外開放口岸檢查檢驗機構涉外工作人員和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市公安局的交通警,外事警可繼續著毛滌混紡面料制服外,其他所有著裝人員一律穿化纖面料制服。供應品種僅限外裝,不供內裝。公安幹警的絨衣、絨褲、蚊帳、掛包等,相應取消。
(二)自費比例。除著警服人員外,其他著裝人員自己負擔的工料費,由現在的10-20%提高到30%,從本通知下發後再換裝時執行。
三、加強對統一著裝的管理
(一)必須重申,批准統一著裝的許可權集中在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無權批准。經批準的著裝部門,必須嚴格執行國務院規定,不得自行擴大著裝范圍,提高供應標准。對自行批准著裝和擴大著裝范圍、提高供應標準的,要追究批准人的責任,並一律由著裝人自己出錢,不得用公款報銷。今後國務院原則上不再批准增加統一著裝人員。
(二)各著裝主管部門都要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和著裝規定,加強對本系統著裝的管理和監督。著裝人員一般只能在執行任務時著裝,其他時間應更換為便裝。穿著統一制服時,必須衣帽整齊,遵守風紀。
(三)各級人民政府及各級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統一著裝的監督、檢查。發現違反規定者,要及時糾正。
四、整頓統一著裝工作的步驟
各著裝主管部門要按本通知規定,盡快提出具體實施方案,經財政部審查後,報國務院批准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對本地區統一著裝問題進行清理、整頓,並將結果報財政部,由財政部匯總報告國務院。國務院授權財政部負責處理整頓統一著裝工作的具體事務。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九日

6. 行政法律關系中的行政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是否具有統一性

行政法律關系抄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一、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
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特徵: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機關或者根據法律的授權代行某種行政職能的社會組織。
2、行政法律關系的成立往往以行政機關單方面的的行為為根據。
3、作為主體的一方行政機關可以直接運用國家強制力強制對方當事人履行義務或接受制。
4、主體之間的爭議通常通過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決。

7. 行政法和刑法、民法一樣,有一部系統、完整、統一的法典。錯在哪裡啊

該說法錯誤來,行政自法和刑法、民法不一樣,沒有一部系統、完整、統一的法典。
行政法形式上的特點有兩點:
(1)行政法賴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數量眾多,居各部門法之首。
(2)行政法沒有統一的法典形式。行政法內容之繁雜,變化之快速,導致大多數國家都不可能制定一部統一的法典,基本都是以部門法的分散性規定存在。

8. 行政法有沒有統一的法典

行政法沒有統一完備的法典。行政法規范不集中地規定於一個法典式的法律文件中版,而在多數情況權下都規定在分散的經常變化的各類法律文件中。行政的基本制度方面,國家可以制定一些總則性的法律,如國務院組織法和行政處罰法。但規范性質而言主要是程序性規定,實體性規范比重較少。因為就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內容來說是難以在一個法律文件中作窮盡性的列舉。

9. 論行政法的權責統一

論行政法的權責統一?

綜觀我國行政法治中權責對等的失衡,不難發現基於兩個原因:一是立法專上的原因,即在屬行政法制度中沒有相應的權責對等制度,甚至以法確定了行政公職中的權責不對等關系。二是執法上的原因,即行政主體和行政公職人員在法律執行中忽視了權與責的正當關系,無限制地擴大了權力的內涵,而縮小了責任的內涵。基於上述兩個原因,為了解決我國行政法治中的權責統一關系問題,必須構建權責對等的法律制度,因此,要想行政法的權責統一,權責對等構成就是當務之急。

熱點內容
新加坡公司股份代持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5-14 22:40:41 瀏覽:256
同性婚姻法可能通過嗎 發布:2025-05-14 22:36:13 瀏覽:977
黨不是司法機關 發布:2025-05-14 22:34:07 瀏覽:536
新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 發布:2025-05-14 22:15:20 瀏覽:640
社會與法如何聯系方式 發布:2025-05-14 22:14:21 瀏覽:140
北京亞歐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4 21:47:07 瀏覽:394
孕期丈夫出軌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21:29:46 瀏覽:366
勞動法高溫停止作業規定 發布:2025-05-14 21:29:33 瀏覽:932
上海政法學院專升本招生簡章 發布:2025-05-14 21:28:05 瀏覽:497
新婚姻法心得體會2000 發布:2025-05-14 21:27:55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