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企業年休規定
❶ 勞動法關於年假的規定
年假來,是國家根據勞源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❷ 新勞動法對年休假是怎麼規定的
,《休假條例》在年休假制度實施的監督上作了更細、更具操作性的規定,增加了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的表述。比如,《休假條例》規定:「如不安排職工休假,且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不屬於公務員或公務員管理的單位,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解讀國務院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徵求意見過程中,許多意見認為,職工相對於用人單位來說處於弱勢地位,如果監督措施過於原則、可操作性不強,年休假制度在許多單位特別是企業可能難以落實。據此,條例對年休假的監督機製作了補充。
放假辦法(節選)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①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②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③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④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⑤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⑥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⑦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節日及紀念日:
①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②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③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④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休假條例(節選)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①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②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③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④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⑤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❸ 勞動法中有具體規定企業需給員工年休假嗎
【年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524號令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內單位、容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已滿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年休假在一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❹ 勞動法帶薪年假規定
年假,是國家根據來勞動源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❺ 新勞動法規定員工每年的年休幾天
年假,是國家根據勞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內續休假。職工容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❻ 請問勞動法有規定每年年假要下一年才能休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必須從每年月起滿一年才能休年假的,入職滿一年後,就可以休年休假的。年假一般安排在當年度休,一般不做跨年度安排。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三條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第九條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6)勞動法企業年休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條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第十一條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
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績效工資制的職工,日工資收入的計發辦法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❼ 勞動法規定的年休是什麼規定的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9月18日正式實施,作為此前公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配套規定,《辦法》值得關注:
一、明確職工跳槽應累計工作時間
此前發布的《條例》,僅規定了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單位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可享受帶薪年休假。其中,職工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條例》沒有明確職工跳槽工作時間如何計算,因此,在實踐中也一直存有爭議。此次公布的《辦法》對此作了明確規定。《辦法》第四條規定:「職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例如,小劉在甲單位工作了5年,後又跳槽到乙單位工作了6年,那麼,小劉的累計工作時間應為11年。因此,小劉在乙單位年休假天數,按「滿10年不滿20年」這一檔計算,即年休假為10天。
二、跳槽職工當年年休假可折算
根據《辦法》第五條規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工作已滿12個月,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x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例如:小李在A單位工作了12年,今年9月1日跳槽到B單位,那麼,小李今年在B單位剩餘的「日歷天數」為122天。按規定,小李的年休假天數應為10天。那麼,今年小李的年休假天數應為(122÷365)x10天=3.34天,因此小李今年的年休假天數是3天。從第二年起,小李在B單位的休假天數就按《辦法》第四條的規定計算。
三、探親假等不計入年休假
根據《辦法》第六條規定,職工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不計入年休假假期。《辦法》還規定,當職工享受寒暑假天數多於其年休假天數的,才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如果確實因為工作需要,職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數少於其年休假天數的,用人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年休假天數。
四、未休年休假工資按日工資收入300%支付
根據《辦法》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根據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而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減去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月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但是包括獎金、工資性津貼等。」
五、終止合同未休年休假可折算工資根據《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
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x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如果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是300%日工資。例如,小邱在單位工作了3年,可以享受5天的年休假。今年他和單位解除了合同,解除時小邱在單位工作了300天,但小邱只享受到1天的年休假,假如他的日工資是150元,那麼小邱應得的未休假期間的報酬應為:〔(300÷365)x5-1〕x150元x3=1350元(注:(300÷365)x5-1=3.11天,0.11天不足1整天,不支付該報酬,故取3天)。
六、不安排勞務工工作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當年不享受年休假
《辦法》還對勞務派遣員工的年休假作出具體規定:勞務派遣單位的職工符合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享受帶薪年休假。但被派遣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無工作期間由勞務派遣單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的天數多於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少於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應當協商安排補足被派遣職工年休假天數。
七、本單位工作不足或正好滿12個月,不能享受年休假
《辦法》規定,只有職工在本單位連續工作12個月以上,才能享受年休假。顯然,不足12個月或正好工作滿12月都不能享受年休假。對於在多個單位工作過的員工來說,則按照不同工作單位工作時間累計計算。例如,小趙在A單位工作了5年,在B單位工作了5年,他現在在C單位工作,那麼,小趙必須在C單位工作超過1年,方能休帶薪年休假。休假的天數按照A單位工作年數十B單位工作年數十C單位工作年數進行計算。
八、當年已休假員工有《條例》四種情形之一的,下一年度不再享受年休假
如果職工已經享受當年年休假,但在當年又出現《條例》規定的四種情形之一: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未扣工資;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那麼,該員工下一年度將不再享受年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