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如何區分行政法規與規范性文件

如何區分行政法規與規范性文件

發布時間: 2022-09-15 16:26:06

① 規范性文件和非規范性文件的區別

規范性文件和非規范性文件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1)規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現法的內容的形式或者載體,它是普遍、多次和反復適用的法律文件;
(2)非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國家機關在適用法的過程中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個別文件,它是各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文件。
2、范圍不同:
(1)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等;
(2)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民事判決書、裁定書,刑事判決書、委任狀、逮捕證、營業執照、結婚證等。
3、表現不同:
(1)規范性法律文件適用的對象是不特定的人,規定的內容是一般的行為模式和標准;
(2)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適用的對象是特定的人,規定的內容是特定的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第五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前款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含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 除法律、法規、規章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 國務院部門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國務院部門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② 怎樣區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自律性的規則(我想知道他們都有什麼標致,不要再發區別)

區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自律性的規則為:
1、按法律效力排名,行政法規效力最高,部門規章其次,規范性文件最後;
2、區別的標志,行政法規一般的名稱為條例、辦法、規定,規章一般的名稱為辦法、規定,而且文件序號中帶有「令」子的一定是規章,其他規范性文件就是平常所經常看到的紅頭文件。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所屬的各部、委員會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數量較多,也是經濟法的淵源。部門規章的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規定等。
規范性文件,是各級機關、團體、組織制發的各類文件中最主要的一類,因其內容具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性質,故名稱為規范性文件。
我國法律法規對於規范性文件的含義、制發主體、制發程序和許可權以及審查機制等,尚無全面、統一的規定。但部分地區探索實現了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的「三統一」,初步實現了規范性文件的規范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③ 規范性文件和行政法規的區別請老師們幫忙先謝,急。

規范性文件是相對非規范性文件而言的,規范性文件是指對全國具有普適性的,比內如不可以容殺人,非規范性文件是針對某一個人、某一個事的,不具有普適性,比如讓張三還李四3萬元。行政法規是一個廣義稱謂,國務院,人大,地方政府,國務院下屬機構等一些部門 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都可能叫行政法規。他們之間也有區別,只是和你要問的沒關系 就不贅述了。

④ 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什麼區別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行政規章: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設區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律法規與行政規章的區別是: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行政規章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我國的中央政府,而行政規章的制定主體或是中央政府的組成部分,或是地方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五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⑤ 如何區分法律 行政法規 部門規章 規范性文件

一、法律。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法律可以分為兩類,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其他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但是兩者的效力都一樣。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有權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在不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沖突的前提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法律的效力低於憲法,不能同憲法相抵觸。《立法法》規定了只能由法律進行規定的事項,包括:國家主權的事項;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訴訟和仲裁製度;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二、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三、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機關有兩類,一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制定;二是由省會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但同時應報省一級人大常委會批准,還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地方性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
四、部門規章。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規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由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須經國務院批准,這是行政規章,或者稱為部門規章。行政規章要服從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其與地方性法規處於一個級別。另一種規章是地方行政規章,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規章除了服從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外,還要服從地方性法規。

⑥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應如何區分

1、法律是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國家主席公布施行的法律,名稱一內般都叫「法」;容 2、法規,准確的名稱應該叫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國務院總理公布施行的,名稱一般叫「條例」; 3、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熱點內容
衛生法律責任方式 發布:2025-05-17 09:32:18 瀏覽:380
行政法規由那個機構制定 發布:2025-05-17 09:27:12 瀏覽:129
行政法律規范易變與生活相關嗎 發布:2025-05-17 09:20:52 瀏覽:711
仲裁法的效力往往高於訴訟法的效力 發布:2025-05-17 09:20:10 瀏覽:720
掛靠醫療單位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9:15:06 瀏覽:765
國家關於學前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7 09:15:01 瀏覽:434
社會與法迷你劇寧寧 發布:2025-05-17 09:14:56 瀏覽:178
海南司法廳領導班子 發布:2025-05-17 09:12:49 瀏覽:619
樂亭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7 09:11:41 瀏覽:218
建築企業崗位人員法律法規試卷 發布:2025-05-17 09:10:05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