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396條

民事訴訟法396條

發布時間: 2022-09-18 07:17:21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三百零六條

提問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三百零六條」那是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內樣的問題的。原因就在於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後的一條,就是第二百八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同時廢止。

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95條第1款

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2015年1月30日頒布,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答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1月30日

Ⅲ 民事訴訟法財產保全條文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四條 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條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四條 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條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Ⅳ 原告申請中級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與原告申請檢察院抗訴有沒有沖突呀

申請強制執行和申請檢察院抗訴並不沖突,但是檢察院決定抗訴且人民法院裁定再審後,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執行。
法律規定:
《民訴法》
第206條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
《民訴法解釋》
第396條 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依法決定再審,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需要中止執行的,應當在再審裁定中同時寫明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情況緊急的,可以將中止執行裁定口頭通知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並在通知後十日內發出裁定書。

Ⅳ 發回重審仍然維持原判

一般來說,只要證據完善,適用法律正確,未出現重大的影響案件事實的情形下,會維持原判。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一、法律規定
1.維持原判是審判機關維護和支持原判決,並確認其法律效力的行為。在中國,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的上訴或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原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2.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如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對不服第一審裁定的上訴或者抗訴,經過審查後,如認為原裁定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裁定。上級法院在審判監督程序中,對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再審程序
1.再審程序,是指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在具有法律規定的再審事由時,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對原審案件也稱「本案」再次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一種特別救濟程序。再審程序包含一整套啟動、審查再審事由、原審案件再次審理的法定程序。這種程序是民事訴訟法中的一種獨立的審判程序,既不是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經的審判程序,又不同於民事訴訟法中的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就其性質而言,再審程序是糾正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違法裁判的一種補救程序,即是不增加審級的具有特殊性質的審判程序。
2.再審程序,是指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在具有法律規定的再審事由時,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對原審案件也稱「本案」再次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一種特別救濟程序。再審程序包含一整套啟動、審查再審事由、原審案件再次審理的法定程序。這種程序是民事訴訟法中的一種獨立的審判程序,既不是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經的審判程序,又不同於民事訴訟法中的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就其性質而言,再審程序是糾正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違法裁判的一種補救程序,即是不增加審級的具有特殊性質的審判程序。
三、再審程序
1.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首先應當作出中止原判決、裁定執行的裁定。裁定由院長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然後送達雙方當事人。
2.中止執行的裁定作出之後,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效力暫時中斷,正在執行中的暫停執行,待案件再審之後,再決定是否撤銷。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396條的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06條規定,需要中止執行的,應當在再審裁定中同時寫明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情況緊急的,可以將中止執行裁定口頭通知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並在通知後10日內發出裁定書。
3.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3款的規定,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原來是一審的,按照一審程序組成,原來是第二審的,按第二審程序組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Ⅵ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九十三四條

《民事訴訟法解釋來》第四百源九十三條拍賣成交或者依法定程序裁定以物抵債的,標的物所有權自拍賣成交裁定或者抵債裁定送達買受人或者接受抵債物的債權人時轉移。

第四百九十四條執行標的物為特定物的,應當執行原物。原物確已毀損或者滅失的,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折價賠償。

雙方當事人對折價賠償不能協商一致的,人民法院應當終結執行程序。申請執行人可以另行起訴。

Ⅶ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
第一百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Ⅷ 民訴解釋的396條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九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依法決定再審,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需要中止執行的,應當在再審裁定中同時寫明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情況緊急的,可以將中止執行裁定口頭通知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並在通知後十日內發出裁定書。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一百三十六條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Ⅹ 民事訴訟法395條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沒有395條,民事訴訟法總共二百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於1991年4月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10)民事訴訟法396條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的亮點:

一、新增公益訴訟制度—有利於引領督導社會誠信,有助於在公益保護領域提高司法公信力

新民訴法第55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民事訴訟法中引入公益訴訟制度,學術界和實務界都已呼籲良久,公益訴訟制度引進,有助於喚起全民監督意識,喚起全民大局意識,鼓舞全民守法意識,利於懲戒侵害公益行為,利於構築公益維護體系,利於律師業拓展業務領域,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維護國家和社會健康發展。

二、立案不予受理,必須出具書面裁定—有效化解立案難問題,有助於在立案環節提高司法公信力

舊民訴法雖然規定,當事人對法院不予受理立案的裁定可以提起上訴,但對法院是否必須出具不予受理的書面裁定,並無強制性規定。此問題看似屬於細節問題,但在司法實踐中卻導致法院普遍通過口頭告知不予立案決定,而拒絕出具不予受理的書面裁定,導致當事人無法提起上訴,進而無法維護自身的立案權利。

新民訴法第123條規定:法院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必須作出不予受理裁定書,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此條規定,以程序細節問題作為切入點,有效解決了困擾實務界多年的難題,使當事人對不予受理裁定提起上訴的權利能夠順暢行使,對解決立案難這一司法「頑疾」,頗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熱點內容
民法基礎題目答案 發布:2025-09-15 11:55:34 瀏覽:582
最高法院案子 發布:2025-09-15 11:51:42 瀏覽:791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
單位總經理所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11:19:16 瀏覽: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發布:2025-09-15 11:14:23 瀏覽:686
梅河口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11:11:33 瀏覽:151
新婚姻法讓女性不願生孩子 發布:2025-09-15 11:11:31 瀏覽:360
工傷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2025-09-15 11:00:45 瀏覽:300
法院的伙食 發布:2025-09-15 10:55:53 瀏覽:134
陷阱法治與 發布:2025-09-15 10:46:35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