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發回從審的解釋

刑事訴訟法發回從審的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29 17:06:16

① 刑事訴訟法里,所有審判程序中,依法改判是否必然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是否必然撤銷原判

發回重審的前提是撤銷原判,因此發回重審必然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不必然撤銷原判,依法改判可針對部分判決改判,部分判決維持,對改判的部分撤銷,對沒有改判的部分不會撤銷,因此依法改判不必然撤銷原判,(另外,在理解法條時凡是法條中涉及「應當」的詞語均屬強制性規范,不允許選擇,涉及「可以」的詞語屬於引導性規范,允許選擇)具體參見:
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於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二百二十七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違反迴避制度的;
(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50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准;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並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後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四)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五)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六)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2)刑事訴訟法發回從審的解釋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四十四條 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在上訴、抗訴期滿後十日內報請高級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同意判處死刑的,應當在作出裁定後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維持的,應當在作出裁定後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應當在上訴、抗訴期滿後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

第三百四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准;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執行並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後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過重的,應當改判;

(四)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審理後依法改判;

(六)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③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怎麼理解

第二十一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後,又向原第一審人專民法院的下級屬人民法院重新提起公訴的,下級人民法院應當將有關情況層報原第二審人民法院。原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決定將案件移送原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無法理解嗎?

④ 刑訴程序違法發回重審次數沒有限制嗎

1、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的相關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如果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所以,二審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再提起上訴時,也可以直接作出裁判。
2、法律對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回會作出裁判。

⑤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349條第2款

第三百四來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源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准;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執行並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後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過重的,應當改判;
(四)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審理後依法改判;
(六)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你要的可能是最後一個,不得加重刑罰

⑥ 二審法院發回重審以一次為限出自刑事訴訟法哪個法條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專案件,經過審理後,屬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於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⑦ 以什麼理由發回重審的案件法院不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

無論在民抄事、刑事還是行政訴訟中襲,發回重審的案件,訴訟法的規定都是一樣的,都是「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重審」,這個應當的用詞,說明沒有例外發生。因此,如果要問有什麼理由,原審法院不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案件,那麼,答案就只有一個:沒有理由。


另行組成合議庭的含義,不僅僅是法官,原來案件中書記員、陪審員等,也要一並更換。


唯一的例外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該解釋第35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但本解釋第三百五十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案件除外。


上述規定中提到的二種例外情況,即如果是因為 「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可以由原合議繼續重審。

⑧ 發回重審的案件是否適用於上訴不加刑

上訴不加刑僅限於二審審判時適用,如一審判決量刑不當,二審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由一審法院改判加刑。

上訴不加刑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只有被告一方提出的上訴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它是第二審程序中一項特殊原則,其目的在於切實保障被告一方的上訴權。

上訴不加刑原則主要表現在:

(1)同一刑種,不得加重刑罰的數量;

(2)不得改變刑罰執行的方法,如將緩刑改為實刑,將死刑緩期執行改為立即執行;

(3)不得在主刑上增加附加刑;

(4)不得改判較重的刑種,如將拘役6個月改為有期徒刑6個月;

(5)對於構成數罪並罰的上訴案件,既不能加重決定執行的刑罰,也不能在執行原刑罰不變的情況下,加重數罪中某一罪或幾個罪的刑罰;

(6)不得加重共同犯罪中未提出上訴的被告人的刑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提出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並應當執行下列具體規定:

(五)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判處的刑罰畸輕,或者應當適用附加刑而沒有適用的案件,不得撤銷第一審判決,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或者適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必須依法改判的,應當在第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

(8)刑事訴訟法發回從審的解釋擴展閱讀:

二審程序中發回重審的情形:

(1)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的規定)。

(2)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的規定)。

(3)對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人民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第182條的規定)。

(4)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在一審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第183條的規定)

(5)一審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上訴後,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應當判決離婚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與子女撫養、財產問題一並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⑨ 中國刑法發回從省

這種情況法院應該是認定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然後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刑事訴訟法》第17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
1.補充偵查的情況有兩種。即如果是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人民檢察院審查之後,需要補充偵查時,既可以決定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決定自行偵查,必要時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協助。但是,如果是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的,則不能退由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 140條及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68條和第269條規定,對於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期限從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中決定自行偵查的,應當在審查起訴期限內偵查完畢。
3.補充偵查的次數不得超過2次。這既指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也包括人民檢察院決定退回偵查部門補充偵查的案件。

⑩ 發回重審案件上訴後能不能再次發回

一般發回重審的案件不能再次發回,但本人辦過發回重審三次的案件,所以,萬事皆有可能!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的產生 發布:2025-10-11 06:05:56 瀏覽:733
羅江司法局 發布:2025-10-11 06:00:42 瀏覽:300
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發布:2025-10-11 05:57:52 瀏覽:325
共同承擔債務承諾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1 05:54:01 瀏覽:203
馬尾法律援助中心在線咨詢 發布:2025-10-11 05:43:47 瀏覽:535
新聞報道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1 05:42:30 瀏覽:655
2014萬國系統強化班刑法分則 發布:2025-10-11 05:36:17 瀏覽:410
醫保詐騙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10-11 05:27:39 瀏覽:394
法治思維推動人大工作 發布:2025-10-11 05:20:59 瀏覽:39
行政法律關系的例子 發布:2025-10-11 05:15:42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