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撤銷算行政法處罰嗎

撤銷算行政法處罰嗎

發布時間: 2021-01-01 10:25:25

『壹』 行政處罰被法院撤銷,行政機關重作行政行為期限為什麼是60日法律依據是什麼謝謝

作出來行政處罰的具體期限法律沒有自作規定。我國執法部門非常多,依據的法律也非常多。每個部門行政法規規定的處罰時限都不一樣,屬於行政效率的問題,處罰時還要依據部門行政法律,法律無法具體規定,只能在具體部門法中規定。

『貳』 行政法哪條規定政策不合法的可以撤銷

不能是抽象的政策,必須是影響到行政相對人具體利益的政策。
一、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

1.行政行為違法;

2.行政行為明顯不當。

一般情況下,一經撤銷,自始無效;特殊情況下,自撤銷或確認違法之日起失效。

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條件: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和明顯不適當。

二、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後果

在程序法上,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經過法定程序由國家有權機關作出撤銷決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有關當事人。其他國家機關和其他社會成員無權擅自否定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法定程序是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行政監督程序。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是權利救濟程序,必須經過當事人的申請和提起。行政復議機關以決定撤銷違法的和明顯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法院可以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以此消除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超過行政復議的申請期限或者行政訴訟的提起期限,當事人就不能在權利救濟程序種,對具體行政行為效力提出異議。行政監督是行政系統中的法制監督,包括行政主管機關內部的監督,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在監督制度的運行中如果發現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行政機關也可以主動地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成為具體行政行為的撤回。

在實體法上具體行政行為被撤銷的效力可以溯及至該具體行政行為成立之日,根據法律規定的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等情況也可以自撤銷之日起失效,但是當事人在撤銷決定作出之前一直要受到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約束。

在處理後果上,具體行政行為因為被撤銷而喪失或者不能取得法律效力後如果相關的義務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執行,能夠恢復原狀的應當恢復原狀,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由行政機關承擔賠償責任。

『叄』 行政法中撤銷、吊銷、撤回三者之間的比較

1、「吊銷」、「撤銷」和「撤回」彼此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也有根本區別。

2、「吊銷」是行政處罰措施的一種。「撤銷」適用於行政機關或者被許可人任何一方有違法行為的情形。「撤回」主要是指行政許可的實施以及被許可人從事許可事項的活動本身並不違法,但基於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行政機關收回已經頒發的行政許可的情形。

3、撤銷行政許可,是因為行政許可實施的過程存在違法問題,違法行為的主體可能是許可機關,例如,未按照法定條件做出許可,也可能是行政許可申請人,例如,利用欺騙的手段缺的許可。

4、吊銷行政許可,是在被許可人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後,利用許可實施了違法行為,執法機關依法吊銷其行政許可的情形。因為被吊銷的原因是當事人違法,因此,因吊銷行政許可給當事人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5、撤回行政許可,是行政許可依據的法律、法規發生了變化,或者許可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將已經發出的許可撤回。這時行政許可機關無過錯,當事人也無過錯,因為為了公共利益才撤回,所以撤回行政許可給當人如果造成損失時,行政機關應當給予補償。

(3)撤銷算行政法處罰嗎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

(一)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二)賦予公民特定資格的行政許可,該公民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的;

(四)行政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或者行政許可證件依法被吊銷的;

(五)因不可抗力導致行政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注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肆』 行政處罰程序違法,法院是撤銷該處罰決定么

法院會撤銷原處罰抄決襲定。因為行政處罰程序違法。撤消此決定後,行政機關按合法的程序對被處罰人重新作出處罰是可以的。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4)撤銷算行政法處罰嗎擴展閱讀

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的有:

(一)行政行為撤銷會給國家、社會公共利益造成損害的;

(二)行政行為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的行政行為有:

(一)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二)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伍』 行政法關於撤回行政處理決定書的法條是哪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69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予撤銷。
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基於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撤回行政處罰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我沒有找到,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41條規定了處罰的成立條件,不符合條件的不成立處罰,「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陸』 撤銷 下級行政回復 行政法哪一條依據

一、如行政回復是具體行政行為,涉及當事人權利和義務,可以通過行政復議的途徑進行撤銷。依據是《行政復議法》第28條第一款第三項,行政復議機關經過審理,確認行政機關存在下列違法行為: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撤銷該行政回復。復議機關可以是上級行政機關,也可以是本級人民政府。

二、可以通過行政訴訟的途徑進行撤銷。對該具體行為提出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經審理,確認該行政行為存在: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2]
(六)明顯不當的。
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判決生效後,行政機關應當執法法院生效判決進行撤銷。。

『柒』 某區法院判決撤銷公安局的一個處罰決定屬於行政法上的行政嗎

屬於司法確權行政行為無效

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五條 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版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權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
第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或者無效的,可以同時判決責令被告採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捌』 二審法院撤銷原行政處罰決定,是否有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版效:
權(一)具體行政行為應當依法被判決撤銷,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二)具體行政行為應當依法被判決撤銷,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三)具體行政行為程序輕微瑕疵,能夠補正違法,但未對原告權利產生實際影響的;
(四)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應當判決履行,但判決履行已沒有意義的;
(五)被告撤銷或者變更原違法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仍要求對原具體行政行為的違法性作出確認的。
(六)原告提出具體行政行為無效,理由成立的。
行政行為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行政行為無效。
人民法院作出確認違法或者無效前款規定的判決時,可以同時判決責令被告採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玖』 行政法中行政行為的撤銷不懂!

指有權機關作出的確認行政行為違法後使其既向前又向後失去法律效力的決定如果僅向後產生效果則為廢止。撤銷具有前溯力(溯及既往),要消滅行政行為已取得的法律效力且效力及至行政行為生效之時。行政法這樣規定的目的在於有利行政與不利行政撤銷條件的差別和引起的法律影響。
另外提醒注意的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如果撤銷一個行政行為會對公共利益產生重大損害,就不具有可撤銷性,但可確認其違法!對行政行為不予撤銷。如:《行訴法解釋》第58條:「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判決,並責令被訴行政機關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造成損害的,依法判決承擔賠償責任。」

『拾』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執法決定被撤銷後,其撤銷效力溯及至什麼時候

行政執法被撤銷後,自開始就沒有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回
第五十五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答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檻用職權的。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