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8年勞動法公休假規定

2018年勞動法公休假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5-01 18:22:26

㈠ 2018勞動法規定法定節假日多少天

2018法定法定節假日11天.

法定節假日不是勞動法規定的,而是由國務院下發文件規定的。現行的全年法定節假日是11天: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

2018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安排_中國政府網

拓展資料: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勞動者的制度工作時間(即全年總天數減去休息日及法定節假日)由此前的251天減少為250天,則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調整為20.83天。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首次提出一個"月計薪天數"的概念,用以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而俗稱的節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雙薪正是以日工資、小時工資為計算基數。

《通知》明確指出,按照《勞動法》第51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也就是說11個節假日即使不上班也應計薪,除去不計薪的104個雙休日,月計薪天數應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資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資水平。

勞動者節假日加班應發放三薪或雙薪。

人民網-2018放假安排來了!哪天放假?怎麼倒休?加班費怎麼

㈡ 勞動法對公休假的規定

法律主觀:

一、年休假的規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二、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模做不扣工資的;(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跡伍的;(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姿碼或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㈢ 勞動法關於公休假的規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享有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享有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享有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國家公休假規定旨在保障勞動者的帶薪休假權益,並通過調休制度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具體規定如下:
1.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職工有權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確保職工享有年休假,並且在年休假期間,職工應獲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2. 職工的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的天數也有所區別。工作滿1年不滿5年的職工,每年享有3天年休假;工作滿5年不滿1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7天年休假;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10天年休假;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職工,每年享有15天年休假;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職工,每年享有20天年休假。
3. 以下情況職工將無法享受當年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2)職工請事假累計超過20天,且單位未按規定扣工資;(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2個月;(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3個月;(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超過4個月。
4. 單位應根據生產和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職工的意願,統籌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在1個年度內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確因生產、工作特點需要跨年度安排的,可以跨1個年度。如果單位因工作原因無法安排職工年休假的,須經職工同意,方可不安排。對於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需按照職工日工資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5. 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單位執行年休假條例的情況。工會組織依法保護職工的年休假權益。
6. 若單位不安排職工年休假或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將受到人事部門或勞動保障部門的責令改正,並可能被要求支付賠償金。對於拒不支付的單位,職工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7. 職工與單位在年休假方面產生的爭議,應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處理。
8. 國務院人事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年休假條例的實施辦法。
9. 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務員的年休假規定則明確如下:
1. 公務員的年休假天數根據工作年限確定:(1)工作滿1年不滿5年的,每年休假3天;(2)工作滿5年不滿10年的,每年休假7天;(3)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4)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5)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公休假不僅使個人能在工作後得到休息和放鬆,同時也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

㈣ 2018年法定節假日安排時間表 共多少天

共29天。

安排如下:

1、元旦:1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2、春節:2月15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3、清明節:4月5日(清明節)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4、勞動節: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5、端午節: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與周末連休。

6、中秋節: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與周末連休。

7、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9號(星期六)、9月30號(星期天)上班。

(4)2018年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擴展閱讀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傳統節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節日。

自2008年開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節日,分別為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和國慶節,全民公休節日的假期通過調整雙休日來集中休假,休假時段每年由國務院發布。地方性節日、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其他特定群體的節日限於特定群體或局部地區。

㈤ 2018年法定節假日安排時間表 共多少天

2018年法定節假日安排時間表共29天。

1、元旦節放假時版間共3天。

2、春節放權假時間共7天。

3、清明節放假共3天。

4、勞動節放假共3天。

5、端午節放假共3天。

6、中秋節放假共3天。

7、國慶節放假共7天。

(5)2018年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1、其中元旦三天雙倍工資。

2、春節初一、初二三倍工資其餘雙倍工資。

3、清明節當天三倍工資其他時間雙倍。

4、勞動節當天三倍工資其他時間雙倍。

5、清明節當天三倍工資其他時間雙倍。

6、中秋節當天三倍工資其他時間雙倍。

7、國慶節1、2、3號三倍工資其他時間雙倍。

㈥ 勞動法關於公休假的規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國家公休假規定是什麼?
國家公休假規定是什麼?
公休假是法律為維護勞動者權益而規定的帶薪休假制度。比如每周有兩天不用上班的周末就是公休假,還有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元旦節、春節等這些能帶薪休假的假期也是公休假。那麼國家公休假規定是什麼呢?律圖小編為您找到了關於公休假的國家最新規定。
(1)《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一條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胡攜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敬局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行本條例的情況主動進行監督檢查。
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
第七條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條職工與單位因年休假發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九條國務院人事部門、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分別制定本條例的實施辦法。
第十條本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公務員年休假的相關規定
《關於落實國家公務員(機關工作人員)年休假工作的通知》規定:
年休假假期,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分別確定。
(一)參加工作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每年休假3天;
(二)參加工作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每年休假7天;
(三)參加工作時間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
(四)參加工作時間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年休假15天;
(五)參加工作時間滿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20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休假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褲稿伏,因為公休假使人們能在緊張勞累的工作之後放鬆身心。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公休假也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法律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什麼情況下,職工沒有年休假
如下情況下,職工沒有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沒有年休假;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沒有年休假;
3、職工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沒有年休假;
4、職工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沒有年休假;
5、職工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沒有年休假。

熱點內容
沒有及時發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1 22:33:26 瀏覽:605
經濟法的地位及與民法的區別 發布:2025-05-01 22:26:39 瀏覽:36
安全生產法規定承擔 發布:2025-05-01 22:12:56 瀏覽:726
崇明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01 22:10:03 瀏覽:516
土地出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01 22:07:25 瀏覽:558
2021山東省法院系統招考公務員 發布:2025-05-01 21:50:08 瀏覽:63
淄通法院 發布:2025-05-01 21:46:49 瀏覽:880
上海法律律師 發布:2025-05-01 21:43:46 瀏覽:740
非訴法官 發布:2025-05-01 21:18:19 瀏覽:288
涉香港國安法誰立法 發布:2025-05-01 21:16:43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