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之前的勞動爭議

勞動法之前的勞動爭議

發布時間: 2025-05-02 00:59:33

❶ 我想問一下 國家勞動法是2008年1月1日頒布的,那麼2008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依據什麼處理呢

2008年1月1日頒布的名稱是《勞動合同法》,《勞動法》依舊有效。

「2008年以前發生的事情」要具體看什麼事情,有些勞動爭議可能會超過時效而不能申請仲裁了。但如果是通過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的救濟方式的話,時效是兩年。
------------------------------------------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二十條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
前款規定的期限,自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❷ 勞動爭議前置程序的法律規定

根據上述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之間的勞動爭議進行了仲裁,並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決書;

2、當事人對勞動爭議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見,勞動爭議仲裁是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必經程序。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請求法院保護民事權益的權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時效是指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而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

我國仲裁法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勞動法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沒有規定,勞動爭議案件就適用該規定的行使權利的法定期間。因此,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是有聯系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寓於仲裁時效之中。

對勞動仲裁案件如果要提起訴訟,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已經進行了勞動仲裁,且得到了仲裁書。此時對仲裁決定不服的可以起人民法院起訴,但是,一定要清楚仲裁時效是多久,最好是在法定的時效內起訴,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的權益。

勞動仲裁要走哪些流程

(一)、申請與受理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實踐中,仲裁申請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申請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證號或者其他身份證件號碼以及聯系方式;

2、被申請人名稱、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

3、發生爭議的事實、申請人的主張和理由等。

仲裁委員會在收到申請書後,應在七日內審查作出受理與否的決定。

(二)、開庭與裁決

1、仲裁庭應在開庭前5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開庭時間、地點書面通知當事人;

2、當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仲裁;

3、開庭後應宣布仲裁人員名單,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4、然後當事人陳述並辯論,最後進行裁決。

勞動爭議糾紛就適用勞動仲裁前置程序,必須先申請勞動仲裁,不服務的情況下才可以提起訴訟,而申請勞動仲裁,首先需要提交申請書以及相關的資料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等待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以後進行開庭審理,做出裁決。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第七十九條規定。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❸ 2008年以前勞動爭議依據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大約有:《勞動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二。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等。

熱點內容
財產刑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06:41:02 瀏覽:222
經濟法法律行為的特徵有哪些 發布:2025-05-02 06:29:55 瀏覽:347
尹田關於合同法的理解 發布:2025-05-02 05:52:57 瀏覽:16
行政法中是否承認類推解釋 發布:2025-05-02 05:50:12 瀏覽:782
民事訴訟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發布:2025-05-02 05:43:44 瀏覽:292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5-02 05:07:33 瀏覽:580
離婚案能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5-02 05:06:49 瀏覽: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5:06:04 瀏覽:447
泰安蘇律師 發布:2025-05-02 05:04:29 瀏覽:586
刑事訴訟法上繳法條 發布:2025-05-02 05:03:03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