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上的原則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時間: 2025-05-06 15:21:27

1. 行政法程序正當原則法條

行政法程序正當原則是我國行政管理活動的一項重要法律原則,主要涉及行政機關的程序性義務、行政決定的程序保障、程序合法性的審查和追究等方面。具體內容包括規范程序、公示公告、聽證、意見征詢等。

行政法程序正當原則是我國行政管理活動中的一個基本法律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規范程序。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依照相應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規定的程序來進行,並且應當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其次,公示公告。行政機關在採取行政行為前,應當事先在適當范圍內公示公告,以便於有關當事人知悉和發表意見、提出異議。第三,聽證。對那些行政決定可能對其權利、義務產生重大影響、或者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案件,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質證,並且應當在聽證結束後作出相應的裁決。最後,意見征詢。行政機關在制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決策時,應當通過各種途徑徵求公眾意見,並加以考慮。

如何追究程序違法行政行為的責任?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對於程序違法的行政行為(如未經公示、公告、聽證等),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該行政行為。同時,行政機關和其工作人員也應當對違法行政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法程序正當原則是保障行政管理活動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基礎之一。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遵循法定程序,公示公告,聽證質證,充分徵求公眾意見,確保行政決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九條 行政機關採取行政行為,應當按照法定程序,本著公正、公開、公平、合法的原則進行。

2. 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則

律師解答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是合理行政的重要內涵。所謂比例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當兼顧行政目的的實現與適當性措施的選擇、兼顧保障公共利益與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如果為實現行政目的而採取的行政措施和手段,可能對行政相對人的權益造成不利影響,則應將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保持二者處於適度的比例。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3. 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則:
第一是合法性原則。行政強製作為一項重要的行政權力,其設定和實施都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范圍、條件和程序。
第二是適當性原則。在行政強制領域中也稱為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這樣做才是適當和合理的。
第三是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法律是讓人們遵守而不是讓人們違反的,因此,懲罰不是目的,教育和引導公民守法才是最終目的。行政強制是一類負擔性行政行為,實施結果是對公民人身權、財產權的限制和剝奪,因此不僅不能濫用,還應當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強調少用、善用和慎用,絕不能形成無強制不行政、無強制不管理的思維定式。
部門規章和行政法規的區別:
1、制定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機構不一樣。
2、兩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3、概念上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行政法規的法律效應是高於部門規章的,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而部門規章則需要國務院,部門來決定,並且該部門規章不能違背行政法規中的規定。
綜上所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法律依據】:
《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四項
1、合法行政原則
2、合理行政原則
3、信賴保護原則
4、高效原則
傳統中國行政法理論把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歸納為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然而近些年以來,行政公開原則以及信賴保護原則等行政法原則也越來越被國內行政法學界所認同。

4. 什麼是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

行政法中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權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據這一前提外,行政主體還必須選擇對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進行。行政比例原則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保護相對人的權益,如果行政目標的實現可能對相對人的權益造成不利影響,則這種不利影響應被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二者有適當的比例。比例原則著眼於法益的均衡,以維護和發展公民權為最終歸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權行使的一項重要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5. 行政法原則

行政法原則如下:

1、合法性原則。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權的存在、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它在行政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合理性原則。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以及權責統一原則。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6. 行政法的六個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一、合法行政原則;二、合理行政原則;三、程序正當原則;四、高效便民原則;五、誠實守信原則;六、權責統一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工會及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5-06 19:03:24 瀏覽:937
璧山法院概況 發布:2025-05-06 18:30:16 瀏覽:395
法官不要阿 發布:2025-05-06 18:07:39 瀏覽:858
建設工程司法鑒定程序規范 發布:2025-05-06 18:07:32 瀏覽:305
法院雲間產品 發布:2025-05-06 17:56:31 瀏覽:816
道德強迫 發布:2025-05-06 17:51:34 瀏覽:664
學校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5-05-06 17:50:02 瀏覽:266
2015司法考試公司法 發布:2025-05-06 17:44:16 瀏覽:901
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需要公證嗎 發布:2025-05-06 17:41:57 瀏覽:208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34條 發布:2025-05-06 17:39:55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