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最新規定公益訴訟

民事訴訟法最新規定公益訴訟

發布時間: 2025-05-07 08:27:53

① 一般民事公益訴訟會判刑嗎

民事公益訴訟一般是不會判刑的,對於民事案件一般是針對於財產糾紛或者是人身損害的相關案件,但在處理民事案件中存在有偽造證據,轉移或者是買賣已被查封的財產,那麼就會構成犯罪。

一、一般民事公益訴訟會判刑嗎?

民事訴訟是主要是關於財產糾紛和人身損害兩大類的爭議,一般以金錢賠償為主。不會判刑。但是,如果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有下列規定行為的,有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二、公益訴訟的范圍是什麼?

何謂公益訴訟,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是否可以理解為: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即集體或者個人的民事行政違法行為,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權並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里所說的機關,未明確限定包括哪些機關,故那些把檢察機關排除在外的觀點是片面的、不客觀的,且缺乏法律依據的。

我國《憲法》第1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負有法律監督統一正確實施的神聖職責,當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民事行政違法侵害後,能充分、有效地運用必要法律手段,代表國家提起或支持民事訴訟,忠實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完全符合憲法精神和民事訴訟法的立法本意,並且未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權益,是無可厚非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事公益訴訟就是屬於民事案件,只要是利用民事的條款來進行處理,一般是不會涉及到刑事法條的,所以,在處理時就會結合實際情況來,不同的案件就會做不同的處理,如果上升到犯罪那麼肯定就會被判刑。

熱點內容
條例共多少章多少條 發布:2025-05-08 00:30:52 瀏覽:939
包頭供熱條例 發布:2025-05-08 00:22:50 瀏覽:234
銀行勞動法保密協議規定 發布:2025-05-08 00:01:14 瀏覽:451
曾春亮法院 發布:2025-05-07 23:33:15 瀏覽:25
陳丹虹律師 發布:2025-05-07 23:32:40 瀏覽:848
和田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07 23:24:20 瀏覽:458
東莞地基不均勻沉降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07 23:18:57 瀏覽:838
非教師道德 發布:2025-05-07 23:01:36 瀏覽:855
刑法第232條規定 發布:2025-05-07 22:54:58 瀏覽:870
司法考試柏浪濤 發布:2025-05-07 22:54:00 瀏覽:257